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7837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

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

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2.2总平面

第2.2.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二、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

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

五、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

六、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七、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

第2.2.2条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第2.2.3条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第2.2.4条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

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叉。

第2.2.5条环境设计

一、应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它空地布置绿化,并应有供病人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

二、应对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作综合性处理;

三、在儿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

第2.2.6条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

第2.2.7条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

如用地毗连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

第三章建筑设计

3.1一般规定

第3.1.1条主体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应为今后发展、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3.1.2条建筑物出入口

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

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第3.1.3条医院的分区和医疗用房应设置明显的导向图标。

第3.1.4条电梯

一、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

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

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第3.1.5条楼梯

一、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

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

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第3.1.6条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第3.1.7条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

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第3.1.8条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日照。

第3.1.9条门诊、急诊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第3.1.10条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板面积之比,不宜小于表3.1.10的规定。

主要用房采光表表3.1.10

名称比值

诊查室、病人活动室、检验室、医生办公室1/6

候诊室、病房、配餐室、医护人员休息室1/7

更衣室、浴室、厕所1/8

第3.1.11条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一、诊查室2.60m,病房2.80m;

二、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第3.1.12条护理单元的备餐室、浴厕、盥洗室等辅助用房的位置,应力求减少噪声对病房的影响。

第3.1.13条室内装修和一般防护要求

一、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其阴阳角宜做成圆角。

二、手术室、无菌室、灼伤病房等洁净度要求高的用房,其室内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

放射科,脑电图等用房的地面应防潮、绝缘。

三、生化检验室和中心实验室的部分化验台台面,通风柜台面,采血与血库的灌液室和洗涤室的操作台台面,病理科的染色台台面,均应采用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

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亦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四、药剂科的配方室、贮药室、中心药房、药库,均应采取防潮、防鼠等措施。

五、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均应采取防蚊、防蝇、防雀、防鼠以及防止其它动物侵入的措施。

第3.1.14条厕所

一、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

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二、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的坐圈宜采用“马蹄式”,蹲式大便器宜采用“下卧式”,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

三、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四、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3.2门诊用房

第3.2.1条门诊部的出入口或门厅,应处理好挂号问讯、预检分诊、记帐收费、取药等相互关系,使流程清楚,交通便捷,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第3.2.2条候诊处

一、门诊应分科候诊,门诊量小的可合科候诊。

二、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两侧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70m.

第3.2.3条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40m,进深净尺寸不应小于3.60m.

第3.2.4条妇、产科和计划生育

二、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应分别设置。

三、计划生育可与产科合用检查室,并应增设手术室和休息室。

各室应有阻隔外界视线的措施。

第3.2.5条儿科

一、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二、入口应设预检处、并宜设挂号处和配药处。

三、候诊处面积每病儿不宜小于1.50?

.

四、应设置仅供一病儿使用的隔离诊查室,并宜有单独对外出口。

五、应分设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

第3.2.6条肠道科应自成一区,应设单独出入口、观察室、小化验室和厕所。

宜设专用挂号、收费、取药处和医护人员更衣换鞋处。

第3.2.7条处科换药室宜分无菌室和一般换药室。

第3.2.8条门诊手术用房由手术室、准备室和更衣室组成;

手术室平面尺寸不应小于3.30m×

4.80m.

第3.2.9条厕所按日门诊量计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为6?

4,男厕每120人设大便器1个,小便器2个;

女厕每75人设大便器1个。

设置要求见第3.1.14条。

3.3急诊用房

第3.3.1条急诊部应设在门诊部之近旁,并应有直通医院内部的联系通路。

第3.3.2条用房组成

一、必须配备的用房:

抢救室、诊查室、治疗室、观察室;

护士室、值班更衣室;

污洗室、杂物贮藏室。

二、可单独设置或利用门诊部、医技科室的用房及设施:

挂号室、病历室、药房、收费处;

常规检验室、X线诊断室、功能检查室、手术;

厕所。

第3.3.3条门厅兼作分诊时,其面积不宜小于24?

第3.3.4条抢救室宜直通门厅,面积不应小于24?

;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

第3.3.5条观察室

一、宜设抢救监护室。

二、平行排列的观察床净距不应小于1.20m,有吊帘分隔者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

3.4住院用房

第3.4.1条出入院

一、住院部应设出入院处,并宜设置卫生处理等设施。

二、卫生处理包括接诊处、理发室、浴室、洁衣室(柜)、污衣室(桶)等,其相互关系应按流程布置。

三、浴室应设大便器、洗脸盆、淋浴器、浴盆各1个;

浴盆仅应一端靠墙。

四、传染病科和病床较多的儿科,宜设置专用卫生处理设施,其设施同前款。

传染病科不得设浴盆。

五、应设探望病人管理处;

宜设小卖部。

第3.4.2条护理单元的规模

一、一般为30,50床。

专科病房或因教学科研需要者可少于30床。

二、一个护理单元宜为同一病科;

性质相近的,病床数较少的可合并为一个护理单元。

三、传染病科应单独设置护理单元。

第3.4.3条护理单元用房的配备

一、必须配备的:

病房、重病房;

病人厕所、盥洗室、浴室;

配餐室、库房、污洗室;

护士室、医生办公室、治疗室、男女更衣值班室、医护人员厕所。

二、根据需要配备的:

重点护理病房、病人餐室兼活动室;

主任医生办公室、换药室、处置室;

勤杂人员更衣休息室;

教学医院的示教室、小化验室。

第3.4.4条病房

一、病床的排列应平行于采光窗墙面。

单排一般不超过3床,特殊情况不得超过4床;

双排一般不超过6床,特殊情况不得超过8床。

二、平行二床的净距不应小于0.80m,靠墙病床床沿同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0m.

三、单排病床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10m双排病床(床端)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40m.

四、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道,不应通过其它用房进入病房。

五、重点护理病房宜靠近护士室,不宜超过4床;

重病房宜近护士室,不得超过2床。

六、病房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门扇应设观察窗。

第3.4.5条护士室宜以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连通,到最远病房门口不应超过30m,并宜与治疗室以门相连。

第3.4.6条配餐室应近餐车入口处,并宜有烧开水和热饭菜的设施。

第3.4.7条护理单元的盥洗室和浴厕

一、设置集中使用厕所的护理单元,男女病人比例一般为6?

4,男厕每16床设1个大便器和1个小便器;

女厕每12床设1个大便器。

二、医护人员厕所应单独设置。

三、设置集中使用盥洗室和浴室的护理单元,每12,15床各设1个盥洗水嘴和淋浴器,但每一护理单元均不应少于2个。

盥洗室和淋浴室应设前室。

四、附设于病房中的浴厕面积和卫生洁具的数量,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并宜有紧急呼叫设施。

第3.4.8条污洗室应近污物出口处,并应有倒便设施和便盆、痰杯的洗涤消毒设施。

第3.4.9条病房楼不宜设置垃圾管道;

护理单元内不得设置垃圾管道。

第3.4.10条监护病房

一、监护病房可分别设在护理单元内,亦可若干护理单元集中建立监护中心。

二、监护控制室的位置应便于观察病人。

三、监护病床的床间净距不应小于1m.

第3.4.11条儿科病房

一、宜设在四层或四层以下。

二、应设配奶室和奶具消毒设施。

宜设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儿童活动室、母亲陪住室。

三、应设隔离病房和专用厕所,每病房不得多于2床。

四、病房的分隔墙应采用玻璃隔断。

五、儿童用房的窗和散热片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六、浴厕设施应适合儿童使用。

第3.4.12条妇、产科病房

一、妇、产二科合为一个单元时,妇科的病房、治疗室、浴厕应与产科的产休室、产前检查室、浴厕分别设置。

二、产房应自成一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室和浴厕。

三、待产室应邻近产房,宜设专用厕所。

四、应设隔离待产室和隔离产房,如条件限制,两者可兼用。

应设产期监护室。

五、一般产房平面净尺寸宜为4.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