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药个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632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草药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青草药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青草药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青草药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青草药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草药个论.docx

《青草药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草药个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草药个论.docx

青草药个论

一点红

一点红又名叶下红、红背叶、红叶草、红花草、羊蹄草、红背果、石青红等,为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性味凉,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效。

可治菌痢、急性肠炎、泌尿系感染、咽喉炎、跌打肿痛、毒疮等。

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地方已开始进行人工栽培。

一点红采摘嫩梢供食,沸水焯后,加蒜蓉炒食,作汤。

食味柔滑,清香可口。

采制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

    一、形态特征。

一点红株高10-40厘米,根系浅,侧根多,茎直立或近直立,浅绿色,分枝多。

耳叶稍肉质,生于下部的叶卵形,琴状分裂或锯齿状,长5-10厘米;上部叶细小,全缘,无柄,抱茎生;叶面灰绿色,叶背常为紫红色。

全株含有白色乳汁。

四季开紫红色花,头状花序,有长柄,总苞呈圆柱形,瘦果,冠毛白色。

    二、生长环境。

一点红喜温暖、阴凉、潮湿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较耐旱、耐瘠,能于干燥的荒坡上生长,不耐渍,忌土壤板结。

    三、栽培要点

    l、整地施肥。

以疏松、稍肥沃的土地种植为好。

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做成宽1.5米(包沟)的高畦,注意畦面平整。

    2、繁殖。

一点红一般采用种子繁殖。

由于种子小,可与细砂土混匀,在无风的天气播种。

春夏播种育苗,苗床施充分腐熟有机肥(亩1500-2000公斤)作基肥,育苗期间注意多淋水,保持苗床湿润,覆盖遮阳网有利于保湿。

苗期视生长情况适当追肥。

当幼苗具3-5叶时定植。

   3、定植。

定植的株行距为15-20厘米×20厘米,淋足定根水。

直播的分2-3次间苗,定苗株行距与定植的相同。

   4、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适当追肥,肥料宜施用腐熟有机肥,同时注意加强淋水,保持田间湿润,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每采收1次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用水淋施,促进新梢发生,提高产量。

   5、采收。

植株5-6叶时可采摘嫩梢作菜,采摘时留下基部腋芽发梢,新梢具4-5叶时又可采摘。

及时采收可提高产量,过老采收,纤维增加,品质降低。

采收期长达4个月,每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

性味 性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

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制法】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叶下珠

叶下珠,大戟科。

别名珠仔草、小蜜柑草、班珠草。

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

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有纵棱。

单叶互生,二列,形似复叶,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0.2—0.5厘米,顶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背面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於夜间闭合,白天开展;叶柄短,近于无柄;托叶小,披针形。

夏秋沿茎叶下面开白色小花,无花柄。

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

  蒴果无柄,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熟时赤褐色,表面有小鳞状凸起物,呈一列珠状,故名叶下珠;种子灰褐色,有横相沟。

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我国大陆分布广泛,生于山野埔园田坎路旁。

  叶下珠的化学成分含有多种化合物;它具有明显杭乙型肝炎病毒及对肝领伤的保护作用,且毒副作用低微,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摄于浙江师大校园内。

[化学成分]  经生药学研究,发现本品主要含有木脂素类、黄酮类、三萜类、鞣质、酚性成分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

其中对木脂素类研究较深入已从珠子草中先后分离出六种成分:

(1)苦味叶下珠素;

(2)叶下珠次素;(3)珠子草素;(4)珠子草次素;(5)叶下珠新素;(6)木脂素二苄基-丁内脂,显示抗肿瘤活性。

Pettit氏等则从尖叶下珠中分离出一种能抑制细胞生长的木脂素苷PhyllanthostatinA。

[药理作用]

1.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Thyagarajan氏等用氯仿提取苦味叶下珠,将所得粗提物,分别配成2%和1%的溶液,再与等量的HBsAg阳性入血清,在370C混合培养48h,结果叶下珠粗提物使血清中HBsAg全部灭活。

徐大文等报道叶下珠的水提取液可抑制HBV-DNA转染的2.2.15细胞,在培养液中对HBsAg与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64.5%与39.17%,在体外对HBsAg与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47.62%与49.09%。

2.抗肝细胞损伤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木脂素类的叶下珠素和叶下珠次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Agarwal氏等报道珠子草对烈性酒和CCL4诱发的大鼠肝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它可使ALT、AST和SALP水平下降,脂肪沉积减少,病理组织观察到肝内实质细胞再生。

周世文等报道叶下珠抗肝细胞损伤作用机制,将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与大鼠肝细胞共同孵育,观察结果能抑制CCL4所致肝细胞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膜保护作用有关。

Venkateswara氏等报道将6只近期感染WHV的土拨鼠分成二组,治疗组3只腹腔注射苦味叶下珠浸出液0.5ml(相当干重9mg),每周一次,共9次,对照组用安慰剂。

疗程结束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治疗组门静脉区边缘炎症浸润伴少量或无灶性坏死,而对照组门静脉区广泛炎症和明显灶性坏死。

3.抗原发性肝细胞癌  从叶下珠中分离出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有丝分裂、抗病毒等活性。

Blunmberg低其向肝癌发展的危险。

将32只慢性WHV感染的土拨鼠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只接受叶下珠治疗,对照组9只用安慰剂,连续观察100天以上,死后肝组织病理检查,治疗组4只(17%)发生原发性肝癌,而对照组6只(67%)发生原发性肝癌。

王昌俊等研究报道叶下珠提取物(1-20mg/ml)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活力有明显减弱作用,却具较强细胞毒作用和杀伤效果,并对该细胞的DNA合成和增生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结论:

叶下珠具有杀伤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抑制其增生作用。

4.抗爱滋病毒 对爱滋病毒逆转录酶(HIV-IRT)的抑制作用。

目前认为是预防爱滋病的新进展,天然产物已应用于HIV-IRT的抑制剂。

Verkanteswaran氏报道珠子草的水提取物浓度为50μg/ml和500μg/ml时对HIV-IRT的抑制率分别为50%与96%。

诸形孝弘氏等从珠子草中分离的化合物杠香藤酸A,显示对HIV-IRT有阻碍活性。

5.抗细菌作用 抑菌试验表明,100%叶下珠煎剂用平板纸法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糖、大肠、福氏痢疾、伤寒及绿脓等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Thyagarajin氏应用苦味叶下珠干粉(含200mg)治疗37例HBsAg阳性携带者,疗程一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37例中,22例HBsAg转阴,转阴率59%,而对照组23例中,仅1例转阴。

黄志荣等报道绍兴市第门医院应用浙江会嵇山生长的叶下珠治疗62例慢性乙型肝炎,服用25%叶下珠糖浆,每次20ml(含生药5g),一日3次,疗程一月。

结果HBsAg和HBeAg及抗一HBe转阴率分别为4.9%和52.1%及22.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叶下珠有较好抑制HBV复制作用。

张卫星报道给66例HBVM阳性患者服用珍珠草口服液,每次40ml(含生药8克),连用三月。

结果HBsAg阴转率为24.2%,HBeAg阴转率为54%。

上海中医院报道用江西和广西叶下珠制成片剂,每片0.2g,每次3-5片,1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65例慢性乙型肝炎,结果HBsAg阴转率为12.7%,HBeAg阴转率为52.9%,DNAP阴转率41.7%,HBV-DNA阴转率13.3%,且广西叶下珠治疗组胜于江西叶下珠组。

在临床应用中,亦有持不同结果的报道。

Leelerasomee氏等用泰国苦味下珠胶囊(含200mg)治疗59例HBsAg阳性携带者,每日3次,疗程一月,对照组安慰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一例HBsAg转阴,故作用认为苦味叶下珠对HBV感染者疗效不明显。

周述等报道用叶下珠全草干粉胶囊(含400mg)治疗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22例,每日3次,疗程一月,结果12例HBsAg滴度有下降,其中3例降至1:

16,仅1例HBsAg和HBeAg同时转阴。

随访3个月后,9例HBsAg滴度又复上升,1例HBsAg和HBeAg阴转者又转阳性。

万雷等给20例HBsAg阳性者口服珠子草干粉,500mg一次,每日3次,共3个月,治后仅1例HBsAg转阴。

[备注]各地临床应用叶下珠报道的结果不同,并有争议,其影响因素及应该注意问题如下:

(1)明确鉴定叶下珠品种,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因该属植物品种众多,如印度有31种不同叶下珠,其中二种酷如苦味叶下珠,但它们却无抗HBV作用。

(2)叶下珠品种不同,其各自所含化学成分各异,可导致不同疗效结果。

(3)叶下珠的不同产区和采集收藏季节不同,可导致其功效和药性不同。

(4)所用叶下珠的剂量不同,可导致不同的结果,剂量与疗效成线性关系。

(5)用药疗程时间长短不一,可产生不同结果。

(6)各地的疗效观察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及选择临床对象不同,均可产生不同结论。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叶下珠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未见有明显毒副反应的报道。

它可内服亦可外敷,很少有不良反应

 

王不留行

【炮制】簸净杂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爆开白花六、七成时取出,放凉。

【性味】苦,平。

【功用主治】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

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通经下乳:

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

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

活血消肿:

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

【宜忌】孕妇忌服。

马齿苋

一名酸米菜,南京地区药材名叫安乐菜。

系马齿苋科植物。

肉质草本,开黄色小花,果实成熟时环状裂开,分布中国各省。

《本草纲目》:

马齿苋释名    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

 气味   酸、寒、无毒。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

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主治:

   1、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

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2、产后虚汗。

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

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3、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

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4、肛门肿痛。

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

一天二次,有效。

    5、赤白逅眄。

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

一般服两次见效。

    6、腹中白虫。

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

不久有白虫排出。

    7、风齿肿痛。

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8、耳内外恶疮。

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研为末敷涂。

    9、小儿脐疮。

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10、疔疮肿毒。

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11、积年恶疮。

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马齿苋营养丰富,经专家鉴定,每100g鲜茎叶中,含蛋白质2.3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3g,粗纤维0.7g,钙85mg,磷56mg,铁1.5mg,胡萝卜素2.23mg,尼克酸0.7mg,维生素B10.03mg,维生素B20.11mg,维生素C23mg。

还含有天冬酸、丙氨酸、二羟基丙胺、苹果酸、柠檬酸、二羟基苯二胺等。

此外,含钾盐十分丰富,干草达17%。

马齿苋是一种高蛋白、高灰分、低碳水化合物的野生蔬菜,素有“蔬菜之王”、“长寿菜”的美称,对人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因此,马齿苋即是美食,又能防病治病。

正如毛泽东所言:

“马齿苋,既可食,又是药

毛地黄

狗尾巴草

主治:

除热,去湿,消肿。

  治痈肿,疮癣,赤眼。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

  【用法与用量】内服:

煎汤,2~4钱(鲜者1~2两)。

  外用:

煎水洗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