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13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邓纪念馆一楼讲解词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第一部分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

(版面文字:

19世纪末,周恩来出生在内忧外患的中国,他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发愤读书。

在天津求学期间,他参加并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

他先后赴日本、欧洲,不懈追求救国图强的真理。

通过推求比较,他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说:

“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

”)

周恩来,字翔宇,号飞飞,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这里复原的周恩来故居就是他出生的地方,今天的淮安市楚州区驸马巷7号。

周恩来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在封建社会,这个地方以出师爷著名,周恩来的祖父就是当师爷来到淮安的,这所宅院是他祖父当师爷时和弟弟一同买下的。

周恩来出生不久,便被过继给病重的叔父。

不久,叔父去世,由婶母抚育。

从他四五岁起,婶母就教他识字读书,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九岁那年,生母、养母相继去世,父亲在外省谋事,收入微薄,幼小的周恩来承担起全部的家庭负担。

他后来回忆到:

“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

父亲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的柴米油盐,外出应酬。

”这使周恩来从小就受到了生活的锻炼。

1910年周恩来随伯父到东北上学。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

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1911年暑假,周恩来到同学何履祯家做客。

何履祯家住沈阳南郊的魏家楼子,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

在何履祯的祖父何殿甲带领下,周恩来参观了日俄战争遗址。

1904—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以中国东北作为战场,进行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战争。

使东北人民处在外国军队的战火和硝烟下,遭受深重的灾难。

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周恩来异常激愤。

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同学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周恩来高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

1912年周恩来写了一篇作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提出教与学的目的,都是为国家造就人才,使国家富强起来。

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

这是《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上登载的周恩来的这篇作文。

这期间,周恩来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并养成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事的习惯。

1913年周恩来随伯父工作调动离开东北到天津。

行前,同学的祖父何殿甲赋诗一首,赞赏与鼓励周恩来,并对其未来寄予无限希望。

后来,周恩来总结自己在东北的生活时说:

“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

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1913年周恩来从沈阳来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在这里他受到系统的教育,培养了多方面的才能。

南开学校创建于1904年,是一所仿照欧美近代教育方式创办的学校,校董严范孙和校长张伯苓都是中国近代爱国教育家。

这里学术空气浓厚,教学作风民主。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仿古罗马式建筑就是南开学校,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周恩来的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求学南开奠定坚实学识基础

南开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仪容举止,要求学生衣着整洁,举止礼貌。

教学楼入口处有一面大立镜,上方镌刻着容止格言。

容止格言是对学生仪容举止的具体要求,内容是: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

勿傲、勿暴、勿怠,颜色:

宜和、宜静、宜庄。

每个学生走进学校时,都要先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上面的要求。

这对周恩来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周恩来当年上课的教室,班里同学的座位是按照学习成绩排名来坐的,学习好的同学坐在前排。

这是周恩来的座位,桌上的学习用具和字典是周恩来当年用过的,《新字典》是周恩来获得的奖品。

教室后面墙上挂的奖状是周恩来所在班在全校比赛中获得的。

其中“含英咀华”这面奖状,是周恩来所在班参加1915年3月举行的全校国文比赛取得第一名而获得的。

“含英咀华”四个字是校董严范孙手书的。

这是周恩来所在班全体师生的合影。

这是周恩来上课时的情景。

周恩来学习刻苦,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

这是刊载周恩来学习成绩的部分《校风》杂志。

这是周恩来所在班获得国文、捷算、习字优胜同学的合影。

这里展出的是周恩来的部分作文。

他的作文,思想深刻,文笔流畅,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批上“传观”二字,在同学中传看。

1916年南开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作文比赛,周恩来以《诚能动物论》为题写的作文获得了第一名。

为了团结同学,锻炼自己的组织才能,周恩来和同学张瑞峰、常策欧一起发起组织了敬业乐群会,它的宗旨是:

“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

”敬业乐群会的活动丰富多彩,下设智育部、稽古部、演说部和俱乐部,还有诗团、国文研究团、辩论团、军事研究团、演剧团、音乐团等,还办起图书室,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茶话会,组织会员进行参观、郊游和旅行等活动。

会员最多时达280多人。

周恩来主持出版了《敬业》杂志,他亲自担任编辑,并在这里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诗作。

周恩来对敬业乐群会的发起和工作开展尽了极大的努力,但他却积极推举张瑞峰担任会长,自己担任智育部长,后来才担任副会长、会长。

《校风》是南开学校的校刊,周恩来曾担任这个刊物的文苑部部长、记事类总主任、经理部总经理。

他多次在《校风》上发表文章,从中国的内忧外患和道德精神状态等方面论证了中国社会已处于危险境地,呼吁青年学生应“闻而兴鸡鸣起舞之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念”。

周恩来认为戏剧是唤醒和教育人民的最通俗的方式。

在南开学校期间,他积极参加新剧的演出,新剧就是话剧。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不能同校读书,更不能同台演戏。

南开学校是男校,因此剧中的女角色都要由男生扮演,周恩来敢于冲破封建习俗的束缚,经常在剧中扮演女角色。

这是他在新剧《一元钱》中扮演女主角孙慧娟,这是他在新剧《仇大娘》中扮演范蕙娘。

他还在新剧团中担任布景部副部长。

周恩来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在学校,他和老师、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是1916年国文教师张皞如(前排中)离任时和部分国文优秀学生合影,这是化学教师伉乃如和学生们的合影。

周恩来经常与同学常策欧、王朴山一起切磋学业,锻炼身体,因而成为好朋友,他们刚入学时曾一起照相,1917年毕业前夕他们再次合影。

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中学时代。

在南开学校的毕业证书存根上,记载着他的毕业成绩总平均为89.72分。

毕业前夕,周恩来受全班同学委托负责编写同学录,周恩来的小传是由同学常策欧撰写的,文中对周恩来予以高度评价:

“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这是周恩来给王朴山的临别赠言“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十年后,王朴山将赠言刻在镇尺上。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所受的教育和锻炼,为他以后接受新思潮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中学毕业后,即积极筹备赴日本留学。

行前,他到沈阳与伯父辞行,因为这时他的伯父又调回沈阳工作,并回东关模范学校看望师友。

这是他给小学同学郭思宁的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第二单元东渡日本初涉马克思主义

1917年9月,周恩来启程赴日本留学。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所以中国许多有志青年都到日本留学。

赴日本前夕,周恩来赋诗一首: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表达了救国济世的凌云壮志。

这幅手稿是1919年3月他回国前夕写给留日南开同学张鸿诰的。

周恩来到日本后,先在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习日文,准备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如果考取其中一所学校,就可以得到官费学习的待遇。

但他又不愿一味地死读书,来到异国他乡,他总想多从周围的实际生活中去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周恩来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原先在国内,他受社会上一些流行看法的影响,以为“军国主义”可以救中国,但他到日本后,经过实地观察,看到日本人民处在元老、军阀、党阀和资本家的统治之下,军国主义并没有给百姓带来欢乐和幸福,他深感日本的政治制度并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周恩来感到痛苦和彷徨。

这时,震撼全球的十月革命爆发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宣传社会主义的各种流派像潮水一样涌向日本。

周恩来阅读了大量关于新思潮的书籍,他的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

1918年2月11日,是中国农历春节,周恩来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

“第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

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

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

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

他在给留美同学冯文潜的信中提到对“新思潮尤所切望”。

周恩来到日本留学,原本是想寻求可以用来“济世穷”的学问,但经过一年来的观察,他对日本的社会制度越来越失望。

1918年年底,南开校董严范孙、校长张伯苓赴美国考察,筹备创办南开大学,回国时途经日本,受到留日南开校友的欢迎。

就是在这次聚会上,他们告诉周恩来可以回国进入南开大学学习。

1919年春,周恩来准备回国进入南开大学读书。

启程前夕,他笔录梁启超《自励》诗,赠予王朴山,表达了救国图强的抱负和决心。

1919年4月5日,周恩来回国前夕,在京都停留,写下了《雨中岚山——日本京都》、《雨后岚山》等诗篇,以“一线阳光穿云出”的诗句,表达了他接触马克思主义后的振奋心情。

1979年日本友人在京都岚山公园建立周恩来诗碑,诗文为廖承志手书,邓颖超为诗碑揭幕。

第三单元领导学运经受五四运动洗礼

1919年4月周恩来回到天津。

这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处置战败国的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

但是巴黎和会竟牺牲中国的利益,悍然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首先走出校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拒绝巴黎和会,惩办卖国贼。

随后,天津学生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政府的卖国罪行。

周恩来立即投入到五四运动中,领导了天津学生的爱国行动,并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

周恩来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刊旨趣》中宣布,会报“本‘革心’同‘革新’的精神‘立为主旨’”;

“本民主主义的精神发表一切主张”。

“革新”就是要改造社会;

“革心”就是要改造自身的思想。

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成立,周恩来为首届文科学生。

这是开学典礼时的合影,这是他的入学注册表。

1919年9月16日,在周恩来主持下,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骨干20人成立了觉悟社,这里复原的是觉悟社旧址,河北区三戒里4号,是觉悟社社员李锡锦的家。

觉悟社成员男女各半,以体现男女平等。

他们用抓阄的形式每人获得一个代号,取谐音当作别名。

邓颖超抓到的是一号,取名逸豪;

周恩来抓到的是五号,取名伍豪……。

他们经常在一起学习进步书籍,探讨社会改造问题。

李大钊是北京大学教授,是五四运动中有着很高声望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他曾多次来津指导觉悟社的活动。

1919年9月21日,李大钊应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邀请,在天津维斯理堂演讲,会后又到觉悟社进行指导。

觉悟社还出版了《觉悟》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