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3864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发展目标,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资源共享、应用融合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研究性、示范性应用,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智慧校园,引领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

二、建设原则

坚持开放多元。

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不同区域不同学校要广泛学习吸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教育应用创新,形成新方法、新流程、新结构,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政府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坚持融合创新。

要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智慧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应用驱动的基本原则,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目标,从信息化应用需求出发,整体规划、有序实施,通过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校园。

坚持区域推进。

智慧校园建设要与当地智慧城市和社会整体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总体规划设计智慧校园基本要求,通过研究、试点和示范引领,促进区域内学校的合作,具有通用流程、高度共享需求的应用系统,采用教育云公共服务模式,具有校本特色的平台系统,采用自建模式,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

分值分配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分)

一、师生发展(30分)

学生发展

15

教师发展

二、应用融合(60分)

管理应用

20

教学应用

25

应用服务

三、资源共享(40分)

建设模式

共享模式

四、基础支撑(40分)

基础设施

10

信息终端

8

多媒体教室

6

智慧教室

创新实验室

5

智能安防系统

五、组织保障(20分)

组织机构

机构人员

经费保障

7

六、特色创新(10分)

课题研究

2

特色应用

3

创新机制

创新成果

江苏省义务教育智慧校园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内容

学生发展(15分)

①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对生活、学习的重要性,能利用工具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信息、传递信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协作、知识建构、作品创作和知识创造。

②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终端设备,并掌握合适地选择技术工具,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③学生能通过个人空间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各种网络学习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等。

4

④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计算机、3D打印机等创造创客作品。

100%的学生有数字作品,5%以上的学生有创客作品。

⑤近两年内学生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获奖。

⑥能遵守网络文明礼仪,自觉尊重知识产权,不使用盗版软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1

教师发展(15分)

①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善用技术教学,善用技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

②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

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

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③能熟练应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

④有教师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刊物上发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有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奖。

①具有安全的校园门户网站,能对校内外公开信息,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日志管理等服务,并为智慧校园应用提供统一入口,门户信息及时更新。

㈠管理应用(25分)

②单点登录,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能将各种应用系统无缝集成。

③智慧校园平台拥有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研训、智慧展现与分析、互动智慧社区管理等应用系统,实施办公管理、教学管理、成绩与学分管理、图书与实验管理等应用。

各网络空间和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并与省、市区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及服务互联互通。

13

④面向学校管理层,设置数据分析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能及时动态提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数据,能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动态数据支撑的平台。

具有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习行为分析功能,为教师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具有基于大数据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功能,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㈡教学应用(30分)

①为教师提供专题性素材、知识点学习(探究)工具、学科编辑工具(自主研制微课)等多种形式的备课支撑平台,能将资源库、题库有机集成,支持与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融合。

具有备课结果的上传、浏览、查看、下载、统计、评价等功能,且能有机集成到教师网络空间中。

②积极开展智慧课堂研究,综合运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数字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等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

各学科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泛在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③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

应用交互式设备和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进行教学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

④注重教与学过程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及时精准反馈,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⑤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开通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

⑥以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帮助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系统,通过电子教材阅读、教学视频点播、作业下载等功能,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

㈢应用服务(5分)

用专用APP关注两种模式实现智能手机的免费接收信息,进行有效的家校互通,包括交流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等。

提供校内外科学、文化、艺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的信息发布功能。

定期开展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等课外活动,并发表相关报道或文章。

㈠建设模式(20分)

①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采用区域统建模式,通过江苏教育网实现省、市、县(区)教育资源中心互联互通,学校主要建设校本资源。

资源建设与“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同步推进。

资源平台无缝嵌入教师、学生空间,能实现资源个性化展示及定向推送等功能。

学校按照区域教育资源中心的技术标准及整体规划建设校本教育资源中心,并与区域教育资源中心无缝对接。

资源全面系统,内容涵盖学校全学科、全学段。

12

②教师个人空间是进入包括校本资源平台等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唯一入口。

资源平台的各类功能应能方便教师使用、鼓励教师共建共享资源。

③区域建有数字图书系统,支持数字图书与学校纸质图书管理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

有统一的信息门户网站,能实现用户统一查询、浏览数字图书资源和纸质图书简介,并支持移动阅读。

数字图书内容应包含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不同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图书馆各类资源每年应有更新,更新率与纸质图书更新率相匹配,能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师进修、学生成长的需要。

㈡共享模式(20分)

①教师100%能通过教师个人空间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使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50%的教师能运用远程教学系统开展远程互动教学,通过视频直播、远程互动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②学生个人空间嵌入学生远程学习平台,提供课程选修、在线学习、配套资源推送等功能,为探索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深度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支撑。

所有学科都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选修课程资源。

50%学生通过远程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深度学习,获取学习资源,并能与同学、老师开展远程互动,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③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对教师使用资源、共享资源均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资源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信息基础设施(10分)

①校园网能满足“智慧校园”管理、安全与教学等功能要求,接入江苏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有独立或共享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学校网络出口配置固定教育网IP地址。

②网络服务全覆盖,千兆以上带宽到楼宇,千兆带宽到桌面,拥有功能完备的网络运维管理平台。

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

③建有基于校园网络的数字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和数字会议系统。

信息终端(8分)

①学校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教科研业务部门至少配备1套含办公用电脑、打印机及其他日常工作所需的常用信息化终端设备,配备高速扫描仪,配备能支撑对全校学生成绩分析。

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购买服务。

②学生的移动学习终端数能足够支持学生学习;

教师数与教师使用终端比例不低于1:

1,拥有支撑移动学习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

③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等)至少配备一套为全体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的公用终端(如触控一体多媒体服务终端等)。

校内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