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知识点.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809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妇产科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妇产科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妇产科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妇产科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知识点.doc

《妇产科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知识点.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知识点.doc

妇产科学内容整理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知识点1】月经:

指伴有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1)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月经初潮,多在13~14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岁或迟至15岁。

(2)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

(3)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

一般为2~8日,平均4~6日。

(4)正常月经量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知识点2】卵巢的功能:

①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殖功能;②产生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

排卵周期:

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卵巢周期。

卵巢合成激素种类为:

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雌激素的合成机制见P19

【知识点3】排卵日期的计算:

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知识点4】月经周期中各激素的变化情况(仔细看书)

【知识点5】排卵的提示:

①宫颈粘液周期性变化:

宫颈粘液分泌量不断增加,至排卵期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

粘液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妊娠后见珠豆状椭圆体)

②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作用下阴道上皮底层细胞增生,逐渐演变成复层扁平上皮,上皮细胞内富含糖原,经乳酸杆菌分解变成乳酸,保持阴道内的酸性环境,防止病原菌增殖;

③输卵管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肌层发育,上皮分泌增加提供营养物质,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及频率加强;

④基础提问:

在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基础提问会提高0.3~0.5℃,可作为判定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知识点6】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孕激素和雌激素)P20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肌

促进增生、肥大;增加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抑制宫缩;降低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子宫内膜

促进腺体、间质增生和修复

促使其转化为分泌期

输卵管

加强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

抑制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和频率

宫颈

促使宫颈口松弛,扩张,阴道粘液分泌增加,性状稀薄,富有弹性,易拉丝

促使宫颈闭合,粘液分泌减少,性状变粘稠

阴道上皮

促使上皮增生角化,变厚

加快上皮细胞脱落

乳房

促使乳腺管增生

促使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

代谢

促使水钠储留

促进水钠排泄

第四章妊娠生理

【知识点1】受精卵形成及着床相关知识点:

(1)精子获能的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晚期囊胚在宫腔着床时间为受精后7~8天;

(3)受精卵着床经过定位、粘附、侵入三个过程;

【知识点2】受精卵着床的条件:

①透明带消失;

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

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

④孕妇体内有足够量的孕酮。

【知识点3】孕周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通常比排卵或受精时间提前2周,比着床时间提前3周;妊娠10周(即受精后8周)内的人胚称之为胚胎;妊娠11周起称为胎儿。

①20周前:

胎儿身长=(妊娠月份²)cm

②20周后:

胎儿身长=(妊娠月份×5)cm

【知识点4】胚胎、胎儿发育各阶段特征:

(以4周为一孕龄单位)

4周末:

可以辨认出胎盘和体蒂;

10周末:

此为胎儿和胚胎的分界点;此时血中hCG达到最高值;

12周末:

出现不规律性无痛性宫缩;

16周末:

从生殖器可确认胎儿性别;经产妇可自觉胎动;

20周末:

出现吞咽、排尿等活动;初产妇可自觉胎动;

(详尽版本见P30,上述仅为常考点)

【知识点5】胎儿附属物:

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胎盘的构成:

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

【知识点6】胎盘合成功能: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由滋养细胞分泌,在受精10日后可自母体血清中测出,为诊断早孕的最敏感方法;着床后10周达高峰,产后2周内消失;

(2)人胎盘生乳素;

(3)雌激素:

早期由卵巢黄体产生,妊娠10周后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

(4)孕激素:

早期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妊娠8~10周后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

【知识点7】羊水:

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液体,由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中期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生成。

38周:

羊水约1000ml;40周:

羊水约800ml;过期妊娠:

羊水约300ml

【知识点8】妊娠期母体循环系统变化:

(1)心脏:

心浊音界扩大,心尖搏动左移1~2cm。

部分孕妇可闻及心尖区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分裂及出现第三心音,产后逐渐小时。

心电图因心脏左移出现电轴左偏15°。

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

(2)心排出量:

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心排出量为孕期最重要的改变,临产后在第二产程心排出量也显著增加;

(3)血压:

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妊娠24~26周后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可轻度降低,导致脉压稍增大。

孕妇体位影响血压。

妊娠晚期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形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侧卧位能解除子宫压迫,改善血液回流。

第五章妊娠诊断

【知识点1】妊娠全过程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孕龄为280日,即40周。

临床上分为3个时期:

第13周末之前为早期妊娠,第14~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

【知识点2】

(1)黑加征(Hegarsign):

停经6~8周,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

早孕反应:

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欲缺乏,喜食酸食、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2)B超检查:

早期确诊宫内妊娠的最佳方法(而不是hCG),停经35日,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妊娠囊;妊娠6周可见胚芽和原始心管;妊娠18周可见胎动。

(3)宫颈黏液涂片可见珠豆状椭圆体,若黏液稀薄,镜下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基本排出早期妊娠。

(4)胎动:

初产妇20周可自觉胎动,经产妇16周可自觉胎动。

【知识点3】不同妊娠期的子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选择题常考,重点!

妊娠周期

手测子宫底高度

尺测子宫底高度(cm)

12周末

耻骨联合上2~3横指

16周末

脐耻之间

20周末

脐下一横指

18

24周末

脐上一横指

24

28周末

脐上三横指

26

32周末

脐和剑突之间

29

36周末

剑突下2横指

32

40周末

脐和剑突之间或略高

33

可借助口诀记忆:

三四五在下腹,六一七三八中间,九剑十返妊娠完。

【知识点4】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1)胎姿势: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2)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关系为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者为纵产式;

(3)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的胎儿部分成为胎先露;

(4)胎方位:

胎先露部的知识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为胎方位。

(注意几种易混常考方位:

若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左斜径上,前囟在骨盆的右前方,则为枕左后位;若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右斜径,前囟在骨盆的左前方,则为枕右后位。

若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后囟在骨盆左侧方,则为枕左横位;反之为枕右横位。

第六章异常妊娠

【知识点1】流产: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是晚期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知识点2】自然流产根据发展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

临床表现的鉴别如下表所示:

类型

病史

妇科检查

出血量

下腹痛

组织排出

宫颈口

子宫大小

先兆流产

无或轻

与妊娠周数相符

难免流产

中→多

加剧

扩张

相符或略小

不全流产

少→多

减轻

部分排出

扩张或有组织堵塞

小于妊娠周数

完全流产

少→无

全部排出

正常或略大

注:

1、尤其需要注意宫颈口的张开与闭合以及子宫大小,这两点在解题中运用极为频繁

2、子宫大于妊娠周数见于胎盘早剥,需与此进行鉴别。

3、除此之外,还有稽留流产、复发性流产和流产合并感染三种特殊情况。

【知识点3】流产处理:

(1)先兆流产:

一般治疗;

(2)难免流产:

早期流产应行清宫术,晚期流产时,子宫较大,出血较多,可用大剂量缩宫素,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必要性清宫术以免残留;

(3)不全流产:

一经确诊,应尽快行刮宫术或钳刮术;

(4)完全流产:

无感染无须特殊处理。

(5)稽留流产:

(重点!

处理较困难,胎盘机化,与子宫紧密粘连,导致刮宫困难。

晚期流产稽留时间过长可能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导致DIC甚至造成大出血。

①若凝血功能正常,口服炔雌醇或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提高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②子宫<12孕周者,可行刮宫术,术中肌内注射缩宫素,术中需警惕子宫穿孔,一次刮不尽可5~7日后再次刮宫;

③子宫>12孕周者,可使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或静脉滴注缩宫素,促使胎儿胎盘排出;

④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应尽早使用肝素、纤维蛋白原及输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待凝血功能好转后,再行刮宫。

【知识点4】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根据种植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以输卵管炎症为最常见病因。

输卵管妊娠的结局:

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陈旧性宫外孕、继发性腹腔妊娠。

【知识点5】输卵管妊娠(重点!

)最常部位是壶腹部。

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1)停经;

(2)腹痛;(3)不规则阴道流血;(4)晕厥与休克:

和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5)腹部包块;

(二)体征:

(1)一般情况:

有休克的体征;

(2)腹部检查:

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患侧为显著,但腹肌紧张轻微,出血量多时移动性浊音阳性;

(3)盆腔检查:

阴道后穹窿饱满,有触痛。

宫颈举痛征阳性(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左右摆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称为宫颈举痛或摇摆痛。

),此为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体征之一。

【知识点6】输卵管的辅助检查:

(1)hCG升高对早期诊断以为妊娠至关重要;

(2)孕酮测定:

对判断正常妊娠胎的发育情况有帮助;

(3)B超声诊断:

对异位妊娠诊断必不可少;

(4)腹腔镜检查:

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金标准;

(5)阴道后穹窿穿刺:

适用于腹腔内出血的病人,简便可靠,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提示血腹症存在;

【知识点7】输卵管妊娠的鉴别诊断见P55

【知识点8】输卵管妊娠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多选用氨甲蝶呤,指征:

(1)无药物治疗的禁忌症;

(2)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

(3)妊娠囊直径≤4cm;

(4)血hCG<2000IU/L;

(5)无明显内出血。

(二)手术治疗:

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进行性出血,异位妊娠有进展(如血hCG>3000IU/L者),需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手术为保留患侧输卵管,根治手术为切除患侧输卵管。

(1)保守手术:

伞部输卵管可行挤压将妊娠产物挤出,壶腹部妊娠行输卵管切开术,取出胚胎再缝合;峡部妊娠行病变节段切除及断断吻合。

(2)根治手术

(注意:

如存在休克,纠正休克和手术应同时进行!

【知识点9】早产:

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为早产儿。

早产最常见原因为胎膜早破。

【知识点10】早产临床症状:

(1)主要表现为子宫收缩:

先为不规则宫缩,而后为规则宫缩,与足月临产向类似。

(2)先兆早产指规则或不规则宫缩,伴有宫颈管的进行性缩短;

(3)早产临产需符合以下条件:

①出现规律宫缩,伴有宫颈的进行性改变;②宫颈扩张1cm以上(不足1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