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5846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11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

(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

你认识算盘吗?

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

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二)计算器的认识

1、导入:

2、

刚才介绍的我国古代的一些计算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工具了。

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

这样非常简便快捷

1、介绍功能键:

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器。

自主学习

On/c:

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Off: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是骨制或木制的)。

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得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

用算筹表示数有纵、横两种形式。

介绍计算器

由学生分小组演示介绍)

3、计算操作:

4、

师:

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

学生:

介绍使用方法:

按on/c键,显示:

0输入题目

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4、利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

怎样估算?

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

4468+1792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26×

39312÷

8

估算大约得几?

5、练习用计算器计算

63×

7842365×

734327180÷

492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

五、作业:

请你拿着计算器与妈妈一起去买一次东西。

你帮助算一算应付的钱。

学生估计得数

先输入题目,然后按=,显示结果。

独立完成

独立计算,汇报,小组内互相说怎样算的?

你想怎样验算?

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后交流计算结果

计算后找规律。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时

“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

2013.9.17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感知一亿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反思

一、情境导入:

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

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节实践课:

“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阶段一:

确立问题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

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5、定活动方案。

6、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猜想一亿有多大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叙说所要研究的课题

学生研究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阶段二:

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

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

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3、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三、小节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验证猜想。

推出一万张纸和一亿张纸的高度。

交流感受,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习惯。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第一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角的意义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

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

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

图形

联系

区别

线段

射线

直线

小组汇报

7、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

(P39、1)

8、

学生汇报

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能测量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

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太阳射出的光线等等。

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学生画直线

得出: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判断后全班订正

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

使学生弄清楚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

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

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

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

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用∠1表示。

(2)问:

到底什么叫角?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1、P36“做一做”1、2

2、P39、2、

四、课堂小结

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知道什么?

(板书课题:

直线、射线和角)

五、课后作业:

P40、8

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回答:

是角

学生汇报。

学生举生活中角的实例

学生独立画角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画角的的方法。

学生说角的概念及角的符号。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订正

使学生掌握角的概念、角的写法和角的画法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都是直的

线段是直线的

一部分

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一个端点

无限

没有端点

第二课时

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

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

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

量角用什么工具?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

中心、0度刻度线、

学生思考后汇报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量角器

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小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

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角的度量单位

内刻度和外刻度。

(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

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

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