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727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第5中学拆迁重建房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拆建房屋投资估算表

附图:

1、油田**中学区域位置图

2、油田**中学现状总平面

3、油田**中学规划总平面

4、综合实验楼各层平面图及立、剖面

5、食堂兼礼堂平、立、剖面

6、音乐及舞蹈教室各层平面及立、剖面

7、厕所平、立、剖面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项目名称:

第5中学学房屋拆建工程

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目标:

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推动某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设地址:

第5中学学

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省“两基”攻坚项目通知青攻坚办[2008]10号文件;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中国电力);

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GB99—86);

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5、某教育管理中心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

6、某教育管理中心提供的其它与工程有关资料;

7、与工程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

三、主要研究围

依据中国电力《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规定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及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容及规模、建设方案选择、节能节水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消防、项目进度计划、工程招投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做全面研究和论证。

四、容摘要和主要技术指标

(一)建设地点

拟建场地位于某市**镇某基地,占地面积3678平方米。

(二)主要建设容及规模

根据青建抗<2009>250号、青建工<2009>339号及青建工<2009>340号文件要求,对原

(1)教学实验楼建筑面积4289平方米、

(2)学生食堂1381平方米、(3)厕所69平方米、(4)配电室42平方米、(5)库房4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41平方米拆除后重建为一栋综合实验楼、一个学生食堂、一个厕所及一个音乐及舞蹈教室。

主要建设容:

1、综合实验楼一幢;2、食堂兼礼堂一幢;3、音乐及舞蹈教室一幢;4、厕所一幢。

项目总占地面积36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32.05平方米,其中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4243.72平方米,食堂兼礼堂建筑面积1114.58平方米,音乐及舞蹈教室建筑面积728.20平方米,厕所建筑面积145.55平方米。

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结构形式

备注

1

校园总占地面积

108000

2

总建筑面积

6232.05

2.1

综合实验楼

4243.72

框架、层高4.5m;网架、净高5.5m

4层

2.2

食堂兼礼堂

1114.58

网架、净高5.3m

1层

2.3

音乐及舞蹈教室

728.20

砌体、层高3.6m

2层

2.4

厕所

145.55

砌体、层高3.3m

1层

(三)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如下:

2010年4月~2010年6月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和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2010年6月~2011年11月完成项目施工工作。

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1273.29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费10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4.03%;其他费用203.29万元,占总投资的15.97%。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73.29万元,全部申请中央专项资金、省财政资金。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学校规划占地面积

108000

2

学生总人数

1411

3

教学班

36

4

教职工

188

5

总建筑面积

6232.05

6

建筑基底面积

3678

7

建筑容积率

0.146

8

建筑密度

%

13.6

9

绿地率

%

21.0

10

建设总投资

万元

1273.29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经济状况

**市位于##省西北部,隶属某市管辖。

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

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

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

全市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

总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回、蒙、藏、维吾尔、苗、满、土家、哈萨克、东乡、裕固等10个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1.06%。

**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不足1200米,市区海拔为1138米。

党河冲积扇带和疏勒河冲积平原,构成了**这片陆平原。

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大片绿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

绿洲区好像一把扇子自西南向东北展开。

由于地处陆,明显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

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为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1月),极端最高气温43.6℃,最低气温-28.5℃,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蒸发量249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2天,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绿洲由党河滋润。

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全长390公里,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8亿立方米,是**重要的水利命脉,**人民的母亲河。

境除党河外,地面水还有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泉水总溢出量为3.1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902.3万立方米。

最大冻土深度1.44m.

地震基本烈度:

7度

二、社会经济状况

**市辖5个镇、4个乡:

沙州镇、肃州镇、莫高镇、转渠口镇、**镇、家桥乡、郭家堡乡、黄渠乡、阳关镇;国营**农场、##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

沙州镇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城西7公里处的**镇是一座新型的石油城,现为##石油管理局所在地和某后勤生活基地。

建设项目位于某镇,**镇是##石油管理局所在地和某后勤生活基地,是一个集科研、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周围市政设施齐全,绿地面积增加,道路普遍得到硬化,城市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背景

在##省关于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程安全及抗震鉴定工作的会议上,省建设厅、省抗震办公室指出:

校舍质量安全牵动千家万户,关系着教育事业的久安,我们要吸取今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学校校舍大面积倒塌,造成师生重大伤亡的教训,绷紧校舍质量安全这根弦。

一是要高度重视危房排查工作。

教育部门要主动与城建部门沟通,组织专业人员,按照标准逐乡逐校进行校舍质量检查,对校舍容易出现漏、损、危的状况,对查出的危险校舍要全面进行维修改造,确保师生不在危房中上课,确保不发生校舍倒塌和师生伤亡事故。

二是要立即对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学校、幼儿园建筑,开展一次拉网式抗震安全大排查,对排查出的校舍抗震及其他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及时处理,并建立校舍质量安全档案。

三是要在今后新建校时,联合规划、建设、人防等部门,对新建校做到选址科学、设计合理、建筑达标,确保校舍质量。

四是要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所有学校都要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一旦发生危险,能做到学校及时应对,师生及时避险。

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日常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在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加大地方投入,切实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二、招生对象及课程设置

(1)某第5中学学主要招收某职工子弟;学校实行全寄宿封闭式管理。

学杂费及学生生活费由国家和省财政共同补助,不足部分由家长承担。

(2)学校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根据各中学毕业生人数,将招生名额分配,并由学校择优录取。

(3)课程设置按国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设置。

三、学校建制及师资队伍建设

(一)学校建制

学校均为教育厅直属单位,受教育厅直接领导。

学校设校长和书记各一名,副校长3名,分管教学和后勤工作。

设教务处、办公室、学生处、总务处四个行政处室。

学校需管理及教辅人员45人。

(二)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省现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人员编制,按##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招录教师和管理人员。

为保证教育质量,录用配备教师40%以上为中级以上职称,所有文化课教师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力争做到录用人员起点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高。

学校需专任教师180人。

学校推行校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民主、激励、稳定的竞争机制。

采取总编制控制下的“因需设岗、以岗定薪、易岗易薪”的岗位聘用制,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

第四章土地利用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省土地总面积7216.53万公顷。

其中耕地占0.95%,园地占0.01%,林地占3.39%,牧草地占56.29%,水面占2.2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0.32%,效能用地占0.06%,水利设施用地占0.01%,未利用地占36.75%。

  

1、农用地:

全省农用地总面积4536.0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86%。

其中:

耕地面积为68.80万公顷;园地面积为0.64%万公顷;林地面积为244.47万公顷;牧草地面积为4062.17万公顷;水面面积为159.98万公顷。

  

2、建设用地:

全省建设用地面积为28.0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9%。

其中:

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22.98%万公顷;交通用地面积为4.39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0.72万公顷。

  

3、未利用土地:

全省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652.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75%。

全省未利用地面积比重大,主要分布在省境西部自然环境严酷的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

(二)土地资源特点

1、面积大,利用率低。

2、类型多、质量差。

3、土地类型地域性强,地区间差异大。

4、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治理难度大。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缺乏统筹规划。

  

2、土地用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

  

3、土地投入不足,人均耕地减少。

  

4、水土资源未能得到较好配置。

二、土地利用的目标  

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显著的提高,切实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为实现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三、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学校规划总目标:

特色鲜明、生态优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教学楼。

具体目标:

1、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充分吸收周围人文气氛,创造新的生态、居住体系和校区景观。

2、创造既有现代生活气息又有独特地域特点的校区文化。

3、强调整个校区的空间形态特色及个性特点,创造丰富的园区空间和建筑体量。

4、强调建筑的自然化、健康化、节能化、人性化。

同时市场的需求,注重设计的舒适度及多样化

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市位于##省西北部,隶属某市管辖。

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

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

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

全市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