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121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说我眼中的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大陆教职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

说到money,有些专业在美国做faculty工资还真是不高,不过只要不去NY、CA,在二三流城市,美国的livingcost不高,而且pay是九个月的,你找到好的靠山或者有能力拉funding,可以自己pay自己,我看了很多professor,tenure以后都有自己的公司,用来减税逃税(呵呵,让另一半学习一下)。

日子大资得很,各种家具和器具精美得很,关键是

生活得没负担,不用像其他地方,一山望着一山高,比来比去。

有节奏地自在生活,做科研,心宽体胖。

当然,如果是商学院faculty,那就更爽了,工资高还不用为funding发愁。

接着,说说美国faculty的家庭生活吧,我见过的都比较和谐,无论是两人同发考题或者一人发考题。

一般学校都会帮忙faculty家属找工作,我知道的一对夫妇,老公做faculty,老婆做小秘,一起上班,老公早下班去接4点钟小孩下课,老婆回家做饭,生活得很甜蜜。

这种神仙眷侣,老得慢呀,经常觉得他们俩比我们这些年纪大点的学生还青春年轻,哈哈。

另外说到老人赡养的问题,我是觉得如果老人真是没有马上老得不行,等在美国拿到绿卡以后(2-3年对于faculty来说),把老人接过来美国赡养,不但生活质量高,成本还低点。

我现在实在想不出,我回国了怎么在大城市里多买一个公寓或者买个大点的公寓来供父母居住。

如果在美国,买个house,给个房间让父母安享晚年,我觉得还容易点。

以,说真的,不觉得一定要回国才能孝敬父母。

最后,对

于美国的自然资源和绿树蓝天的居住环境,我想就不用跟其他地方再比较了,好太多了。

我每次从国内回来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再加上美国可以自驾我的爱车(呵呵,其实是破车,我也知足),不用人挤人,闻汽车尾气,我的各种效率都高很多,身体效率、工作效率和睡眠效率……我个人认为,再过10来年,这种资源会显得更加可贵。

2.香港:

我呆过的最垃圾的地方。

这么说,很多人会很惊讶,不过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

对于很多没有在香港生活超过半年的人来说,可能体验不到。

空气污染严重(指标经常在170以上)、交通拥挤(虽然还蛮通畅、效率不低,但真是车挨着车)、居住环境不但极差还极贵(房子是按尺来算的,千尺豪宅也就100平米,好点的一尺均价都在1万以上),说到购物,除了服务好以外,东西一点都不便宜。

言归正传,说说香港的大学吧。

我呆的是香港知名大学中的一所,号称环境优美、校园设施优越,还真是没体会出来。

一整个学校还不如我以前的中学来得开阔,楼围着楼,中间弄个类似小庭院或者大台阶就算是自然景观了。

每个professor的办公室差不多只有5平米左右,开了一扇小窗户,据说算是好的了,有的还没有窗户。

我导师经常因为隔壁房间的震动,把书给震下来,当然他的书堆得有点高有点险。

有一次隔壁房间装修,差点砸到我的脑袋,呵呵。

听说科大的环境算是最好的,因为比较新,但是我去了,那还真是翻山越岭,与世隔绝,不过相对城市大学、浸会大学,科大还真是太好了!

城市大学的入口居然就在九龙潭一个mall里,还跟mall合用一个地铁出口,人来人往,不知道的还以为去大学里赶集呢,汗~~~浸会大学就直接放在马路边,一个大台阶上去。

听说中文大学在一个山上,环境不错,但我还真是没兴趣去参观了。

总的感受就是,仿佛回到了中学,或者顶多是国

内一个大专院校,还是那种不够高级的大专院校。

说到科研,香港人真是很拼,就那种鸟不拉屎的小嘎达,号称论文数量不少。

不过我观察了一下,最苦的就是那些个AP了。

因为学校对于tenure的,老油条的,已经没办法了,只能从AP身上使劲压榨。

我们系对于AP升级tenure,要求越来越

高了,数据表明,已经十年没有人评上tenure了。

现在大部

分的香港大学都实行3年contract,你可以续contract,但不一定给你tenure。

看着我们系那两个瘦的跟竹杠、满脸痘痘的AP男,我们经常都是报以同情的目光。

当然也有反例,听说医学院出现过几个特牛的AP,不到三年就拿到tenure,

都是拜这几年非典、猪流所赐呀。

但像我们专业,就没那么走运了。

不过我们学校号称是非常nice的,一般还给续contract,听说城大换了个校长,直接fire掉很多AP,总之

对学校没用的,就走人。

现在学术圈很势利的,被fire的再找faculty就要经受百般考察了。

接着说说香港faculty的高薪。

据我了解,现在AP的工资4-5万/月,根据实际情况,给1万或者1万+的住房补贴,有的学校还不一定给住房补贴;

副教授(tenure),6-7万/月,03年以前的副教授给住房补贴1.8万/月左右,还有保证至多三个孩子的教育津贴;

教授,8-10万不等,可提供住房、教育津贴和很多其他福利,如果能做到chairprofessor,那就更高了,两百万一年的也有,免费住两三百平米的豪宅直到退休。

可以说,如果在03年之前去香港的大学,工资待遇比之后的好太多了!

不但住房补贴高、有教育津贴而且有的还给免费分房。

现在大学教师人数越来越多,工资结构又跟公务员脱钩,所以福利只会越来越差。

如果不考虑在香港买房子,对于刚进去的AP,生活是过得去的,但要说买车,再弄个停车位就不大可能了,一来堵车会影响上班效率,二来没必要连房子都没有,搞个车装b。

说实在话,生活上不会觉得姿态有多高,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吧,坐公车或者走路,视租房方位而定。

当然,比起学校里人来人往的phd们,那还会觉得有点得意,至少熬出头啦〜〜但如果一想到要tenure,那压力还真不比phd们小。

说到家庭生活,很多professor的太太还不错,可以做个香港人眼中的“少奶奶”,不过前提是老公是professor,而且有大房子了!

这样,可以请个菲佣住在家里,老婆就可以不干活了,像我们系的几个professor太太,就是负责生规定数量:

3个免费教育的孩子,然后养儿育女,经常给孩子办生日party让我们参加。

但如果家里房子只有两室一厅,菲佣保护条例还规定要给个房间住,同等居住条件下,菲佣说不定过得比主人还好呢,白天夫妻俩去上班了,主人不在家,菲佣看看电视买买菜,逍遥得很,呵呵。

我的一个师兄有幸留在了香港做AP,老婆原以为从大陆过去就可以过好日子,想不到房子那么贵,第一年两个人住在一个公寓里的一个小房间(与人合租),用了一年时间七省八省了20多万,从家里借了10万块,付了首付,买了个不到70平米的二手房,房子质量那是一般的不能再一般了(有点破,不过分的说),每个月还要还月供1万多。

老婆想到以后要生孩子,要买大房子,现在也去打工,过得还不如当初在国内赚个两三千的来得舒服。

当然这是对于白手起家的AP而言,现在国内很多有钱人的后代,在香港那也是一掷千金,号称这帮人也是抬高香港房价的中坚力量之一。

另外,在香港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小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看到一些还不错的幼儿园,小孩子的操场居然是在楼顶天台!

在这种弹丸之地,小孩子上课分级分层在一个组合教学楼内,运动的话,就去教学楼的天台上,真是一个节约空间的创举!

难怪我们系的那些professor经常把自己咬牙让小孩送进私立学校、让自己老婆在私立医院生产挂在嘴上,感叹那些用公立设施的人的悲惨,全香港有700多万人排队看医生上学!

难怪我AP师兄说在香港,有钱病才好得快,没钱就排队等到涉及生命危险了就可以看了,我想他现在已经钻进钱眼里去了。

谁叫他是个疼老婆的人,他说一定要让老婆在私立医院生孩,他忍受不了拉个帘子,一排排人一起在叫唤地生小孩。

生了孩,他可能还要努力让小孩上私立国际学校,三文两语教育,总之包袱是一个接一个,他也没办法。

至于小孩长大,他说不能留在香港上大学,还是去美国受教育好。

说到老人,说到自然环境,我就不再分析了。

多回国多回家看看老人吧,年轻人奔波点就是了,有钱的坐个飞机,倒几小时车;

想省钱的就坐火车倒地铁倒公车。

要说把老人接到香港,还真是会让老人折寿,反正我爸妈去了一次香港,说再也不会去了!

虽然也是中国的地盘,可是遍地广东话,跟在美国没啥区别,还是异国他乡的感觉;

说到环境,他们说在家房子那么大,来这边挤什么劲呀,也没地方散步做运动。

说实话,在香港,也无法提供他们住的地方,更别说住的好了。

对于香港,我吃了不少苦,可能之前在大陆,住惯了大房子(虽然不一定装修得富丽堂皇),吃惯了地方宽敞的饭店,我的言评价有点偏激。

不过对于一个好不容易逃离的人来说,我还是奉劝能留美国,先留美国吧,回去了再回来就难了。

总不能回去做了AP过来再做posdoc?

今天一打开bbs,被吓到了,帖子上十大了,有点小开心、小欣慰自己的劳动,但又有一种莫名的压力和责任感。

第一次发文,看到大家支持的或者质疑的评论,我的心情也在翻滚,呵呵,心理素质差:

(在写新加坡和大陆之前,对于一些热点讨论话题,我想先解释一下。

首先,我不是土博。

这个申明不是说我也像一些朋友“歧视”土博,土博也有牛人,去年不是还有一个浙大土博直接来美作AP了吗?

每个圈子都有一小部分人是很成功的,但相反,树大有枯枝,很难讲谁更winner,谁更loser,平常心对待每个人才是对自己和别人有益的。

我也不是70初,呵呵,大家猜不到我是80

初的吧?

但实际上,我的心理年龄说不定有时候会达到

70

初,喜欢田园生活、自由自在,有时候也带点80后的冲动。

大陆名校(不够自谦,但不是bso)本科毕业,新加坡1年

半master,香港2年半phd,美国3年phd,这一路上,我秉持着风向星座的冒险精神折腾过来,回头翻这些毕业证书,说不出什么滋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就像做了几场梦,断断续续,梦醒了接着梦。

对于美国的评论,我可能真是见识不广。

因为之前的经历,让我更珍惜在美国读博士的机会,我几乎没有去旅游过(除了开会),平时的运动就是散步或者跑步往返学校。

听说有一些偏远地区和大城市的大学,生活并没有那么乐观,压力也不小。

可能是因为我呆的学校真是环境优美,接触到的中国导师虽然说有点push

(很是感激),但很愿意与我们分享人生经历和感触,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幸福生活,使我更加勤奋。

在美能够3年phd毕业,一来是自己前面phd的积累,二来真是要感谢美国得天独厚的生活资源,让我平和而又满足地做研究,效率比之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