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5.2011年4月9日下午14时多,青海省西宁市一纺织品大楼发生火灾,截止下午18时许,共有17人被救出,1人遇难.如果知道一些家庭防火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
B.电器着火应用水扑灭
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6.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而获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
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其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5:
22
D.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7.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g
8.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C.D.
9.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B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B.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和D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Fe+3O22Fe2O3B.Mg+O2MgO2
C.2H2O2H2+O2D.4P+5O22P2O5
二、提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1.用化学符号按要求填写:
(1)氯元素 ;
(2)氧化铁 ;
(3)5个铜原子 ;
(4)3个铝离子 ;
(5)2个二氧化硫分子 .
12.现有①水②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
13.如图所示:
(1)写出玻璃仪器名称②
(2)进行的是 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我们可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
14.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
(1)指出仪器的名称:
① ;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二氧化锰作 ,排空气法收集时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的药品是 和 ;
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收集满的氧气进行F所示的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共5分)
15.实验室中用18g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4g,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剩余物中各物质质量各为多少?
(有规范的计算过程)
xx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黔龙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磨杵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死灰复燃的过程中一般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积土成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
液体读数B.
滴加液体C.
加热固体D.
倾倒液体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
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解答;
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解答.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D、取用液体时:
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
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故答案选C.
【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物中碳、氢、氧(原子团之外的)、铬、硫酸根的个数分别为2、18、13、4、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铬、硫酸根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18、13、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铬原子、6个硫酸根,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铬原子和3个硫酸根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r2(SO4)3.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电解水产生气体的体积来分析;
B.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性质分析;
C.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D.根据分子、原子定义来分析.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
2,故说法错误;
B.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正确;
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说法错误;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要将结论和现象区别开来.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电能转化为热能及燃烧的条件判断.
B、根据防止触电的原则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D、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A、如不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电能转化成热能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火灾;
正确;
B、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
不正确;
C、油锅中的油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D、室内起火时不能打开门窗,否则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
【点评】燃烧是初中化学上的基本概念,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以考查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逃生措施,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前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D.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A.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
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5):
(1×
22)=90:
11,故错误;
D.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