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4396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4 北师大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

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3、相关资料 

《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所谓“赋” 

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比” 

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

《诗经》中的“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尤其是重点字词,句式,文章大体翻译。

三、课文检查重点(串讲课文时,需重点强调的知识点) 

(一) 

重点词句 

1.通假字 

(1) 

岁亦莫止( 

) 

(2) 

彼尔维何( 

(3) 

维常之华( 

(4) 

彼路斯何( 

(5) 

象弭鱼服( 

(6) 

(xian)狁孔棘( 

2.词类活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动词,雨雪犹“落雪”。

3.古今异义 

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

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4.一词多义 

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

薇亦作止。

②开始。

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子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止:

①语尾助词。

岁亦莫止。

②脚,足。

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⑥副词,仅,止。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载:

①记录,记载。

史载田横事。

②年。

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靡:

①浪费。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引申为不。

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

左右皆靡。

烈:

①火势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引申为放火烧,如:

益烈山泽而焚之。

又引申为猛烈。

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

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

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

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7) 

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

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

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8) 

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

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

孔武有力。

③大。

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9) 

华:

①同“花”。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

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

华服丽人。

④繁华。

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

物华天宝。

⑥敬辞。

华诞,华居。

(10) 

思:

①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

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祝词,无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1) 

戒:

①防备,警戒。

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

观往事以自戒。

③戒除。

少只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12) 

雨:

①众多。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

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

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描写久戍边防的士兵生活及其归途中感悟伤时的诗。

全诗采用倒叙的写法,既通过戍卒的回忆和追述,来刻画戍卒急欲回家和继续在外抗敌的矛盾心。

一边是温暖的家,一边是受外族入侵的国家,家难以舍弃,国也要保卫,战士的心理就是这么矛盾。

家当然要,但国也要,两者都要,这样全部的辛苦和苦痛就落在了战士心上。

《采薇》就把战士们的这种辛苦和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诗中也流露出了对统治者愤怒不平的情绪和士卒不可言喻的伤感。

最后一章,把一个戍卒久役归来的悲喜交集的“今”“昔”之感,和盘托出,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三)课文分析 

句段详解 

第一章写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讨伐yan狁,而离家远戍在外,前两句用了“兴”的手法,后四句交待了自己的抛家舍业,不得休息的原因。

第二章写守边战士居无定所,与家人音问隔绝,以及种种饥渴劳苦之状。

写出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辛和对家的眷恋。

第三章写戍卒士兵度过了漫长的一年又一年。

第五六句,写周王朝兵役繁重,服役没有尽头,最后两句,表达了戍卒对统治者不体恤士卒的不满。

第四章追述戍守时紧张劳苦的生活。

前两句以常棣花为兴,后两句转到对战车的描写,最后两句写战事频繁,反映了戍守者的劳苦和艰险。

第五章,主要写军容之盛,器械之精,前两句写战马之肥壮,后两句写战车之作用。

五六两句写战士们严阵以待,严防敌人。

第六章,写士卒们归途抚今追昔,因痛定思痛更加悲伤。

前两句写回忆之景,后两句写眼前之景,五六两句写回家路上行军的艰难,最后两句写自己内心的悲伤。

附板书 

第一章:

写离家远戍在外的原因¬

¬

——总写:

回忆倒叙 

第二、三章:

写戍卒守无定所及种种饥渴劳苦之状 

详写戍卒 

第四、五章:

写戍卒紧张劳苦的生活 

种种情形 

追叙 

第六章:

写士卒归途抚今追昔————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回到现实 

(五)写作特点(结合学生在初中学过的 

《关雎》,《蒹葭》来介绍) 

1.综合运用多种叙述方法,第一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刻画了戍卒急欲回家和继续在外抗敌的矛盾心态,接下去追叙了种种饥渴劳累,紧张辛酸的生活情态。

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回忆,全诗虽用多种叙述方法,但条理清晰。

2.采用了“兴”的抒情方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兴句,的确与诗的主题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但兴句为全文定下了一种情调,烘托出了一种气氛,让诗好像涂上一种“清幽”的色彩。

特别是通过“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的变化,让情调一步步发生变化,暗示出战士的命运也一点点发生变化,最后终于可以回家了。

3.巧用叠字叠句,或抒忧愤感情,或描摹事物状态,或绘自然景物的特征,都非常准确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声调和谐,增添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三、背诵课文 

教后感言: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小雅采薇》教案(5)北师大版必修2

《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1、《诗经》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民歌。

风的主题主要是:

爱情+战争+劳动……

其中“风”又可分为卫、郑、秦、陈、桧、齐、曹、邶、唐、周南、召南等15国风,共160篇,是各诸侯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各国国情不同,民歌的风格呢,也有区别。

比如郑风,它歌唱爱情,就比别的国家要大胆,要放肆(郑风淫)。

“雅”——宫廷乐曲。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雅俗共赏)。

“雅”是西周王朝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大雅”一般用诸侯朝会,31篇,“小雅”一般用于贵族宴享,74篇。

“颂”——“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

篇,共40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2、《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

(1)赋是“铺陈其事”,即直接的叙事和抒发感情。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关于“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初中就学过。

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即譬喻和比拟。

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3)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用别的事物作为开头,再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它更具艺术感染力。

如初中学过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