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381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doc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浮力

一、选择题

(91年第一届)4.体积为0.05米的救生圈重100牛顿,体重为400牛顿的人使用这个救生圈,则()

A.人或圈可以部分露出水面。

B.人和圈没入水中后可以悬浮在水中。

C.人和圈会沉没下去D.要做出正确判断,还需知道人的体积。

答案:

A

(91年第一届)4.一杯浓桔子汁加入了冰块后刚好不会溢出。

如果冰块完全熔解,杯中桔汁()

A.将会溢出B.液面将会下降C.仍然刚好不会溢出

答案:

A

(93第三届)13.图7所示,水中有甲、乙两支密度计,水面与甲的最上端刻度齐,与乙的最下端刻度齐,在回答“测牛奶的密度应该用哪支密度计?

”这个问题时,一位同学用到了以下7句话:

(1)把密度计放入牛奶中它会漂浮在液面上:

(2)密度计漂浮在任何液体的液面上时,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都与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相等;

(3)牛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4)一定体积的牛奶受到的重力大于同体积的水重;

(5)密度计排开较小体积的牛奶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浮力;

(6)密度计漂浮在牛奶中的位置要比在水中的位置高一些;

(7)应该选用密度计甲。

这些话中有的是多余的,采用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把问题讲得既精练又准确?

[]

A.

(1)

(2)(3)(4)(6)(7) B.

(2)(3)(5)(6)(7)C.

(2)(3)(5)(6) D.

(2)(3)(4)(7)

答案:

B

(94第四届)4.有四种飞行器:

(l)直升飞机;

(2)飞艇;(3)热气球;(4)滑翔机。

其中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是 []

A.

(1)和(4)。

B.

(2)和(3)。

 C.

(1)和(3)。

D.

(2)和(4)。

答案:

B

(94第四届复)4.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脚不痛。

因人越来越轻B.脚越来越痛。

因人越来越重

C.脚不痛。

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D.脚越来越痛。

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答案:

D

(96第六届)12.如图3,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

待这些冰块全部熔化后, []

A.将有水从烧杯中溢出B.不会有水从烧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烧杯中水面会下降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

答案:

B

(97第七届)4.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是:

[]

A.飞艇 B.直升机   C.滑翔机D.火箭

答案:

A

(99第九届复)1.水糟内有盐水,盐水上漂浮着一块冰(ρ冰=O.9×103千克/米3).这块冰全部溶化后,水糟的液面()

A.仍保持不变B.将下降C.将上升D.无法判断

答案:

C

二、填空题

(91年第一届)2.北京观象台每天四次放出气象探空气球。

气球所载仪器及球皮的总质量为2.7千克,球内所充气体为氢气,已知氢气球的密度为0.09千克/米3,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

为使这样的气球升空,球内所充氢气的体积至少应为米3。

答案:

2.25

(91年第一届)3.用铜线绕在木筷的一端可以制成一个密度计。

把这样的密度计先后放在A、B两种液体中,它的位置如图所示,密度大的是种液体。

如果把这支密度计放在比A、B两种液体密度更小的C种液体中,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比在A、B两种液体中更。

答案:

B,少

(94第四届复)2.一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冰完全溶解后,杯中水面高度将______;碗中水面木板上放一石块,石块掉入水中被水淹没,水面高度将______。

答案:

不变;下降。

(95第五届)2.儿童练习游泳时穿的一种“救生衣”实质是将泡沫塑料包缝在背心上。

使用时,穿上这种“救生衣”,泡沫塑料位于人的胸部。

为确保人的安全,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儿童的体重约为300牛,人的密度约为l.06×103千克/米3,人的头部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泡沫塑料的密度约为10千克/米3,则此儿童使用的“救生衣”的最小体积为______。

答案:

4.67×10-2米3

(97第七届)8.1978年夏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工作者曾乘坐容积为3.3万立方米的充氦气球升入高空。

如果气球本身所受的重力(不包括里面的氦气)是它在低空所受浮力的1/4,气球在低空飞行时可吊起最重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千克。

(常温时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密度是1.29千克/米3,氦气的密度是0.18千克/米3)

答案:

2.6×104

(97第七届复)14.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将天平制动,再把一实心物体A放入左盘盛满水的溢杯中(溢出的水将落在盘外的杯中),待物块在水中稳定后,再松开制动观察天平,若物块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天平将会________,若物块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天平将会___________。

答案:

失去平衡,左盘下降;保持平衡

(98第八届)4.某地质勘探队将设备装在木筏上渡河,若不载货物,人和木筏共重为G,木筏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木筏总体积的1/3,则此木筏的载货重至多为________。

答案:

G/2

(99第九届)3.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

质量为60千克的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约是___牛。

答案:

0.76。

答案在0.757至0.774之间都给分

(99第九届复)4.有一空心球,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部分占整个球体体积的1/3;若把球的空心部分充满水,则它可悬浮于水中的任一位置.此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与整个球体体积之比是.

答案:

1:

3

三、实验题

(01第十一届)3.(4分)节日里氢气球飘向高空,越来越小,逐渐看不见了。

设想,气球最后可能会怎样。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预言,并说明理由。

答案:

有两种可能。

一是因为高空中的气体逐渐稀薄,压强降低,气球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不断膨胀,最后“爆炸”破裂。

另一是因高空的空气较稀薄,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气球上升的速度最大.然后,浮力小于重力,气球开始向上做减速运动.在气球的速度为零之后,又加速下落,浮力逐渐变大,当气球通过浮力等于重力的位置后,浮力大于重力,气球开始作向下的减速运动.在气球的速度减为零之后,又开始加速上升.如此反复,气球将在浮力等于重力这一特殊位置附近上、下往复运动.

(04第十四届)2.(4分)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几条“载重线”。

轮船满载时,水面不能超过规定的载重线。

如图5所示为一艘远洋轮船及载重线的示意图,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一下这种标识说明了什么?

图5

答案:

不同海域的海水的密度不一样,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比印度洋的密度大

(10第二十届)2.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使用的是国产“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如图7所示)。

该车车厢内部设有独特的空气调节系统,夏天送冷风时,车顶中部和下部的送风量之比约为3:

1;冬天送热风时,车顶中部和下部的送风量之比约为1:

3.这样送出的风平和、均匀,保障车厢各处温度适宜。

请定性解释采用这种送风比例设计的原因。

答案:

有两个要点:

(1)温度低的空气密度大,冷风从车顶吹进来后,快速下沉,结合窗口送风可使整个车箱温度很快均匀降低。

(2)温度高的空气密度小,热风从下部吹进来后,快速上升,结合车顶送风可使整个车箱温度很快均匀升高。

四、计算题

(93第三届)五、(7分)图10为一种设计中的牲畜饮水用自动装置。

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的出水口,一旦饮水槽水位下降,浮子受到的浮力减小,水就从小箱流入饮水槽。

设计中水箱水位最高为60cm,水箱出水口直径是6cm,底盖A及竖杆B的总质量是420g,浮子D的质量是580g,体积是2dm3,横杆C的质量可以忽略。

通过计算说明,这个自动装置在水箱蓄满水时不能正常工作。

答案:

如图13所示,作用于底盖、竖杆和浮子的力有:

向上的浮力:

F浮=ρVg=103×2×10-3×9.8=19.6(牛)

向下的总重力:

G总=(0.42+0.58)×9.8=9.8(牛)

水箱的水向下的压力:

F压=ρghS=103×9.8×0.6×3.14×0.032=16.6(牛)

∵向下的力的总和F向下=G总+F压=26.4牛>F浮

∴底盖A将下移,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99第九届复B)二、(10分)小明用薄玻璃管做了一个液体密度计,他先把管的下端密封,装入少许铅粒,然后竖直放入水中,在水的位置做个刻度,标为1.0。

这个刻度的单位是什么?

如果再设法做出其它刻度,较大的刻度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

管中为什么要放入铅粒?

如果不放入铅粒,对这种物质的密度有什么要求?

答案:

1.0的单位是g/cm3,较大的刻度在下面。

管中放入铅粒是为了使管能直立在液体中,如果不放铅粒而放别的颗粒,这种物质的密度越大越好。

(02第十二届)五、(8分)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密度计。

将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5cm,再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4.5cm。

如果所用铅丝的体积很小,可以忽略,小明测得的盐水密度是多少?

答案:

1.14×103kg/m3

(02第十二届复)四、(14分)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

游泳时,人可以用呼吸控制人在水中的浮沉,这个事实说明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同。

即ρ人=ρ水

人的体积V人=m/ρ人=m/ρ水

人排开空气的体积:

V排空=V人=m/ρ水

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F=0.8N

(04第十四届复)一、(14分)1998年某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为了抗洪抢险,急需在20h内从甲地调运65t钢材到乙地,现仅剩下一艘满载时排水量为80t的货船,船身(包括船员)质量约17t,已知甲、乙两地的水路距离为80km,船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0km/h(不计水流速度)。

(1)请你设计一个完成此项任务的可行性方案;

(2)通过分析、计算,找出最佳方案,(刚才密度为7.9×103kg/m3)

答案:

(1) 设计方案:

根据问题中所给条件,又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可以把部分钢材放在船体外的水中,并设法将其“贴”在船体上.为防止船体发生倾斜,船体两侧所放置钢材的质量应该相等.

(2)最佳方案:

设放置在船体两侧钢材的质量为m,因船与船体外钢材组合的整体浮在水面上,故F浮=G,即F船浮+F外钢浮=G船+G钢

代入数据后F船浮=80×103kg×10N/kg=8×105N

F外钢浮=1×103kg/m3×10N/kg×(m/7.9×103kg/m3)

G船+G钢=(65+17)×103kg×10N/kg=8.2×105N

从以上各式求得m=15.8×103kg=15.8t

在这种极特殊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只能采用把至少15.8t钢材均分放置在船外两侧的水中且紧贴船体,经t=s/v=80km÷10km/h=8h即可送到乙地。

(04第十四届复)五、(16分)图3甲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

图3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