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7025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三是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平安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是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平安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是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4.涉及或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人员〔简称“有限空间四类人员〞〕要进行有限空间专项平安培训。

有限空间专项平安培训应当有专门的培训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未经专项平安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

5.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环境有限空间作业的班组,每季度应组织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危险预知训练活动,并及时完善作业标准。

6.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类:

即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地上建〔构〕筑物。

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矿井、特殊情况下的围堤和挖掘作业视为有限空间。

公司重点管控的“三类有限空间〞是指:

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有限空间;

涉及有毒有害和窒息性气体或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

存在淹溺或掩埋危险的有限空间。

7.采用管道送风时,强制通风引风区应设置在远离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异常释放的区域,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保证风源平安可靠;

凡需要通风的有限空间,缺少在线通风设备设施时,应配置专门的风机、风管等通风设施。

8.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

缺氧危险作业平安规程?

〔GB8958〕规定,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

9.管道平安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撤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撤除管道。

也就是说可靠切断只有两种方式:

一种为插盲板,一种为拆取一节管道。

除此以外的关阀门、水封等方式均不属于可靠切断的手段。

10.缺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

富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23.5%。

硫化氢正常状态下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停留时间为8小时。

CO含量不超过24ppm〔30mg/m3〕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11.在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12.配戴长管呼吸器时,应仔细检查气密性,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13.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14.进入带有转动设备类的有限空间,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禁止启动〞等警示标志。

15.有限空间的坑、洼、沟或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16.进入竖型、筒形、圆柱型等不易施救的有限空间及在其内部检维修作业的人员,必须全部系挂一根可靠牢固的“平安绳〞〔救命绳〕,绳端要固定在有限空间入口处。

该“平安绳〞〔救命绳〕不得替代防止高空坠落的平安带。

监护人应通过系在作业人员身上的保护绳进行沟通。

17.在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电焊作业,要提高电绝缘防护等级〔如使用电绝缘靴、铺设绝缘板等〕,更换焊条时身体不准靠在导电物体上。

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电气设施,包括电开工具、通风、照明设施等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18.当有限空间为原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容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平安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

19.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手持行灯必须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在金属容器、潮湿环境、狭小容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20.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H2S〕是无色气体,臭鸡蛋味,易溶于水;

属窒息性、剧毒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

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等低洼处。

21.CO中毒:

CO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

22.氮气,正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9.5%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23.因设备检修维修或施工作业临时形成的有限空间〔如打人孔需进入的管道、围堤、坑洞等〕,作业前,应在现场设置“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明确告知有限空间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平安控制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包括应当准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施、应急〕。

24.有限空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指:

窒息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缺氧、易燃易爆物质、液体、物料、触电、坠落、旋转设备、高温/低温、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25.?

有限空间作业平安许可证?

不得涂改,如确需修改应经签发人在修改处确认。

各栏目应由相应责任人填写,他人不得代签。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部门以及许可审批人员,应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公布,并下发执行。

26.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前方可进入。

27.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19.5%或高于23.5%、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撤出并清点作业人员,暂时封闭作业现场的出入口,等待通风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8.气体检测“四项规定〞:

一是检测所有可能的危险气体;

二是从通风孔处插入检测探枪;

三是检测所有部位(顶部、底部、不规那么形状);

四是如果检测到危险气体或蒸气,应进行通风和清洗,之后再次进行测试。

29.检测记录10项内容:

测定日期、测定时间、测定地点、测定方法、测定仪器、测定时的现场条件、测定次数、测定结果、测定人员和记录人员,并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30.涉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有限空间的平安置换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是应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蒸汽清洗;

二是作业人员进入或接近前,应当再用新鲜空气通风,并持续检测空间内的氧气含量。

31.氧含量可能发生变化的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

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那么应加大监测频率。

32.从事“三类〞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

一是有限空间平安知识考核合格;

二是会使用应急救援器材;

三是具备现场应急救援能力。

33.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那么〔有限空间作业9字诀〕。

检测指标包括3个浓度:

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34.有限空间作业平安管控9步法:

作业前危险辨识、平安准入、平安隔离、安全置换、平安检测、平安防护、平安监护、平安作业、平安确认。

35.有限空间作业前,要根据平安分析评估,针对有限空间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36.有限空间作业前,现场负责人应组织平安监护人、应急救援人员、作业人员,对照“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或有限空间平安管理台帐相关内容,针对作业工程、作业内容和作业流程,再次辨识确认作业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完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应急措施。

37.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明确应急救援人员及其职责,应急响应和信息沟通方式方法,并告知所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

3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采取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蒸汽引射清洗,后强制通风的措施,以消除或减少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

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富氧环境下会发生氧中毒和燃烧爆炸。

39.作业方案要按程序审批,明确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人员,把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40.所有的有限空间作业均应设专〔兼〕职平安监护人员,A级、B级有限空间作业应设专职监护人;

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以及危害对作业人员的影响,懂急救知识。

接受有限空间专项平安培训且考核合格。

41.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平安监护人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不间断联系。

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及作业过程中,监督检查:

作业许可手续合规程度、平安措施落实情况、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情况、设备停送电手续及挂警示牌情况、通往作业现场能源动力介质或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可靠切断或关闭、现场环境平安、通风情况、违章查处和隐患排查、应急救援设施配备情况等方面。

42.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平安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43.在检修、施工等非常规作业活动临时形成的“三类〞有限空间,应当在施工方案制定阶段,明确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通过现场书面平安交底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专项平安培训。

44.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尽量利用设备设施的孔、洞、门进行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方法无法满足平安需要的,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应佩戴平安可靠的呼吸面具。

45.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

,在有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须办理?

高处平安作业证?

,需要动火作业的应办理?

动火平安证?

46.有限空间作业前要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催促、指导、监督作业人员清理现场、清点工器具,确认无误后撤离作业现场。

47.物料掩埋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那么:

一是物料来源可靠隔离〔隔断〕或清理彻底。

二是来料系统停电挂牌〔就地开关打到零位、挂牌〕,皮带系统事故拉绳等紧急设施在自锁状态。

三是作业人员使用平安绳或平安带,并可靠固定于有限空间外,严禁站在料筒、料仓等储料设施下方捅料。

48.易燃易爆物质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那么:

一是易燃易爆物质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且不准存放在作业地点周围。

二是作业中连续通风、监测或必要时充水。

49.淹溺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那么:

一是液体来源可靠切断〔关闭阀门、设置物理隔断〕。

二是作业人员使用平安带或平安绳,并可靠固定于有限空间外。

三是酸类环境应使用防护服。

50.机械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那么:

一是设备设施必须停电并挂牌,有明显的断开点,必要时使用工业平安锁;

二是采取防止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