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275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如果要调查记录数据,都可以用什么方法?

3、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调查后需要干什么?

对,要整理一下数据,课前老师已经调查了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提供调查表)。

4、回顾整理数据应该注意的问题。

想一想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通过制图,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谈话:

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哪位同学来交流展示一下你绘制的统计图?

为什么这样绘制?

(有目的的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方法。

)3、比较辨析。

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哪种统计图更适合比较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为什么?

4、解决问题。

观察统计图,你认为选择哪项活动合适?

说说你的理由和建议。

5、整理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通过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引导学生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更直观形象的比较出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三)通过读图,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去参加活动之前,有两个同学的体温变化如下,请同学们看统计图。

(出示“我学会了吗?

”第2题)根据统计图思考两位同学的体温变化情况。

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对两位同学的体温有什么建议?

3、整理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通过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三、拓展练习,发展提高1、谈话:

第二实验小学对2003年入学学生五年中每年都平均身高记录如下。

(单位:

�M)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男生122128137143150女生123130139145154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出示未完成的“第二实验小学对2003年入学学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高变化统计图”。

)2、谈话:

谁来展示一下你制作的统计图?

说出为什么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由。

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谈话:

同学们,通过复习复式统计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教具: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

投影片;

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

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

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

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

面。

(教师板书:

面)教师: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有一条边。

这条边称为棱。

(板书:

棱)教师:

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尖。

相交的这点称为顶。

顶。

(2)教师: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

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

长方体:

面:

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

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

8个。

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个面相等;

第三步:

出示8个顶点。

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3)老师:

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

哪几个面?

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

)教师:

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

(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

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

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练习:

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第二个长方体与第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

(投影片)2.正方体特征。

(1)展示动画图像:

(或抽拉投影图)第一步:

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

第二步:

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

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

)(三)巩固反馈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

(投影片)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

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

3.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投影片)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2.作业:

教材P22练习五:

1,2,3。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的特征。

共分三个层次进行:

让学生通过感官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

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通过图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掌握长、宽、高。

第二部分教学正方体的特征。

共分两个层次进行:

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会看立体图;

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扳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

(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用具教具: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长方体有几个面?

学生:

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

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

学生讨论。

(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

把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

也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展开图折上)。

教师:

请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

指出相邻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

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教师:

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

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宽。

然后再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展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和宽。

(2)请同学们用新学的知识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例1(投影片)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厘米2硬纸板?

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

看看自己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能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2)试解下面的题。

例2(投影片)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一位同学板书:

32×

6=9×

6=54(厘米2)答:

它的表面积是54厘米2。

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

少一个面。

列式:

32×

5教师:

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练习:

课本P26做一做。

(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做本上。

)用学生投影片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新课教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