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18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汇总

1,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中央银行学是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与金融运行规律,探讨经济与金融协调稳定发展的一门学科。

简言之,中央银行学以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

2,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内容

(1)、本体论

(2)业务论(3)调控论(4)金融监管论(5)、对外金融关系论,

第一章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之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2,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题。

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3,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标志: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4,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与完善三个方面的表现1,中央银行成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

2.对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

3.中央银行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5,中央银行的性质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

(1)中央银行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同样具有普通银行固有的“存、贷、汇“业务特征,因此,中央银行具有一般金融机构的性质,但它又有着不同于普通商业银行的特征。

1.业务对象不是一般的工商客户和居民个人,而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2.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一系列特有的业务;3.中央银行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中心。

(2)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中央银行具有国家机关性质,但又与一般的行政机关有很大的不同:

1.通过金融业务,采用经济手段进行;2.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作用比较平缓;3.在政策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总之,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6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即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3、为政府融资、提供特定信贷支持。

4、持有、管理国际储备。

5、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7、对金融业实施监督和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7,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元美德一元英中

复合式中央制度指国家不独设立专司央行职能机构,由一家集央行与商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央行职能。

如前苏联。

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设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央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央行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央行职能的央行制度。

如我国的香港和新加坡等。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其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央行职能的央行制度。

如欧洲中央银行。

8,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如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如日本银行。

(3)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如韩国银行。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如欧洲中央银行。

第二章

1,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1.实物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交融在一起,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2.经济全球化与金融的国际化相伴而行。

3.各国政府对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干预程度不断增强,国际间的宏观协调已提上重要日程。

2,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1.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3.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

3,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8.经理国库;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4,到国民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大体系中去分析,中央银行的职责又可以归纳集中为三个方面:

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衡量标准第一,目标上的独立性。

第二,在为政府融资问题上的独立性。

第三,政治上的独立性。

影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因素1.某一时国重大政治军事事件的影响。

2.西方经济学主导理论的演变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影响。

3.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安排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影响。

4.不同时期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影响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6,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2)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管,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3)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有所不同;(4)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能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补和制约关系,增加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避免因某项决策或政策失误而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损失;(5)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还可以使中央银行和分支机构全面、准确、及时地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而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统一,增加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时效性和提高中央银行运作的效率。

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1)从金融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看;

(2)从中央银行承担的宏观调控职责看;(3)从中央银行履行自己的职责看;(4)在特殊情况下,中央银行则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第三章

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法定业务权力一般有以下几项:

1.发布并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业务命令和规章制度的权力;2.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的权力;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权力;

4.决定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和方式的权力;5.灵活运用相关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6.依据法律规定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权力。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2,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1.货币发行和货币流通管理业务。

2.存款准备金业务3.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及贷款业务。

4.在公开市场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业务。

3,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原则是必须服从于履行职责的需要。

在具体业务活动中,奉行四个原则。

非盈利性指中央银行的一切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流动性指资产业务需要保持流动性。

主动性指资产负债业务需要保持主动性。

公开性指中央银行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金融统计资料。

4,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

银行性业务

1、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

包括:

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黄金、外汇业务。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责表的银行业务,对基础货币及货币供应量没有直接影响。

包括:

(1)支付清算业务

(2)经理国库业务(3)会计业务

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为履行职责而从事的管理类业务。

特点:

一是与货币资金的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

包括:

存款准备金的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金融统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等。

5,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一般构成

资产国外资产国内资产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对非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对特定机构的债权,对私人部门的债权

负债,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他项目

6,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系如果把自有资本从负债中分列出来,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用以下三个公式表示:

(1)资产=负债+自有资本

(2)负债=资产-自有资本(3)自有资本=资产-负债

意义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对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二是由中央银行自有资本增加而相应扩大的资产业务,不会导致货币发行的增加。

第四章

1,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构成。

2,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可分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政府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外国存款、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等几种。

3,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3.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4.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

4,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

5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藉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包括:

自存准备:

通常以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两种方式存在法定准备金:

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某一比例转存中央银行的部分。

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第一准备:

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第二准备金:

指银行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

我国规定,只有上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

确定存款余额一种是将商业银行存款的日平均余额扣除应付未付项一种是以月末或旬末的存款余额,扣除当期应付未付款

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一种做法是采取当期准备金账户制,即一个结算期的法定准备金以当期的存款额作为计提基础一种做法是采取前期准备金账户制,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