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9066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教研室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填表须知

1.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2.每个课题原则上限报1名负责人,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2人。

3.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论证要严谨、充分,表达要明白、准确,书写应清晰、工整。

4.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5.本申请书按一式五份(其中一份原件)报送市教研室。

6.学校在填表时,不用填写“课题实验学校名单”栏。

课题名称

“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

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专长、学术兼职

姜勇

43

本科

中高

副校长

秭归县实验小学

品德学科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

彭清香

41

教务主任

品德教学

杜江萍

42

小高

教研主任

向丽晶

29

中二

少先队辅导员

贾艳华

40

大专

品德教师

课题实验学校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职称/职务

备注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课题论证

(一)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通过听课、调研等活动,我们发现教师重视了教学的预设,但是有些情境教学活动的创设不太恰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导致了课堂的生成有效性不高。

我们认真分析了老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学习方式和创新教学活动模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探究。

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科学化、有效化,促进师生可持续性的共同发展。

3、真正解决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形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主题、教学关系以及教学设计手段和方法诸要素的统一;

使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处处、时时的有效体现,做到形式与实质的有机统一。

4、有效解决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

以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以活动为载体架构课堂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主动达成教学目标。

5、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反思,并以同伴互助、协作教研活动等形式,以点带面,共同成长。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做好学情探测与分析,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2、如何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为设计“主题活动”服务,并使两者融合,使学生“核心素养”在活动中自然熏陶?

3、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活动”为“核心素养”服务的实效性。

4、如何提高教师教后反思的能力。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的产生一是基于品德课程特性:

一、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只有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在教师的引领下潜移默化。

二、基于品德教学现状确定此课题。

当前,在课程标准精神的引领下,品德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应用已经有了扎实的功底的时刻“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并培育使之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现时代的社会环境所需:

现在教育已经由“知识核心时代”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空间和平台。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种子”是:

友善、思考、独立,我们认为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

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能力是解决问题的素质,情意是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总之,核心素养就包括这三个方面,小学生是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核心素养”培育势在必行。

四、由学生德育实际情况决定。

活动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以活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

且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活动,活动决定人的发展,在活动中结合“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融合其间,效果就很好。

“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就是紧扣“教学理念”,借助一定的“活动情景”,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深刻体验,逐步生成经验、内化为品德行为的教学设计。

课堂上以丰富的教学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架构课堂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达到教学实效。

课题计划

(五)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目标)

研究思路:

沿着现状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研究——综合研究的思路展开。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6年3月——9月)

(1)收集、学习有关理论资料,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

(3)制定和完善实验方案,申请立项。

(4)前期研究基础调研与测评。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8年12月)重点研究:

准确把握教材、做好学情探测与分析,渗透教学“核心素养”理念,确定教学目标;

如何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主题活动与“核心素养”融合;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实效性设计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师教后反思的能力。

(三)、整理完成阶段(2019年元月——2019年9月)1、做好课题所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选编论文集、教学叙事集、教学案例集。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3、举办成果推介会。

预期研究成果:

对于“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实验研究方案、活动设计、实践活动资源库、活动案例、课题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和结集,推出反映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和其它一些研究的实物资料以及师生素质发展成果等。

课题计划

(六)本课题最终完成时间

2019年9月

(七)阶段成果与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文集、研究报告、活动资源库

(八)基本设施

(一)、成立实验组织,制定实验方案,培训研究队伍,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

(二)、以新课程、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三)、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指导与评估,让课题研究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四)、及时总结,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激情,鼓励教师多参加教学比武活动,然后在教学实践后多写论文发表,对于发表论文的教师在评职称时加分。

(九)经费

经费投入

(1)申报立项结题经费

一万元

总额

(2)培训学习费

三千元

(3)课题研讨费

(4)课题资料费

(5)其它

一千元

经费来源

学校公用经费

(十)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和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签名)

月日

(十一)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十二)评审结论

负责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