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894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21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县体育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建议书(C7-1).docx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南京县体育馆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南京县文广局、建设局

三、建设地址:

胜利西路南侧,山水大道西侧,规划路东侧四、建设性质:

新建

五、建设期限:

18个月(2011年3月—2012年8月)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筑总用地约10657平方米,用地内拟建建筑包括两层地下停车库、文化体育综合楼、体育运动楼、体育办公楼、公共厕所四栋,其中文化体育综合楼与体育运动楼在二层部位有整层连廊连接。

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及游泳池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为

10770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1740.52平方米,其中计容面积

21419.95。

其中,文化体育综合楼共6层,建筑面积12192.76平方米;体育运动楼共5层,建筑面积7642.39平方米;中间连廊部分建筑面积628.39平方米,连廊底下架空面积270.27平方米;体育办公楼共3层,建筑面积791.41平方米;公厕及道班房共两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另有垃圾房15平方米。

七、建设目标

将南京县体育馆建设成为南京县资源配置合理、设施先进、管理

一流的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南京县建设新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需要。

八、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2、资金筹措九、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对进一步发展南京县的体育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南京县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各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为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南京县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等万面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3、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十二五”南京县文体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事业发展规划》

6、《南京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年)》;

7、项目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源现状资料;

8、其他有关的资料和当地建材的现行市场价格;

9、业主单位委托我公司编制《南京县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合同。

第三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地下停车库

文化

文化体育综合楼

体育运动楼

体育办公楼

公厕及道班房

类别

三类停车库

三类建筑

三类建筑

三类建筑

三类建筑

耐久年限

50年

50年

50年

50年

50年

耐火等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抗震设防

七度

七度

七度

七度

七度

主要结构形式

钢筋砼框架

钢筋砼框架

钢筋砼框架

钢筋砼框架

钢筋砼框架

建筑层

地上(高度)

六层(24.0m)

五层(24.0m)

三层(15.0m)

两层(7.5m)

地下(埋深

)两层(-10.0m)

人防等级

甲类核6、常

本项目建筑等级根据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耐火等级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抗震烈度划分区域表来确定;人防等级根据民防工程建设单位意见确定。

6,战时二等

人员掩蔽所

防水等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主要面积分配表

部位

房间名称

面积(㎡)

地下二层

设备用房

601

5385㎡,停车46辆

停车库面积

3369

其他

1414

地下一层

更衣淋浴区

868

5385㎡,停车35辆

设备用房

606

停车库面积

2647

其他

1264

总建筑面积32510.52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10770平方米

文化体育综合楼建筑面积12193平方米

部位

房间名称

面积(m2)

地上一层

保龄球室

376.39

2121.36㎡

茶室

181.41

快餐厅

398.91

设备用房

72.54

其它

50.55

地上二层

运动员食堂

391.24

2250.01㎡

茶水间

170.99

运动员休息室

453.18

体育辅助用房

131.22

其它

地上三层

台球室

1289.01

2264.52㎡

体育辅助用房

194.87

其它

16.10

地上四层

体育舞蹈用房

1103.03

2283.37㎡

更衣室

164.24

体育辅助用房

194.87

其它

16.10

地上五层

体育培训用房

399.77

2293.09㎡

员工食堂

462.79

茶水间

164.79

员工休息室

264.17

管理办公室

164.20

其它

地上六层

多功能用房

341.01

980.41㎡

休息室

119.48

其它

体育运动楼建筑面积7642平方米

部位

房间名称

面积(㎡)

地上一层

游泳大厅

998.82

1755.03㎡

管理及辅助用房

33.52

观摩室

234.29

其它

762.4

地上二层

乒乓球室

452.52

1777.36㎡

篮羽球馆

679.21

更衣淋浴区

97.46

设备用房

9.99

其它

12.84

地上三层

健身器械区

548.91

1039.97㎡

设备用房

28.59

动感单车

97.20

教练室

39.57

地上四层

篮羽球馆

686.56

1874.97㎡

健身操及瑜伽用房

532.20

更衣淋浴区

79.59

设备用房

9.99

其它

20.10

地上五层

活动场地

194.74

1195.06㎡

高尔夫练习场

162.21

管理及用房

245.72

设备用房

9.99

连廊建筑面积628平方米

部位

房间名称

面积(㎡)

地上二层

接待会议

371.25

休闲吧

171.15

辅助用房

22.68

体育办公楼建筑面积791.41平方米

部位

房间名称

面积(㎡)

地上一层232.83㎡

门厅

办公空间其他

371.25

171.15

22.68

地上二层

257.54㎡

办公空间

其他

地上三层

301.04㎡

办公空间

其他

公共厕所及道班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部位

房间名称

面积(㎡)

地上一层

值班室

8.91

100㎡

男厕

26.87

女厕

无障碍厕所

20.31

5.67

地上二层

更衣室

16.80

100㎡

休息间

30.24

茶水间

9.18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体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健儿取得的优异成绩,将极大地增强国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应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

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和场馆运营等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60年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群众体育设施遍布城乡。

目前,我国各类体育场馆共85万以上,是建国初期的200倍以上。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是建国初期的100倍以上。

群众体育组织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国群体组织已基本覆盖全国城乡,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省区市体育

总会、行业体协176个;全国共建立省级社会体育指导中心23个;全民健身城乡体育指导站和健身站点近21万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3092个。

实施了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体育锻炼标准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等。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指出: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支持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扶持健身俱乐部和健身站点建设,加快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实施县级体育健身场馆建设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全面向社会开放。

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实现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近年来南京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县人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每年通过举办和参加各项赛

事,促进竞技体育水平提高,重点培养和跟踪20名有培养前途的后备人才,向国家和省运动队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不少于2名,力争有

1名南京籍运动员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城运会。

2、群众体育普及率和组织程度明显提高。

群众性体育活动明显增加,全民健身氛围浓厚,健身场地设施、组织网络、体质监测进一步完善,形成2个以上全省范围有较大影响、深受群众欢迎的大型群众性“品牌”活动(赛事),

平均每年体育活动和赛事达20次以上,吸引参与人数达2万人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县人口的40%以上。

3、公共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

与城市功能相适应,全面完成县体育馆建设,村级农民健身场所工程建设达到60%以上,切实为城乡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体育产业初具规模。

基本形成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咨询服务、体育健身培训和体育彩票销售等体育产业市场,体育产业经济总量和年增长不断提高。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南京县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场馆建设。

南京县目前体育设施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规模速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全民健身的需求。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南京县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

《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城市品位和档次的提高。

为此,特提出南京县体育馆项目的建设。

本项目的建设,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树立南京新形象,提高全县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城市建设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

南京县体育馆的建设,既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城市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又使城市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带动周围的土地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