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5148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Word格式.docx

通过分组在地震中逃生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方法 

读图启发式、讲练结合、分析归纳法、引导等方法。

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和运用;

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变迁的各种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地理课件、世界地形图

[课前2分钟自动播放配音乐的火山和地震的图片(即片头),让学生对海陆变迁有一些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

你们想了解火山和地震吗?

生:

想。

那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第四节《海陆变迁》。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3页。

[讲述] 

海陆变迁的意思是说海洋变成陆地,或从陆地变成海洋。

这跟一个成语的意思是一样的——沧海桑田。

那你们知道那些沧海桑田的故事?

[学生举例老师总结]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和森林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科学家在青藏高原考察的时候发现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球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出示板书] 

地球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过渡] 

是上帝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吗?

不,那是什么力量在促使地球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提这位伟大科学家。

[出示魏格纳德图片问] 

他是谁?

有什么伟大的贡献?

——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问] 

谁给了他灵感?

——地图。

他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回答并引述故事] 

有一天,生病了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墙上的世界地图,他看得如此认真于是发现南美洲大陆的轮廓跟非洲大陆的轮廓很相似。

这使他提出疑问——南美洲大陆跟非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他并没有让他的想法变成空想。

而是付诸努力找了很多证据去证明他的大胆设想。

[出示动画] 

南美洲突出的部分跟非洲凹进去的部分几乎完全吻合。

[总结] 

这就是科学家。

别人没留意的他观察到了并为为证明他的设想不辞劳苦地找证据。

[学生活动] 

看《地图册》第8页,说说魏格纳找了哪些证据。

经过他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很多证据,如:

两块大陆上的古地层分布相似;

两块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相似;

两块大陆上的生物演化相似等等。

他还发现北美洲大陆、格林兰岛和欧洲大陆轮廓刚好嵌在一起。

后来,他在第四次去格林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

当然,他已经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学说。

地球上的大陆本来是个整体,后来大陆开始分离才成了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样子。

[过渡] 

大陆是怎样飘移的呢?

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说法,最被接受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讲述并出示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1、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1、熟记六大板块。

2、思考:

图中“ 

”表示;

“” 

表示;

[总结并出示板书] 

2、板块是在不断运动的。

挤压碰撞会使地表隆起形成山脉,张裂拉伸使地表断裂凹陷形成裂谷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播放动画] 

思考板块碰撞怎样改变地表形态的?

(略)

看六大板块图思考并回答:

1、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2、安第斯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3、大西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还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总结](略) 

板块的碰撞和挤压往往会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

从板块运动的图我们可以看出,

地球哪里的火山和地震是最多的?

[学生看图回答](略) 

地球两大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看图熟记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和地震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并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现在,我们通过一些影片来认识这两种活动。

先来看看火山(VOLCANO)。

[学生活动] 

看影片回答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火山喷发带来什么物质?

[总结] 

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缝上升喷发,称火山爆发。

喷出的大量物质(火山灰、熔岩等)堆积在火山口就形成了火山。

火山分为活火山和死火山,死火山是指形成后不再喷发的火山,如西樵山。

活火山是指经常喷发的火山,如日本的富士山。

[思考]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但日本人还是不顾危险地住在它的脚下,为什么呢?

[边出示图片边讲述] 

火山爆发除了造成各种危害之外,也能在给人类带来各种好处。

如海洋中创造新的土地。

日本岛的很多地方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地少人多的日本自然就更喜欢火山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土地。

当然,也能带来丰富的旅游资源。

像美丽的富士山和西樵山。

同时,我们从这幅图中也能看出火山还能给人类带来丰富的地热,地热有什么用呢?

对,可以用来发电。

今年6月,江主席访冰岛时就参观了冰岛的 

地热电站。

冰岛的地热资源很丰富,因此,他的电力资源也很丰富。

然而,他的国民并没有因为它的丰富而乱用电,相反,他们明白到资源是会用尽所以很节约。

煮鸡蛋开了就熄火,不到不得已也不开空调,他们认为空调会污染环境……火山还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呢?

——可以带来丰富的矿产,如日本的硫磺矿,南非的钻石……都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当然,火山还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如印度的“白金地”。

这白金并不是真的白金,而是指棉花。

由此可见,火山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所以不能因为火山的危害性大就说它不是好东西。

其实,我们平时看事情、看人也应该这样------辩证全面地看

过渡] 

火山的孪生兄弟地震(earthquake)。

下面请学生看影片弄明白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看影片并回答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地震的破坏力比火山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

他破坏的速度很快,往往只要几秒钟就能将一个大城市摧毁。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出示台湾地震后惨不忍睹的图片] 

看影片感受地震破坏的威力。

地震破坏的威力很恐怖。

可以的几秒钟时间将几十万人的大城市夷为平地,尸横遍野,……满目苍夷。

那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从地震中逃生?

分八组用三分钟讨论“从地震中逃生”的两道选择题,

最后派一名你们最信赖的人作代表将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

看哪个组最善于逃生,最后能活下来。

1、假如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家里,该怎么办?

( 

) 

A躲进厕所里 

B钻到床下或桌子底下 

C立刻跑下楼 

D从窗户跳下去E远离窗户和玻璃家具 

F躲在墙角并保护头部G顺手拿点食物和水

答对的组继续下一步逃生:

2、如果遇到大地震,你被压在废墟下不能自行脱险时,你应( 

A挪开眼前.胸前的杂物,清除灰土保持呼吸通畅B保存体力,维持生命,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 

C大声呼救,直到有人发现为止

3、如果你在开车该:

()

A立即刹车熄火留在车内B.迅速躲到高架桥下C.迅速躲到空旷的地方

[总结]

[赠送活下来的学生礼物] 

美丽的图片和鲜花。

[讲述] 

假如能有预报地震的仪器我们就能全部活下来。

早在

2千多年前就有了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是我国数学家张衡发明的。

然而,地震的突发性很难预测性使得人类一直到现在这个数字时代都没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发生的位置、时间和强度。

假如,将来有人发明了一个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发生的位置、时间和强度的仪5 

器,那他一定能拿诺贝尔奖,并流芳百世。

当然,要有大作为我们必须得有知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努力学习,充实自己。

一、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二、大陆漂移学说

三、板块运动学说

2、板块在不断地运动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比较活跃

四、两大火山地震带

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五、火山和地震

[巩固练习] 

1、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国的提出来的。

2、全球由大板块组成,板块的活跃。

3、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板块、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两大火山地震带是指:

火山带 

和火山地震带。

复习巩固:

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

同学们,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

(珠穆朗玛峰)海拔是多少?

(8844.43)科学家在珠峰峰顶发现了鱼骨化石,这说明什么?

(它原先为海底的一部分)你们觉得地球表面形态是保持不变的,还是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

同学们能说出哪些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地表形态在变化吗?

导入新课: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的,今天地球上的地表形态只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面貌的一个片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的内容,海陆变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地表形态变化

分组讨论,然后收集能说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事例(地理现象),然后派代表说一说他们找到的事例。

利用同学们找到的事例,让同学们将它们做简单的分类,看哪些事例(地理现象)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在短期内不易被人们察觉?

哪些事例(地理事物)是很激烈的表现,易被人们察觉。

让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思考完成课本P41活动。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阐述本组讨论的结论。

最后让学生把活动中的四个事例分类:

哪些说明陆地变成海洋?

那些说明海洋变为陆地?

过度:

20世纪初的一天,一位德国的青年气象学家生病了,躺在病床上的他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时,他发现南美洲大陆的东岸的突出部分跟非洲大陆西岸的凹入部分很相似,这使他提出了疑问——南美大陆跟非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他并没有让他的想法变成空想,而是付诸努力找到了很多证据去证明他的大胆设想。

后来他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这位青年气象学家就是魏格纳先生。

二、大陆漂移假说

同学们,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而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按理说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同学们能解释一下,它们为何会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呢?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万年以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因此它们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也就不奇怪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P41阅读部分,提问:

1.现在什么技术证实了大陆在漂移?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让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古地磁学、深海探测学和大地精密测量学等研究结果,都有力地证实大陆确实在“漂移”。

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

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扩展。

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之间,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

魏格纳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然后积极寻找证据论证,这是积极的科学观,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