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第16单元素质升级检测6份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第16单元素质升级检测6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第16单元素质升级检测6份文档格式.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答案】 D(A阙:
què
;
B:
pí
n;
D衰:
shuā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杯投著 长风破浪 酌酒自宽
B.金屋妆成池苑依旧仙袂飘飘
C.楼阁玲珑宛转峨眉云栈萦纡
D.虚无缥渺为连理枝芷葺荷屋
【答案】 B(A著—箸;
C峨—娥;
D渺—缈)
3.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
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C.“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写诗人饮酒而内心得到宽慰,举起酒杯表示以后再也不歌行路之难。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答案】 C(C项,诗句是诗人借酒浇愁。
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
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近体诗是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高适、王维等。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
“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答案】 C(C项中高适属于边塞诗派,而非山水田园诗派)
二、(9分)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诗的首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的英雄形象。
B.项羽诗的二、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强烈感受:
失败是天时不利,战马不肯奋勇向前。
C.刘邦诗的首句,用象征手法,描绘平定黥布叛乱的大军凯旋时的自然环境。
D.刘邦诗的第二句叙述自己身登帝位,第三句抒情,表达了没有勇士守边的忧虑,有求贤之意。
【答案】 C(C项错在“象征”、描绘“自然环境”。
“象征”什么呢?
当然不是象征“平定黥布叛乱的大军凯旋时的自然环境”,而应该是如实地描绘“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自然环境,暗含着平定黥布叛乱)
6.对这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即兴之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内心真情的流露。
B.项诗是一首英雄末路的悲歌,刘诗是英雄得志的凯歌。
C.项诗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刘诗表达了他既能创业又能守业的豪迈气概。
D.两首诗的风格都豪放,只是在感情的用词上略有不同。
【答案】 D(D项错在后半句“在感情的用词上略有不同”。
恰恰相反,这两首诗在感情的用词上都用“兮”字来作停顿,语气舒展,感情充沛)
7.对下面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A.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失意宫女生活的悠闲舒适和心情的孤独凄凉。
B.第一句写秋夜微弱的烛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幽冷的色调,“冷”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C.古诗常用秋扇比喻弃妇。
这里“轻罗小扇”也象征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D.这首诗采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宫女的心情。
【答案】 A(A项说法矛盾:
这首诗如果表现失意的宫女心情孤独凄凉,那么她的生活就不会“悠闲舒适”)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
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曰: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
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
(选自《新唐书·
李白传》)
[注] ①兴圣皇帝:
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②有道:
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③頮:
(huì
),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
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沮止:
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转侧:
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浮游:
漫游
【答案】 C(转侧:
来往,辗转迁移)
9.下列句中的“之”全指李白的一项是( )
①白之生,母梦长庚星
②因以命之
③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④见郭子仪,奇之
⑤力士素贵,耻之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⑤D.①②③⑤
【答案】 B(①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代郭子仪;
⑤代脱靴之事)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 )
①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②为任侠,轻财重施
③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④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⑤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⑥益骜放不自修
⑦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⑧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①③⑤B.②④⑦
C.④⑥⑧D.①⑥⑧
【答案】 C(全都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谪仙人也。
(3)益骜放不自修。
【答案】
(1)稍微加以学习,可以比得上司马相如。
(2)你是谪降人世的神仙啊。
(3)更加傲慢放任,桀骜不群,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
他的祖先隋末因为犯罪迁徙到西域,神龙初才回来,客居在巴西。
李白出生时,他的母亲梦到长庚星,因此用来给他命名。
十岁,通读诗书。
长大后隐居在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頲是益州长史,见到李白,十分惊讶,说:
“这孩子天生的才智出众,小的时候稍微加以学习,长大比得上司马相如了。
”但是他却喜欢交际,击剑,轻财重施。
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和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友善。
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
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
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
“您是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献上一篇赋颂。
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
(一天)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写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
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
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
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
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不修养自己的品德了。
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
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
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
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
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当斩。
当初,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
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
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
正好碰上大赦,又回寻阳。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8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
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
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