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073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13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9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一、教材分析: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

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

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强化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和计算,为初步认识乘法作比较充分的准备。

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

在已学过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相对陌生。

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材没有把乘法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意义的两个主要内涵:

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

3、把理解乘法意义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的过程。

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拓展概念”,可见概念的形成始终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的数学教材先教学乘法意义再教学乘法应用题的内容结构,从蕴含乘法意义的例题起,就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认识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

图中几处有小白兔?

每处有几只?

一共有几个2只?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

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

每处有几只?

一共有几个3只?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

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

是几个几相加?

的多少?

(4)小结:

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

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

(2)例1,提问:

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

有这样的几排?

求一共有多少根?

怎样算?

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3)例2,提问:

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

有这样的几排?

求一共有多少根?

怎样算?

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

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

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

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

2+2+2+2=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

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

4×2=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

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

“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

图中有几组小鸡?

每组有几只鸡?

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

1盒有多少枝?

有几盒?

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3、完成“想想做做”3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

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

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教后小记:

 

第二课时、练习一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1—5

教学目的: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个3。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或()×()=()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6×2=123×8=24

3、导入新课:

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

(板书课题:

练习一

(1))

二、完成练习

1、第1题

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

2、第2题

a

(1)出示第1小题图。

(2)提问:

有几缸金鱼?

每缸有多少条?

求一共有多少条,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b

(1)出示第2小题图,提问:

小朋友在做什么?

小朋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

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3、第3题

(1)独立完成第3题的两道题。

(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乘法算式是什么?

(3)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第4题

(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

提问:

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

5、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周围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5

(1)你会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改写。

(2)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

比较一下乘法和加法比哪一种比较简便?

(3)老师小结。

教后小记:

 

第三课时:

练习一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

教学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2+2+2+2+2+2()×()=()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个()相加

()×()=()或()()=()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

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板书课题:

练习一

(2))

二、完成练习

1、第6题。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

每堆有几个胡萝卜?

有几堆?

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

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

法计算?

(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

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

为什么用乘法算?

2、第7题

出示第7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3、第8题

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4、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第10题

(1)出示第10题图,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

每种分别有几处?

每处有几个?

(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三、作业布置:

机动

教后小记: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

这些口诀分三段教学。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

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科书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

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答应用题”的编写模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

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满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三、课时划分:

共12课时

第一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准备:

CAI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1、情景一、玩翘翘板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

问:

有几个2?

(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

(可以)怎么写?

(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

一二得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