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83840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章34-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资料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1.主要空域类型,飞行情报区:

为实现安全飞行和有效飞行而提供咨询及有用资料服务的区域。

管制区:

提供空中交通管制的服务范围。

特殊区域:

危险区、限制区、禁止区放油区:

主要目的是放掉多余燃油,使飞机着陆时不超过最大允许着陆重量,对飞机不造成结构性损伤。

香港飞行情报区,

(1)飞行情报区,我国飞行情报区,飞行情报区内的飞行情报工作由该区飞行情报部门承担或由指定的单位负责,如区域管制中心。

(2)管制区,国际上按照是否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把空域分成管制空域和非管制空域。

国际民航组织(ICAO)把管制空域分为:

A、B、C、D、E类;

把非管制空域分为:

F、G类。

美国的空域结构,空域的使用美国的空域结构,我国空域一律实行管制空域,划分为民航管制空域和军事管制空域。

民航管制空域包括机场区、主要航路的航路区。

我国民航管制空域划分为A、B、C、D四类。

我国管制区,我国管制区,我国的管制空域,

(2)我国管制区,(3)特殊空域,1禁区:

一个国家的陆地或领海上空划定的禁止航空器飞行的空域范围。

(P)2限制区:

一个国家的陆地或领海上空根据某些规定条件而划定的限制航空器飞行的空域范围。

(R)3危险区:

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此空域中可能存在对飞行有危险的活动而划定的空域范围。

(D),特殊空域,国家某些单位为了政治、军事或科学试验的需要,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划设一定的区域,限制或禁止民用航空器进入。

(1)航路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效率,空域管理机构为飞行密集的航线划设具有一定宽度的保护区,并配备必要的导航设备,为在该航线上航行的航空器提供准确、连续和可靠的引导,保证航空器偏出保护区之外的概率在既定的安全目标值之下,这种以走廊形式划设的配备无线电导航设备的管制区或其一部分称为航路。

(4)航路和航线,

(2)航线航线:

航空器从地球表面上一点飞到另一点,需要在这两点之间规划一条飞行路线,这条路线就是航线。

固定航线:

满足定期航班需要而尚未建立航路的航线。

非固定航线(临时航线):

由于临时性的航空运输或通用航空飞行的需要,在航路和固定航线之外飞行的航线。

航路和航线,国际航线地区航线(港、澳、台)国内干线航线:

跨越3个(含)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航线:

相邻的两个省或本省内,提高空域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提高时间利用率提高空间利用率改善管制空域的衔接状况主要内容包括:

航线、航路、进离场航线等的设计和优化,如何有效利用空域资源,空域容量与安全评估空域安全评估空域容量评估垂直碰撞风险模型(CRM),空域规划技术,提高空域利用效率的技术:

缩小垂直间隔ReducedVerticalSeparationMinimumRVSM缩小水平间隔区域导航RegionalNavigationRNAV实施雷达管制空域安全性和容量评估,空域规划技术,缩小垂直间隔,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Over5,000aircraftoperatingatthesametimeintheU.S.,空中交通流量管理,Overload!

我国现行流量管理机构,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航空器数量增加飞行密度增大资源竞争加剧出现交通拥塞为确保安全、缓解拥塞、提高效率需要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AirTrafficFlowManagement),一般来讲,ATFM是指科学地安排空中交通量,即充分利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可用容量,使得空中交通安全、高效、有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ATFM的定义和目的,目的是当某个时间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飞行流量超出或者将要超出其能力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节,保证空中交通量最佳的流入或通过相应的空域,达到对机场和空域容量的最大利用率。

流量管理的分类,先期流量管理不迟于飞行前一日进行飞行前流量管理航空器开车、起飞前实时流量管理飞行过程中,流量管理的原则,以先期流量管理和飞行前流量管理为主,实时流量管理为辅飞行前采取措施为主,飞行中采取措施为辅航空器地面等待为主,航空器空中等待为辅,一、由空中交通管制员直接通过流量控制策略直接对空中交通流量进行控制,使流量与容量匹配。

2.ATFM的方法和手段,高度调整(AltitudeAdjustment)航迹间隔(Mile-in-trail/Minutes-in-trail)速度控制(SpeedControl)过点控制(Fixbalancing)空中等待(AirborneHolding)进近排序程序(SequencingProgram)地面等待程序(GroundDelayProgram,GDP)地面停止程序(GroundStopProgram)恶劣天气避让计划(SevereWeatherAvoidancePlan),二、由各相关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机构协调实施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程序。

2.ATFM的方法和手段,各公司在制定班期时刻表报民航局批准前,事先应征得有关管制室的同意妥善安排非定期航班的飞行时刻限制开车、滑行、起飞时刻限制进入管制区或者通过某导航设备上空的时刻限制到达着陆站的时刻安排航空器等待改航,三、提高空管系统容量增加空中航线,修改空域结构等。

从宏观上使飞行流量更加合理作出终端区增加系统容量的规划,以便能满足多个用户预计的活动需求。

在有关国家之间加快管制协调、管制移交和管制边界等内容的谈判,力促协议尽快达成。

在有关单位之间,制定好的程序,改善流量。

为了最大程度地挖掘、利用机场跑道的容量,在兼顾到航空公司最佳下降航迹的情况下,设计出便于飞行的程序。

新建/扩建机场(对滑行道和跑道重新设计,如在流量大的机场建立起平行不相关跑道,建立快捷的滑行和联络道,实现最快的进、离场飞行)、改善硬件设备环境,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