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竞赛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358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5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竞赛题.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竞赛题.doc

初二物理竞赛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

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2.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4.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5.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6.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沸点 C.凝固点 D.比热容

7.现在室内墙壁上悬挂着的温度计的示数为25℃.李霞同学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球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酒精会迅速蒸发.下列描述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T﹣﹣t图象中,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9.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冰花主要是水凝固而成的

②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而成

③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④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

A.ae B.ad C.bc D.bd

11.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射向地面,若将此光引向竖直向下的井里,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55° B.65° C.75° D.85°

12.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

13.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m/s向S靠近

14.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1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6.用厚度不计的玻璃制成一空气三棱镜,放置于水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底边ab的单色光线射向侧面ac,并从bc侧面射出,此时,光线将向(  )

A.向底边偏折 B.向顶角偏折

C.不发生偏折 D.与入射光线平行,但不共线

 

二.填空题(共10小题30分)

17.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h.

18.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  ,其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m/s.

19.小华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她观察到吉他演奏者在演奏时,不断用手按住弦的不同位置,她经过思考猜想:

弦的长短可以影响音调;除了弦的长短可以影响音调外,请你再写出两种影响弦音调的因素:

(1)  ;

(2)  .

20.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  ℃.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21.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你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两条):

(1)  ;

(2)  .

22.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物质在降温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判断此物质是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t=0起经过  min后该物质完全变为固体,在这个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需要  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  (选填“a”或“b”)

2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雪和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5.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

(2)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  ;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2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

 

三.解答题(共4小题22分)

27.“猴子望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小猴子看见水中月亮之后惊呼“月亮掉水里了”,惹得众猴子争相捞月.如图所示,小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小猴子看见的水中月亮,用点B表示,请你画出小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要求画出真实的位置(用点C表示),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8.小罗在湖边看到了奇怪的现象:

水中的鱼的附近有只小鸟,如图所示,A点是小罗眼睛所在的位置,B′点是看到的小鸟的虚像位置,C′点是看到的鱼的虚像位置.请在图中画出:

(1)小鸟的实际位置B;

(2)从鱼射入小罗眼中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9.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30.一位同学对变速运动产生了兴趣,他查阅资料后知道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开始时刻的速度和结束时刻的速度的平均.已知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时刻的速度为2m/s,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为s=2t+t2,则物体在4秒内运动的路程为  m,在第4秒末的速度为  m/s.

 

初二物理竞赛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解答】解:

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是向南运动的,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北运

动,则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不可能看到乙车向南运动,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