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 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 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辅导孩子学数学练习题 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比较时,除了进行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的比较外,还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
总之,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让孩子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问孩子:
图画的是什么?
让孩子先看图说话。
小兔们在盖房子,小猪们来帮忙,可追问:
你从哪里看出来?
房子上挂着的小兔的头像,是小兔的家。
小猪乐于助人,值得我们学习,教育孩子与同学要互相帮助,要乐于助人。
房前的桌子上摆着水果,有苹果,有萝卜,周围有4个凳子,小兔准备招待客人(小猪),他们真热情。
蜿蜒的小河前房前绕过,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
孩子年龄小,语言能力有限,能用短句来说就行了,但要力求把事情说清楚。
观察小兔。
问孩子:
“图中有几只小兔?
”再问:
“每只小兔搬几块砖?
”1只小兔搬1块砖,4只小兔搬4块砖。
书上把这种情况用第6页左下图表示出来,小兔和砖之间用小圆点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
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让孩子指着课文的内容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用笔在“同样多”作下划线。
也可以让孩子边回答边摆学具,先将图中的4只小兔复制下来,再逐一将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1块砖,都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向孩子说明:
1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把摆出的学具与课本进行比较,最后让孩子指着课文的内容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用笔在“同样多”作下划线。
观察小猪(辅导方法可参考“小兔”部分)。
图上有3只小猪,1只小猪对1根木头,地上还有一根木头,木头有多余,而小猪没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
把这种情况表示出来,如第7页的左下图。
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让孩子在“多”、“少”字下面划线。
识记“多”“少”字形。
“多”“少”一开始学数学就要用上了,语文课认识这俩字要到入学的后半学期,比数学课迟得多。
所以,在这里要让孩子识记“多”“少”。
上下两部分写法相同,夕夕多;
少,小字下面再去一撇,小“丿”少。
也可让孩子练习写这两个字。
多向比较。
1.图中有几个苹果?
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
1只小兔吃1个苹果够不够?
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
得出:
小猪的只数和苹果的个数同样多;
小兔的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苹果的个数比小兔的只数少。
2.图中有几个萝卜?
1只小猪吃1个萝卜,够不够?
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
让孩子用“同样多”、“多”、“少”说话。
最后得出:
1只小猪够吃1个苹果,1只小兔够吃1个萝卜。
3.图中有几个凳子?
与小兔、小猪比较,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
4.小兔与小猪比较,小兔与小鱼比较,小猪与小鱼比较,结果怎样?
“做一做”,第1题,是“同样多”的操作活动。
先摆了其中一种学具,说它的数量,一一对应摆出另一种学具,孩子比较完后,应说说比较的结果。
如“梨和苹果同样多”等等。
操作的学具不一定非得是书上出示的,可以是其他学具,只要比较的两种东西是同样多就行。
第2题,是“比多少”的操作活动。
这里不限制比较的方法,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
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凭直觉等等。
习题解析
第1题,小猴比小猫多,在小猴的后面画√;
小狗比骨头少,在小狗的后面画√。
左右两幅图都是按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左图多的在上面,右图少的在上面。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理解“多”、“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
第2题,小鸡比小鸭少,在小鸡的后面画√。
有两行排列均匀的动物,第一行的第一只鸡与第二行的第一只鸭是上下对齐的,第一行的最后一只鸡和第二行的最后一只鸭也是上下对齐的,但第一行有6只鸡,第二行有7只鸭。
让孩子通过观察,看到两行中的动物虽然排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排的密一些的比稀一些的多,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第3题,右边盒子的蛋糕比左边的少,在右边的盒子下面画√。
比较蛋糕的多少,这里没有按上下排列一一对应的方式摆放,而是把蛋糕装在大小相同的两个盒子里。
盒子有两格,每格可以放5块蛋糕。
左边一盒有一格已经摆满了,另外一格放了2块,右边一盒没放满的一格只有1块,这样可以使孩子通过观察直观地判断出多少。
第4题,有一串珠子,1颗黄珠1颗红珠相间地排列着,一共有4颗红珠,5颗黄珠,让孩子判断哪种珠子多画√。
这道题,可以用配对的方法进行比较,1颗黄珠和1颗红珠是1对,到最后剩下1颗黄珠,说明黄珠多,在黄珠的后面。
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教材不加限制。
这样的练习形式比较新颖,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在辅导时,要先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家长在一旁观察其思考过程,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还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或者凭直觉思考。
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用多种方法进行思考,问问孩子还有没有别的思考方法。
第3课时 比长短 比高矮
编著
课本第9~10页,第12~13页练习一第5~8页。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
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
因此,课本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进行学习。
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第9页的主题图是一个观察操作活动。
有两个同学把纸条平放在桌上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有三个同学把铅笔戳在桌上进行比较。
接着,比较两个铅笔的长度,得出“长”、“短”的概念。
第10页的主题图是一个比身高的活动。
同学们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如直接比的方法,作记号比身高的方法等。
打开课本,让孩子说一说比长短的图意。
比纸条。
有两个同学拿出4根纸条比长短,引导孩子指着图上的纸条说,第一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四根长;
反过来,第四根纸条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
也可以说,第一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
……。
还可以任意选择两根纸条比长短。
比铅笔。
有三个同学拿出3根铅笔比长短,让孩子自己说比较结果。
建立概念。
比较两根铅笔,第一根长,第二根短。
在“长”、“短”字作记号。
让孩子指着这俩字读几遍,记住字形。
指导孩子书写“长”、“短”。
“做一做”,图中有各种活动,两个同学比两臂伸平后的长度,两个同学比绳子,家长和同学比手掌,一个同学自己比两只手掌,得出一样长的结论。
在孩子知道物品有长有短之后,再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孩子可能会说出一些不同的方法:
①看出来的。
②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戳在桌上(或手上)比出来的。
③把两根绳(红、绿色)拉直,发现红的两头都比绿的两头短,判断出绿的长……。
不管孩子用哪种方法,只要有道理,我们都应给予肯定。
家长要学会听孩子说,孩子的话没说完,大人不能打断,也不能随意插话,哪怕是孩子说错了。
孩子的说话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更重要的,不可打断他人说话是一种文明礼貌。
让孩子说比高矮的图意。
两个同学比高矮,另一个同学在做裁判,左边的同学高,右边的同学矮。
他们在直接比。
还有两个同学也在比高矮,他们用作记号的方法进行比较,男生比女生高,女生比男生矮。
识记“高”、“矮”字形。
在课文中对“高”、“矮”字作记号。
指导孩子书写“高”、“矮”。
“做一做”,是一个排队活动。
通过排队,看谁最高,谁最矮,再说一说谁高,谁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高矮是比较得出的结果。
让孩子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在这里也可以做个全家总动员,大家一起来排队,由孩子做指挥员,在实际活动中比高矮。
第5题,第二根铅笔最长,在它的后面画√。
要比较的几种东西下面衬着方格,它们有的是一端对齐的,为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提供条件。
第6题,蛇比鳄鱼长,在它的后面画√。
这道题,在判断时,运用了简单的推理:
因为蛇和鳄鱼的头尾是对齐的,蛇的身子是卷曲的,如果蛇把身子伸直肯定比鳄鱼长,也就是鳄鱼比蛇短。
第7题,鹿最高,在它的后面画√。
这是一道联系孩子生活实际的题。
孩子一般都喜欢动物,对一些常见的动物的高矮都有一些常识,通过判断图中的三种动物的高矮,可以巩固这些常识。
第8题,左边的同学高,可在他的脚下画√;
右边同学摆的木块高,可在它摆的下面画√。
孩子独立完成练习后,家长可与他多交流,让他把学会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
拓展与提高
1.第5题,还可问:
最短的物体是什么?
两者比较,谁长,谁短?
特别是要有意识与数据结合,如削笔刀长4格,橡皮长2格,削笔刀比橡皮长,橡皮比削笔刀短;
削笔刀长4格,铅笔长7格,削笔刀比铅笔短,铅笔比削笔刀长;
2.家长与孩子一起比跳远,认识“远”、“近”。
3.拿两个书比较,认识“厚”、“薄”。
第4课时 练习课
第13页练习一第9题。
加深对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认识,提高比较能力。
第9题安排了三组活动。
第一组是比高矮的,左图两个男生一样高,一男生踮着脚,女生问他:
这样比对吗?
变成右图后,两个男生比出高矮。
通过观察孩子不仅可以加深对“高”、“矮”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第二组,这是一个借助纸条比课桌和讲台桌长短的活动。
教室里,课桌和讲台桌比长短,它们不能直接比,可以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间接的进行比较,用纸条先和课桌比,这是左图,用纸条再和讲台桌比,这是右图。
和课桌比,在和课桌一样长的纸条上做一个记号;
和讲台桌比,在和讲台桌一样长的纸条上再做另一个记号。
所以,课桌比讲台桌短,讲台桌比课桌长。
通过活动,孩子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第三组是一个有趣的猜长短的游戏。
本题的三组活动只是为组织长度比较的活动提供一个线索,辅导孩子学习时不必拘泥于此,如第二组,利用纸条间接比长短,除了比课桌和讲台,还可以比自己家里的家具,也可以比孩子的腰围和头围,比爸爸和妈妈的头围等等。
总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颖、有趣、操作性强的活动。
另外,第一组和第三组活动都指向比高矮、比长短的方法,联系性比较强,可以继续学。
第二组间接比长短,为以后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作知识准备,由于间接比的难度加大了许多,孩子可能难于接受,同时因为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家长在辅导时要与孩子合作完成,把它放到最后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练习。
建立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