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692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综合训练

专题综合训练

9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5·南昌市高三调研)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开发利用深海可燃冰,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B.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大气污染物,其原因是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C.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目的是提高煤的利用率

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的肺功能造成很大危害

解析:

A项,大量开发深海可燃冰可能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B项,汽车尾气中的NO是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与汽油是否完全燃烧无关;C项,煤炭燃烧固硫是为了减少污染物SO2的排放。

答案:

D

2.(2015·长沙市模拟)下列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H4H的电子式: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葡萄糖的化学式:

CH2O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考查考生的识记、观察能力。

难度较小。

A项,H-的电子式错误,正确的写法是;C项,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D项,题给模型是甲烷的球棍模型。

答案:

B

3.(2015·太原市高三测评)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含C—H键的数目为4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是2NA

C.7.8gNa2S固体和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

D.1.0L18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的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被还原的H2SO4的分子数目为9NA

解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

难度中等。

A项,不是标准状况,22.4L的乙烯物质的量不能确定;B项,氯气若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与水反应,则1molCl2发生反应时只能转移NA电子;C项,二者均为0.1mol,含有的S2-和O均为0.1NA;D项,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

答案:

C

4.(2015·大同市高三调研)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OH-+CO+2H+===HCO+H2O

B.2OH-+CO+3H+===HCO+2H2O

C.2OH-+CO+4H+===CO2↑+3H2O

D.OH-+CO+3H+===CO2↑+2H2O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

难度中等。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OH-先与H+反应,CO后与H+反应,首先是NaOHNaCl,然后是Na2CO3NaHCO3,最后是NaHCO3CO2,因此消耗的n(H+)最多是n(CO)的3倍,C项错误。

答案:

C

5.(2015·太原市高三测评)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Na+、NH、I-、NO

B.加入铝粉生成H2的溶液:

K+、Mg2+、SO、HCO

C.c(Fe3+)=0.1mol·L-1的溶液:

H+、Al3+、Cl-、SCN-

D.Kw/c(H+)=0.1mol·L-1的溶液:

Na+、K+、AlO、NO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难度中等。

A项,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则NO和I-不能大量共存;B项,加入铝粉放出氢气可能是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则HCO不能大量存在;C项,Fe3+和SCN-不能大量共存;D项,在碱性溶液中,各离子均能大量共存。

答案:

D

6.(2015·郑州市质检一)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存在转化关系:

甲乙丙甲,则甲不可能是(  )

A.Al2O3          B.SiO2

C.NH4ClD.CO2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

难度中等。

A项,甲为Al2O3,则乙为NaAlO2,丙为Al(OH)3,符合图中转化关系;B项,甲为SiO2,则乙为Na2SiO3,丙为H2SiO3,符合图中转化关系;C项,甲为NH4Cl,则乙为NH3,丙为NH4Cl,不符合图中转化关系;D项,甲为CO2,乙为Na2CO3,丙为NaHCO3,符合图中转化关系。

答案:

C

7.(2015·西安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径为20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B.海水中提取镁的各步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可溶性铁盐和铝盐可用作净水剂

D.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硅酸盐材料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难度中等。

A项,胶体是由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质分布在分散剂中组成的分散系,而CaCO3不溶于水;B项,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为先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进行沉淀,沉淀出氢氧化镁,再将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再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即可得到金属镁,只有最后一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高价铁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被还原(或分解释放出氧气)后形成的Fe(OH)3胶体和铝盐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一样,可以吸附杂质,有净水作用;D项,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答案:

C

8.(201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B.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1,则2g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kJ的能量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热化学,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A项,该热化学方程式中H2O为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应为液态;B项,2gH2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因此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放出44kJ的热量;C项,该反应的ΔH>0;D项,反应的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答案为D。

答案:

D

9.(201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KOH溶液

SiO2

浓盐酸

O2

SO2

H2O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①中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与强酸、强碱反应;②中SiO2不能与浓盐酸反应;③中SO2与O2在常温下不能反应;④中Cu与Fe3+、浓硝酸在常温下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B。

易错点拨:

本题考生常因审题不清,易忽视题中“常温下”的限定条件错选A项。

答案:

B

10.(2015·湖北七市联考)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

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B.莽草酸分子与鞣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相同

C.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量相同

D.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难度中等。

A项,莽草酸不是酚类,遇三氯化铁溶液不显色;B项,莽草酸含有碳碳双键,鞣酸中不含碳碳双键;C项,1mol莽草酸能与1molNaOH反应,1mol鞣酸能与4molNaOH反应;D项,莽草酸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鞣酸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D

11.(2015·山西四校联考一)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为半径最小的原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A、E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E>D>C>B>A

B.A、B、C、D四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B、C、D、E四种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D.D与A、E均可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可用于城市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查考生推导和知识应用能力。

难度中等。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A),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是O(D),设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1,所以a+6=2×(a+1),所以a=4,B是C,C是N,而E和A同一主族,所以E是Na。

A项,原子半径:

Na>C>N>O>H,错误;B项,H、C、N、O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H4)2CO3,错误;C项,NaH是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NH3和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熔沸点较高,而常温下H2O是液体,NH3是气体,所以沸点:

CH4

答案:

C

12.(201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H4(g)

C2H4(g)

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

洗气

B

NH4Cl(aq)

Fe3+(aq)

氨水

调节pH至7~8,再过滤

C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洗气

D

Na2CO3(s)

NaHCO3(s)

——

灼烧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

难度中等。

A项,C2H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混入CH4中,达不到提纯气体的目的;B项,在pH为7~8时,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可通过过滤除去,溶液中没有引入其他杂质离子;C项,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减小,而HCl可完全溶于饱和食盐水中,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即可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D项,NaHCO3不稳定,灼烧即可转化为Na2CO3固体,同时产生CO2、H2O逸出。

答案:

A

13.(2015·湖南省十三校联考)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a(g)+b(g)2c(g) ΔH1<0;x(g)+3y(g)2z(g) Δ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气体,z的转化率减小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难度中等。

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升高,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减小,A错误;等压时,通人z气体,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升高,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移动结果不会恢复到原温度,故平衡时温度升高,B正确;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两反应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各反应速率不变,C正确;等容时,通入z气体,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Z的转化率减小,D正确。

答案:

A

14.(2015·郑州市质检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纯水加热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