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5701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4.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Word格式.doc

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

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

隋炀帝大失所望。

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

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多媒体出示问题:

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

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

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1)经济: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凿

(一)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基本概况: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

2.提出问题:

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

大运河的中心那里?

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师生一起回答:

涿郡,洛阳,余杭。

3.继续提出问题:

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继续提出问题:

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继续提出问题:

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目标导学三科举制的创立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

家世﹑道德﹑才能。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二: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

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

2.(多媒体出示问题:

科举制产生前,古代中国的举人制度)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

(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

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3.(多媒体出示问题:

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4.(多媒体出示问题:

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回归课本知识:

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①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5.(多媒体出示问题: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总结历史认识: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三、课堂总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

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

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1300多年的历史。

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

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

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

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

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

(学生回答:

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

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

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

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

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1)主观原因:

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

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管理。

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

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

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

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

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

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

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

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

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

贞观之治的影响)根据材料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武则天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画像)

2.教师只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即可。

(多媒体链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的故事)

教师概要:

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的开创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