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吉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上古三代时期,商朝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
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而被天命所抛弃,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
”材料表明,上古三代时期
A.政治制度带有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B.权力的传承必须凭借个人德行
C.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血缘关系成为王朝更迭的依据
3.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
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这表明西汉初期
A.中央集权的程度出现弱化
B.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
C.相权承袭秦制并有增益
D.官僚政治形态开始显现
4.廷议、廷推是明代中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
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明朝廷议、廷推的推行
A.极大地削弱内阁大臣的权力
B.表明中国古代中枢体制的成熟
C.是废除宰相后的必然产物
D.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5.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6.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
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
“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
中国人所谓的“礼”其实就是“礼教”,“他们(指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也都是品德。
这四者的箴规,就是礼教”。
孟德斯鸠的观点
A.完全不符合古代中国社会实情
B.否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合乎中国“礼法合一”文化传统
D.揭示了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倾向
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汉武帝委任其为江都王国相。
后皇帝祭祖之地发生火灾,董仲舒欲借机宣扬“天人感应”以告诫汉武帝,汉武帝大怒,将其打入死牢。
后来董仲舒罢官免死,不敢再说灾异之事。
这表明
A.董仲舒放弃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B.汉武帝拒绝“天人感应”学说
C.中央集权不容儒家学者干涉
D.皇帝垄断对“天意”的解释
9.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写道:
“西汉经商为富的人,虽富而不荣;
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
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也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
”材料主要反映出
A.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西汉文化教育的普及
D.汉武帝后儒学地位提高
10.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
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
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
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
11.《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挑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段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材料反映了当时
A.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
B.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
C.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
D.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
12.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
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
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
‘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
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
两则故事都
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
B.提倡男女平等思想
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
D.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13.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
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
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
“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
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
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
B.程颐主张知行合一
C.宋代市民文化繁荣
D.二程思想走向对立
14.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15.宋明理学说的是儒家思想,使用的是儒家术语,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所借以建构思想理论体系的,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因此,如果不懂中国佛学,对于理学的理解和研究,只会是隔靴搔痒,据此可知宋明理学的特点是
A.三教合一
B.儒表佛里
C.重理轻法
D.格物致知
16.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
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
这说明南宋理学
A.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
B.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
C.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
D.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1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
“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
C.单一赋种,没有差等
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
18.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
”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
C.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D.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
19.据《罗马法》:
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
但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
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
历史学家指出:
“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
“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
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
材料说明
A.罗马民法不支持落后的奴隶制度
B.自然法思想为释放奴隶提供了理论依据
C.释放奴隶推动罗马社会制度进步
D.从共和国到帝国,罗马奴隶数量不断减少
20.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
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
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这一主张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
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21.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
“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象黑暗中的一道电光。
……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
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
”该著作的出版
A.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C.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
22.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魏源著作,并于1868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
由此推导,曾国藩主张
A.经世致用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世道必进
23.康有为说: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
吾兵、农、学校皆不修,民生无保、养、教之道,上下不通、贵贱隔绝者,皆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
”上述材料表明康有为
A.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
B.企图用“托古改制”之法变革现实
C.以有无保民养民之道判断国之强弱
D.决心与中国封建传统势力彻底决裂
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使用“节制资本”的概念。
明确了“节制资本”的“要旨”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同年,孙中山在广州作“三民主义”演讲,阐明“节制资本”的具体内容包括“节制私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
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生
B.实现资本国有、解决社会问题
C.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
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25.(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
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
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
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
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
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