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3949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专题一地球和地图文档格式.docx

(所有纬线之间都相互)

沿着一纬线走(能或不能回到原点

(所有经线相交于两极点)

沿着一经线走(能或不能回到原点

长度特征

长度不相等(最长,向南北两极成点)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方向

经线指示方向

度数起点确定依据

纬线(又叫),是长度、度数的纬线圈

经线(又叫)经过英国伦敦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度数划分

→°

→°

度数变化规律

由赤道(0°

纬线)向南、向北各增大到°

自本初子午线(0°

经线)向东、向西各增大到°

度数代号

赤道以南为,记作“”

赤道以北为,记作“”

经线以东为,记作“”

经线以西为,记作“”

注意书写

°

纬线度数后不加任何符号,其余都要在度数后加“N”或“S”

和°

经线度数后不加任何符号,其余都要加“E”或“W”

半球划分

是半球和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南半球

它还是南纬“S”和北纬“N”分界线。

°

E东半球和西半球分界线20°

W以东半球,以西半球160°

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判断任意一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的依据

※下面的规律请你一定要记住并会使用哦!

1、在经纬网上判断南北纬(S/N)、东西经(E/W)时:

①纬度:

由下至上,大北纬(N),小南纬(S)

〔度数逐渐变大为,逐渐变小为〕

经度:

由左至右,大东经(E),小西经(W)

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点的位置必须有一组经纬

数据构成:

(___N或S,___E或W)

例:

B(10°

N,30°

E)、C(0°

)点

2、判断一个点所在半球位置的依据:

①南、北半球判断——纬度是北纬N的就在半球;

纬度是南纬S的就在半球。

②东、西半球的判断——

1.经度<°

,无论东西经,都是东半球;

2.经度>°

,无论东西经,都在西半球;

3.20°

~160°

,东经在半球,西经在半球;

4.经度为20°

W和160°

E的点,既东半球,也西半球。

5.20°

E在东半球;

160°

W在西半球

例如:

A(15°

W,30°

N),经度是15°

W,小于20°

,所以A点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纬度是30°

N,所以在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三、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运动方向

(北逆南顺)

周期

(24小时)

旋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交替、时间差异

变化、昼夜变化

1、五带的划分依据: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五带

纬度范围

太阳光照射特点

气候特征

北寒带

北极圈以内(N~N)

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

北温带

北极圈至北回归线之间(23.5°

N~66.5°

N)

极昼/夜,无直射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N~0°

~23.5°

S)

太阳直射现象

南温带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S~S)

无极昼/夜,无直射

四季分明

南寒带

南极圈以内(66.5°

S~90°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寒冷

※※:

纬度,无直射现象

(温带、寒带)

纬度,一年有一次直射现象

(南北回归线上)

纬度,一年有次直射

带)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所在运行轨道的四个特殊位置及出现的现象:

二分二至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

南半球

备注

昼夜长短

春分日

月日前后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赤道上终年昼夜。

例:

四、地图

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①公式为:

比例尺=距离∕距离(比例尺总小于1)

线段式:

三者表示的

②比例尺表示方式数字式:

1︰5000000或是同一个比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例尺

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图幅大小相同: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范围,内容);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下,左右)

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指示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之分;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之分。

※※不同经线也不同纬线的两点,相互关系为

西北、东北、东南、西南

※※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朝,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朝。

2、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要求在地形图中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

※注:

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

数值小,海拔低

等高线越密集(等高线间距小),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间距大),坡度越缓。

山顶—等高线呈闭合状,对(洼地---等高线呈闭合状,

数值比/盆地)数值

等高线由高处等高线由低处

向低处凸出向高处凸出

(低“脊”)(高“谷”)

部——一对等高线的中间部位——多条等高线的重叠处

等高距:

相邻等高线的差(上图等高距是米)

——要求会估算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0m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分层设色地形图——要求在地形图中识别五种地形的类型

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低于米,为色)

※※图——能直观的表示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专题二世界地理部分(第二章——第五章)

(一)陆地和海洋(第二章)

一、世界海陆分布

1、全球海陆面积比例:

七分(71%),三分(29%)

2、世界海陆分布特点——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

却是一片;

海洋大多在南半球,

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

无论

怎样把地球分成大小相同的两个半球,

始终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七大洲:

大陆和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

“,”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洋、洋、洋、洋。

海是洋的边缘部分。

5、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

山—河—海—山脉—黑海—海峡

(、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

(2)亚洲与非洲:

运河(是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

(3)亚洲与北美洲:

海峡

(4)北美洲与南美洲:

运河(巴拿马是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

(5)北美洲与欧洲:

丹麦海峡(6)南美洲和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6、: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岛(属于北美洲)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洲;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洲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半岛(属于亚洲)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群岛(属于亚洲)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洋;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洋

二、板块运动

1、海陆变迁的原因:

(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

(台湾海峡的形成)

以及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2、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提出的

(2)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碰撞挤压运动(形成、缩小等)和张裂运动(形成和新的海洋))之中,板块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

特别注意:

1、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及澳大利亚位于板块上。

2、会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

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日本地震(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或位于地震带)等;

我国5.12汶川地震原因:

位于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二)天气与气候(第三章)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及联系: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征

1、时间 

 

2、

1、时间2、比较

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2、天气预报图

(1)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色表示陆地,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浓说明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2)天气符号图: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3)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