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教版八下科学1-3章试题卷(带答案哦).doc
《2015浙教版八下科学1-3章试题卷(带答案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浙教版八下科学1-3章试题卷(带答案哦).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外2014学年第二学期1-3章知识检测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2015.5.1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Cu—64Na—23Ca—40N—14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四幅图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2.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O2:
可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B.2C:
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S2-:
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NH3:
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
3
3.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对应名称都正确的是()
A.N—氮气 B.Fe3O4—氧化铁 C.ClNa—氯化钠 D.P2O5—五氧化二磷
5.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氧化物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剧烈反应的温度/℃
490
540
350
546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氧化铁B.氧化铝C.氧化铜D.氧化镁
6.(2013.兰州市)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
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4价 B.+5价 C.+6价 D.+7价
7.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B.加料C.加热D.熄灭
8.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A.常松士,勤施肥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C.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室温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9.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①Z的化学式为XY3
②若mg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Z
③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④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a-b)gY2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在科学化学实验中,往往一种实验装置有多种用途,关于如图所示装置
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排空气法集气:
收集时O2,气体从装置的短管端通入。
B.用排水法集气:
收集H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短管端通入,
C.用排空气法集气:
收集时CO2,气体从装置的长管端通入。
D.检验:
证明CO中含CO2,装置内盛装的液体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12.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
你认为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13.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如图11-9所示,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14.如下图四个大小相同的装置,同时置于阳光下,温度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与b液面(液体为水)高度差最大的是()
15.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
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16题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6.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乙、丙、丁是并列关系(如右图)。
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甲
离子
茎
氧化反应
原子核
乙、丙、丁
NH4+、K2MnO4、Na+
木质茎、直立茎、匍匐茎
呼吸作用、铁生锈、塑料老化
质子、电子、中子
17.下列设备或电器中,其主要工作原理与电磁铁无关的是()
A.电铃 B.电熨斗 C.电磁选矿机 D.电磁起重机
18.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对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进行了测定(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4.5
2.0
1.0
8.0
反应后质量(g)
0
16.9
待测
8.0
A.该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14.9克
C.丙物质反应后的总质量是9.6克 D.丁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9.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各量变化关系的()
气
体
质
量
/g
0受热时间/s
气
体
质
量
/g
0稀盐酸质量/g
磁性
SN位置
时间
肺外
内界
气气
压压0
与差
A
B
C
ABCD
A.用一定质量的KMnO4加热制O2B.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C.条形磁铁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D.从呼气到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
20.小明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
如果两插座中均连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
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B.只有甲、乙、丁正常工作
C.只有甲正常工作D.只有乙正常工作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1.请用O、H、C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学式填写:
(每空格1分)
能用来人工降雨的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能燃烧的气体单质;称为“天然气”的气体是。
22.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格1分)
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填序号),
图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填序号),图③
中的分子化学式是,图①中的分子能否保
持该物质化学性质?
(填“能”或“不能”)。
23.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如图所示是他设计的电路,请你帮他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开关和电灯的符号。
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
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___。
(作图2分,空格2分)
24.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请回答:
(1)ClO2中文名称读做,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每空1分)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空2分)
25.研究物质的变化时可使用具有放射性的18O作为“示踪原子”。
科学家希尔和尼尔研究证
叶绿体
光照
明,光合作用的通式应更合理地表达为:
6CO2+12H218OC6H12O6+6H2O+618O2。
请回答:
(1)18O和16O的原子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相同,我们把它们称为。
(2)在光照充分的环境里,将一株新鲜绿色植物放入含有18O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分析18O可能出现在(选填字母编号)。
A.植物体周围的氧气中B.植物体内的葡葡糖中
C.植物体周围的水蒸气中D.植物体内的水中
26.春暖花开,大雁北飞。
在植树节这一天,同学们到郊区林场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发现地面上有一截树桩,空中有一群大雁自右向左迁徙。
小刚同学拿出小磁针,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小磁针A端是极,树桩左侧的年轮比右侧的要(填“稀疏”或“紧密”)。
27.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化学式为Na2FeO4,高铁酸钠主要通过如下反应制取:
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X+5H2O。
(1)高铁酸钠由钠离子(Na+)和高铁酸根离子构成,高铁酸根离子的符号为。
(2)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28.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每空格1分)
(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为。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容易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29.小明去超市,走到电梯前发现电梯上无人时运动较慢,当电梯上有人时又快了起来。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他从网上查得该类型电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R是一个压敏电阻):
当人站在电梯上,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电磁铁的磁性变,衔铁与触点(填“1”或“2”)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快,使电梯的运行速度加快。
30.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我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
二氧化硫(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