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591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目录

一、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的“三个层次和三个标准”3

二、改革思路:

优化产权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建立激励机制4

1、产权制度5

2、产业布局5

3、管理体制5

三、石化央企及部分地方国企集团资产梳理8

1、中国石化集团:

改革排头兵,专业化分工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是两大途径8

2、中国石油集团:

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项目混合所有制为主要方式9

3、中国化工集团:

已经开启资产整合及证券化大幕10

4、中化集团:

农化资产平台整合是重点工作,未来炼化资产有望启动整合13

5、兵器工业集团:

明确“无禁区”改革,保壳+资产整合结合14

6、上海华谊集团:

集团整体上市明确17

7、重庆化医集团:

资产证券化和激励机制改革并举18

四、重点关注企业两类改革方向:

资产证券化和业务转型20

 

一、石油化工行业国企改革的“三个层次和三个标准”

2015年是石油化工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年,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资机会将贯穿全年。

但是由于石油化工行业国企家数多,产业布局散,行业链条长,同时不同央企、不同地方国资委改革的思路千差万别,各个公司的情况差异大导致同一地区、同一央企集团下不同上市标的的改革方案也有所差别,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改革始终让投资人感觉雾里看花。

本文通过分析央企和地方国资改革思路、详解已有改革案例,得出改革标的筛选的标准,并完整梳理央企和部分地方国企集团资产情况,尝试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国企改革总结出有用的筛选标准和选择逻辑,意图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国企改革标的的准确性。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石油化工行业存在资产国有持股比例过高,需要股权多元化,创建市场化治理结构;部分产业盈利前景黯淡,需要转型或者退出;部分国企和地方国资旗下上市公司业务重叠,产业布局混乱;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体制效率低下,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行业中的国企改革将主要围绕上述问题,从产权结构、产业布局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

具体的改革方式包括资产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卖壳、业务转型及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

我们总结得出,石油化工行业中央企和地方国资委在选择改革目标时,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考量:

标的的产权结构是否多元化(上市资产持股比例,未上市资产证券化需求),产业布局是否合理(亏损资产退出,新兴产业进入),管理体制是否有效(股权激励等)。

风险因素:

国企改革受到上层制度或者政治意图阻碍的风险;个案企业改革难度高,进展低于预期或者难以推进的风险;国有资产在改革过程中流失的风险;国企改革转型后新产业布局方向发展不顺利的风险。

二、改革思路:

优化产权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建立激励机制

截至目前,石油化工行业几乎所有相关央企集团,以及超过20个省政府都提出或出台了国企改革的深化改革的重点方向和纲领性文件。

央企和地方国资的改革思路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层面。

1、产权制度

通过混合所有制、引入战略投资人或资产证券化(含资产注入)等方式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产权结构,为治理结构改革打下基础。

央企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已经率先进行混改和辅业资产重组后证券化的产权改革,多数省份的改革文件中也对此进行了强调。

以重庆为例,提出“力争通过3-5年扎实推进,2/3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80%以上的竞争类国企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

2、产业布局

通过剥离亏损资产做大优势产业、业务转型发展新型产业、卖壳等方式调整国有企业产业布局,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各省国资委在国企分类和布局方面的规划有所差异。

如北京市强调国企产业布局应集中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即具有较强公共品属性的领域。

而云南省则提及国有资产要在“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培育优势企业,即强调国有资产在竞争性领域的地位。

而在央企层面,产业布局的调整主要集中在集团层面的非核心资产剥离,如中海油总公司剥离其保险和风电新能源业务、中国石化集团处置其房地产业务,发展3D打印、节能环保等新业务。

3、管理体制

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考核机制改革等方式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释放企业活力。

多数省份在改革意见中提及管理体制优化,部分省份在具体方案上有比较先进的思路。

例如,广东省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湖北省提出“国企领导去行政化”、“允许员工个人出资入股”;上海提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等。

在央企层面,内部考核体制的改革推动很快,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则受限于现有政策。

三、石化央企及部分地方国企集团资产梳理

1、中国石化集团:

改革排头兵,专业化分工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是两大途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位。

公司是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旗下资产包括油气田、炼油、化工、销售、仓储、工程建设等等。

2013年,中石化集团资产总额13829亿元,营业利润为96453亿元,同比增长97%,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7179亿元,同比增长58%。

中石化是垄断行业中国有企业改革的排头兵,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专业化分工重组上市改革上的动作积极且彻底,最终有望在集团层面实现“管资本”的改革目的。

公司的所有资产均有望通过股权方式持有管理,成立现代化公司和管理制度,提升竞争力。

我们预计在本届集团领导班子任期内,围绕这两条主线的改革仍将继续快速推进。

2、中国石油集团:

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项目混合所有制为主要方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央企,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3年,中石油集团资产总额37574亿元,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7593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为人民币1408亿元,同比增长114%。

中石油混改的力度和进度稍慢于中石化,在反腐及新疆地区民族情绪压力下,公司的改革更多是以缓解区域压力和自身财务压力为目的的而展开的。

未来,随着央企改革细则的出台落实,改革方向的明确,中石油有望跟上中石化的改革步伐。

我们预计2015年,新疆公司的进一步股权出售和引入民资、东部管道资产股权的出售、上游难动用储量合资合作是公司改革的明确重点工作。

此外,参照中石化的改革步伐,公司在2015年有可能能够明确专业化重组,将辅业资产进行证券化,并进行板块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从而为实现集团从管资产到管资本改革做好准备。

3、中国化工集团:

已经开启资产整合及证券化大幕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4年5月组建的国有大型企业,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是中国最大的基础化学的制造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

自2004年成立以来,秉承“老化工,新材料”的发展理念,中国化工集团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13年资产总额2725亿元,销售收入2440亿元。

中国化工集团放眼全球,积极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加开放的平台上寻求多种形式的、前瞻性的“握手”,与世界上140多个国家保持着紧密的技术、经济、资源的全面合作。

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也开创了中国中央企业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先例。

中国化工集团拥有9家上市公司,是化工类央企集团中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国有资产证券化潜力。

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正在逐步实现板块内部资产的整合和证券化。

我们判断,中国化工集团未来存在较大的国有资产证券化潜力。

我们认为,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管理理念先进,具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经验,并已经开始逐步通过旗下孙公司进行产业整合和升级,旗下未公告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均存在一定的整合重组预期。

具体到优秀的投资标的,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改革速度+安全边际”两个维度对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平台进行筛选。

改革推进速度的维度包括持股比例、平台唯一性、公告进度三项标准。

我们认为,具有平台唯一性的风神股份改革确定性较高,*ST新材,沈阳化工,黑化股份改革推进速度也可能相对较快。

投资安全边际的维度包括市盈率、相对市盈率、总市值。

我们认为,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值较小的风神股份投资安全边际相对最高,也建议关注估值较低的沙隆达A。

4、中化集团:

农化资产平台整合是重点工作,未来炼化资产有望启动整合

中国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地产酒店和非银行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截至2013年,中化集团资产规模达3178亿元,净资产1135亿元,营业收入4469亿元,利润总额1087亿元。

中化集团绝对控股上市公司中化国际、中化化肥、方兴地产,相对控股远东宏信,间接控股扬农化工、江山股份、英特集团、金茂投资。

截至目前,中化集团在资产重组方面的重点主要在于对旗下农化和化工板块资源的整合和厘清,并逐步实现主要在农化板块资产证券化的突破。

5、兵器工业集团:

明确“无禁区”改革,保壳+资产整合结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另一家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现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企业、国家计划单位企业。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2亿元,利润1086亿元,实现经济增加值726亿元。

经过前几年的整合,兵器工业集团已经成功将原有110多家子集团进行了大量整合,截至2013年底,集团共有31家非金融的子集团,分别承担了重型机械与装备、石油化工与特种化工、光电信息和海外战略资源等相关业务。

随着集团“无禁区改革”战略的提出,包括北化股份、华锦股份、晋西车轴、北方创业等多家子集团上市公司也纷纷推出了改革措施,开始了集团资产的证券化历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有改革动作推进。

北化股份股权转让,打造纤维素产业集团及特种化工集团的战略布局。

如果中国北方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要成为特种化学品资产的整合平台,或许将通过将北方化学工业集团剩余资产整体注入北化股份,预计注入规模约为300亿的资产。

华锦集团计划深化改革,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北方华锦化工集团负责人表示将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实现华锦集团的整体上市。

此外,核心业务将完成战略合作与股权优化,以及全面推进薪酬分配、采购、销售、投资等领域的转向改革。

2015年2月4日,华锦股份宣布华锦集团拟向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转让不超过246亿股华锦股份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1538%),转让价格为61元/股,转让完成后,兵器工业集团持有公司的股权从原来的5086%下降至4471%。

兵器集团与石油化工(除特种化工品外)相关的资产还有北方工业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振华石油主要从事石油产业投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石油贸易、石油化工等业务的企业,目前已获取6个海外油气项目,拥有地质储量11亿吨,在产油田年作业产量超过800万吨;原油、成品油年贸易量200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过900亿元;建立了国际营销和信息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