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反馈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2)了解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进展情况,以做出恰当的调整;
(3)了解教师自身在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情况,适当地加以改进和提高。
2.评价内容多维度。
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
3.评价方法多样化。
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应当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评价,更多地在学生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考查;
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和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查。
2.如何实现数学学习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改变评价观:
改变过去只注重“终结性评价”为注重发展性的评价。
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2.在目标评价方面,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3.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数学活动报告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点发生了哪些转向?
1.由关注书本转向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2.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由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向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由远离生活转向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的营造。
5.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转向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6.由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4.你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素有哪些?
对这些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一般应包括: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等。
在这些要素中,教师行为和学生的行为是评价的核心因素。
1.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预先想达到的结果。
(2)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还应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数学的情感与态度。
(3)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4)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包括教材所呈现的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处理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内容和范围;
其次,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有科学性;
第三,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四,要考虑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不同教学学段的要求,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4.教师行为。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形成。
5.学生行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的行为主要包括是否参与提出目标,是否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是否积极参与他人的合作,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等。
6.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主要是指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5.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1.数学学习的主题应当是基本的、重要的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如《标准》中所列举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
2.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
3.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经验、对经验的分析与理解、对获得过程以及活动方式的反思至关重要。
具体的说,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活动有如下特点:
1.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
2.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3.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
6.《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标准》是如何说明这些的?
1.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教材——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
教学——课程实施的根本所在;
评价——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
2.《标准》中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呈现了“课程实施建议”,它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这是以往的“教学大纲”所没有的。
3.一本好的教材是《标准》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
它是学生从事有意义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也是教师从事有效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
《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对课程内容的选取、编排和呈现方式等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并辅以实例作为说明。
4.教师的教学实践将是《标准》实施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课程内容的价值、意义、重点和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做了说明,对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过程做了解释,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
5.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标准》在“评价建议”中,首先阐明了新的评价理念,即,评价应当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纵向发展,评价的结果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等等。
同时,对每一学段内容的评价重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案例;
并特别强调对过程性目标的评价、强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
7.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
1.做好课前研究。
(1)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与过去教材相比,内容变化了吗,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变化;
过去教材没有这个内容,属课程标准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要研究为什么增加。
然后确定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经验,预测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3)丰富开发课程资源。
(4)选择有效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5)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
(6)确定教学方案。
包括设计完整的教学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意图,做好充分的预设等。
2.做实课堂教学。
(1)教师的语言丰富,且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兴趣,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等。
(2)教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解读教材中的情境和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充分的交流活动。
(3)恰当、适时的进行课堂调控,及时把握和处理课堂生成的问题。
3.做真课后反思。
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地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是否一致,教学方式是否具有实效性,查找课堂教学中出现以外的原因何在,该怎样解决等。
8.新课程改革以来,你认为数学教育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简述。
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从教材形态上看,单一的教材变为多种版本、多样化的教材体系;
2.教材的知识体系有过去的重知识的系统化到关注学生的需要;
3.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如用具体情境呈现,用表格呈现,用图文呈现,用对话呈现,用文字呈现等。
3.教学目标有过去的一维,即“双基”变为“三维目标”。
4.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了变化,“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5.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11.试举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1.三维目标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课程标准》把总体目标阐述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尤其要着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
3.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落实。
4.精心设计教师提问的问题,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要有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
如,记录天气一课中,“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天气信息的?
”这一问题就是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问题。
5.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合理,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和谐统一。
12.简述如何重视口算教学。
1.充分认识口算的价值。
口算基于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也是运算中独立的一部分,同时,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口算还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教学中从以下两点具体落实“重视口算”的教学。
(1)在数形结合中理解口算原理。
在让学生了解口算的算理时,除了要与实际情境结合,还要逐步过渡为数学的语言符合,由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强化基本口算内容,达到熟练的程度。
小学口算内容中,两个一位数相加与其相对应的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与其相对应的除法是四则运算中的基本口算,务必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1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谈谈你是怎样认识这一转变的?
1.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教学活动要拓宽学生活动的空间,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3.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促进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
14.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观?
1.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
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3.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只是关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经历、探究、创新、实践等过程后得到的体验、尝试和机会。
15.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