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6761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

二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三是产生了什么气体。

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究活动。

本课的三维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重点: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气体有什么特性。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把玻璃杯换成了集气瓶,因玻璃杯大且长,故改用集气瓶,大小合适,而且与玻璃片配套,当然用合适的玻璃杯进行实验也可以。

2、把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进行了更改。

由1:

3更改为:

小苏打10毫升,白醋多于30毫升。

因为白醋并不是由100%纯醋酸组成,并且在上课前,我实验了多次,发现只有多于3倍的白醋才能将小苏打反应完全,现象会更加明显。

3、将蜡烛熄灭这一实验作了修改,教材上倾倒的方法我在课前试了几次,都没成功,认真分析后才发现:

(1)、瓶口大,一部分气体散发到空气中,向下倾倒时不利于气体集中在蜡烛的火焰上。

(2)、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少,不足以将蜡烛熄灭,所以我告诉学生把蜡烛的灯芯剪的短些,让火焰小点,这样就容易成功。

(3)、倒气体的同时容易将液体倒出杯外,气体还没完全倒出来就会有液体流出。

所以我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塑料注射器,等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完后用注射器把杯底的液体抽出就不至于把液体流出。

而后,我引导学生用分析、想象、推理的方法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这一特性。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理念,我设计的教学环节为:

(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3)产生的气体有什么特性;

(4)阅读资料是什么气体。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讲课前,我直接出示小苏打和白醋,让学生来认真观察它们的特点,他们怀着好奇而又急切的心开始了观察。

这一环节我采用了直接导入法,用具体的材料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观察后让各小组汇报结果,然后教师播放课件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当学生了解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后,我问:

“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在学生回答后我都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怎么想到的?

这样学生就知道猜想是有科学依据的。

学生猜想很多,比如:

从喝的饮料猜想也许会产生气泡,或者小苏打会溶解在白醋中、也许会发热等。

然后根据学生的猜想提醒学生混合后要迅速盖上玻璃片,并让学生在混合前触摸一下杯子,反应完后再触摸一下杯子,看有什么不同。

在这一环节我发给每个小组两个50毫升的小烧杯以便按比例混合,同时提醒学生由于白醋的浓度不是100%,有一定的水分,按1:

3可能反应不完全,影响实验结果,所以白醋要3倍多点。

混合实验完成后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学生达成共识后教师播放课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现象的课件)。

(三)产生的气体有什么特性。

在这一环节我按教科书上的要求设计了两个实验,第一是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第二是用杯子往点燃的蜡烛上倒,使蜡烛熄灭。

我先给学生播放课件,学生看后觉得很奇怪,都有跃跃欲试的想法,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率,我提醒学生,由于容器小原料少,产生的气体可能不太多,所以先要把杯底的液体用塑料注射器抽出去,这样在往蜡烛上倒时就不用担心液体流出,然后小组合作实验开始,实验完成后学生都惊奇的叫了起来,然后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说出这种气体的特性。

第一个实验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第二个实验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

(四)阅读资料是什么气体。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阅读教科书33页产生了什么气体一段文字。

然后我问:

通过刚才两个实验是否就能证明它就是二氧化碳呢?

接下来我用讲授法,告诉学生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让学生明白我们刚才的实验并不能足以证明它就是二氧化碳气体,还需要有更多的证据。

让学生清楚科学结论不是随便可以下的,这是科学研究的态度。

然后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特性,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了灭火器就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制作的,同时汽水是根据二氧化碳吸热的特性制成的。

让学生怀着“科学能给人类造福”的信念去学科学。

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欲望,在全课小结时让学生做了一些练习题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巩固。

本节课小组的观察、实验后的共识都在板书设计上有着很好的体现。

四、教学评价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理念认为,教学评价的重心将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

所以我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动手实践。

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来。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看他们是否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方式,靠自己努力解决了哪些主要问题?

这是我们执教者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