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9671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文档格式.docx

专业建设思路是:

挖掘开发教学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走医工结合之路,培养复合型医学影像学人才。

根据总体目标和建设思路,结合学校“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方案。

经过几年的建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合理,师资队伍更加优化,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提高,专业与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了专业建设的预期目标,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2010年,我校医学影像学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新颖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建设思路,培育特色优势

根据我校为一般性地方本科院校的性质以及我校“立足苏北、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办学方针,充分研究当前医学影像学专业国内、国际发展趋势,立足学校实际,提出“走医工结合之路,培养复合型医学影像学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挖掘开发教学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设思路。

确立“拓宽培养口径,增强适应能力;

夯实专业基础,注重个性发展;

强化实践训练,培养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办学目标。

逐步培育并形成“基础理论扎实,注重医工结合,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专业特色。

2、以培养复合型医学影像学人才为目标,科学调整培养方案,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力地推动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与医疗技术的进步迫切需要大批新型医学影像学人才。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和医学的结合使医学影像学进入到数字化时代。

影像全数字化促使人们提出了“大影像”的概念。

大影像主要表现为组成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科,包括放射(含XR、CT、MRI、DSA)、超声、核医学等多种诊断性成像技术、介入治疗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

同时在放射科内实现以系统分组而不是设备划分。

由此,对我们的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与新时期医学影像学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自本专业成立以来一直探索医工结合的新型医学影像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办出专业特色的新路。

以医学影像学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和医学影像学校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将培养方案定位为:

培养具有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和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放射治疗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医学影像学高级人才。

注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原理等教育,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

3、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按照新时期技术发展的需要与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教育标准设计教学流程,以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形成医学与工学、诊断与治疗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完整系统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二)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打造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把医学影像学带入了数字化时代。

新时期医学影像学人才除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诊断与操作技术之外,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工科知识。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期医学影像学综合素质人才,跨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

1、整合教师队伍结构,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和跨学科的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按照:

“相对稳定、专兼结合、资源共享、重在素质”的原则,构建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

不断充实优化整合教师队伍结构,加速培养和引进理、工、医高水平师资人才,为培养出具有医、工知识结构的医学影像学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2、制定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对省级、校级骨干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并采取倾斜政策;

对所有教师要求根据“填平补齐”的原则,制定培养目标与计划;

在培养中青年教师中,实行导师制,使他们成为科研、教学的生力军;

对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全面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教师资格的相关考核。

3、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按照师资培养计划,有计划、有目的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教师外出短期进修培养,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近3年来共送出进行短期进修培养6人次,出国研修3人次,攻读硕士、博士教师8名,引进高层次教师4人。

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与发展,近3年来共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30人次。

4、制定政策,完善激励导向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按照学校统一要求,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更好的发挥分配制度的绩效激励作用。

同时制定或修订有关政策,在岗位设置管理中体现倾斜,对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

(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优化重组课程结构,构建课程新体系

为培养既有扎实理工基础又有完整系统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按照“打好基础、注重实践、突出创新、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借鉴国内外高校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优化重组课程结构,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实践与创新培养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构建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公共教育课群、专业基础课群、专业主干课群、选修课群、实践与科技活动课群的课程新体系架构。

着力解决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工程、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突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使学生吸纳尽可能多的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贯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兴趣选择为基础,自主学习,层次化教学,学用结合”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现共性与个性结合、宽广与精深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的方式,倡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其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努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以科技创新引领专业实验教学潮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由于大型影像设备精密、昂贵,学生不能充分进行练习、难于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建设具有较大规模的省级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加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建设:

介入放射学教学网站、超声诊断学教学网站、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网站、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网站、放射治疗设备教学网站、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等,并积极应用于相关课程课堂教学和实验课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实验教学的深入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课堂教学、网络仿真教学、医院医疗设备教学”相互支撑的教学新体系。

自主开发网络读片平台,实现读片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我们利用两个多媒体教室组成影像读片室,自主开发网络读片平台,实现了读片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以利于学生在网络读片平台自主学习和反复练习,开启医学影像读片教学新思路。

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放射线辐射和严格的无菌要求与学生难以进入手术室的问题,我们将手术室与多媒体教室进行网络链接,使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内能够观摩手术诊疗现场与透视视频图像。

自主研发引领专业实验教学潮流。

在医学影像技术训练方面,针对目前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组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教学系统:

“ECT扫描工作站仿真操作训练系统”、“CT扫描工作站仿真操作训练系统”、“MRI扫描工作站仿真操作训练系统”,解决了教学中大型医疗设备学生“只能看,不能摸”、无法随学随练、无法充分练习的困难,同时为众多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提供方便,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我们还组织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开发实验设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发了“钴60治疗机实验教学模型”,解决了钴60治疗机实验课无法避免高放射性的难题,改变了国内钴60治疗机无实验教学设备(模型)的现状,该设备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全面培养学生理工基本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有余力,研发兴趣浓厚的学生着重培养指导。

由学生自主研发的“DICOM图像格式转换”、“模拟定位图像采集工作站”和“基于二维定位图像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已在徐州市有关医院得到应用。

实现了“三个结合”的实验教学特色:

模拟仿真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创新研发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综合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真正做到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自主研发引领专业实验教学潮流。

我们创新研发的CT、ECT、MRI系列化仿真操作训练系统和钴60治疗机实验教学模型在医学教学领域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两项成果分别在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医学影像学教学研讨会大会交流,并进行了现场演示,反应热烈;

国内多家医学院校专门组队前来学习。

部分医学院校已购买我校仿真软件和钴60治疗机实验教学模型。

2009年7月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证管理中心主任张宏阳题词:

“贵院研发的仿真操作系统是医学院校学生实习和在职医务人员实训的优秀平台,希望今后快速实现产业化,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

2009年12月,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国家医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王镭教授也欣然题词,对我专业创新举措大加赞赏。

(2)重视实践教学,大力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充分利用多方优质资源办学,优化整合基础数理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麻醉设备学实验室、医学影像工程实验室和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的教学资源,组建了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式、跨学科、多专业的工科类实验教学大平台。

一是以已有的物理、电工电子、计算机三个教学实验室为基础,添置更新相关仪器设备,完善全校共享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满足全校一、二年级本科生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

二是以本科生专业实验教学共享为原则,结合医学影像学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际,重点建设了医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医学影像工程实验室、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三、四年级本科生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和创新实践服务。

例如:

医用X线机实验让学生在学习各单元电路和整机电路分析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