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4960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原则。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树立开放搞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多方投入、发展文化的新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

一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破除制约文化改革的观念障碍。

清醒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的关系。

充分挖掘我县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新观念,发挥优势,以战略思想和市场手段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用不断做大做强的文化产业来繁荣和推动文化事业。

二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体制机制要效益要发展。

紧紧抓住我县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部分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雏形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搞活体制,创新机制,积极扶持文化务工,切实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发各类文化产业链,夯实文化事业繁荣的产业基础。

三是强化单位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深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等办法,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合理有序流动,广纳贤才,人尽其才。

同时还要抓好文化产业领头人、文化作品创作人、文化产业推广人“三类人才”的建设,着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理顺文化管理体制

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按照企业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理顺我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从根本上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

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领导要分开任职,不相互兼职。

2、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职能。

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等行业工作的管理,通过改革要逐步把重心转移到抓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加强行业管理入手,加强对文化发展方向、总量、结构、质量的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制定本乡(镇)、本部门的文化发展规划,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转变。

3、推进依法行政。

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实现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

完善行政许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

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程序,减少环节,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4、加大文化执法力度。

将文化、体育、广电以及“扫黄”“打非”等行政执法职能归并,并实行属地化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和州委有关会议精神,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解决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

从今年起“扫黄”“打非”经费以5千元的数额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改善稽查管理装备条件。

(二)、深化文化单位改革

一是明确界定各类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和范围,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各单位现状和发展方向分别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要充分考虑文化发展的现状、发展潜力,还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壮大产业,繁荣活跃文化事业。

二是转换文化事业单位经营机制,增强生机与活力。

县文化事业单位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文化生产力上下功夫,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体制,变养人为养事业,积极构建文化人才之间、栏目之间、品牌之间、产品之间正当竞争的文化发展格局。

三是发展壮大以演艺业为主的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产业。

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以培养和发现人才,挖掘民族资源“富矿”,创作文艺精品,整合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宗教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引导以演艺业为主的各类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切实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和非企业文化经营单位,推动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各门类的经营。

1、确定县文化馆、图书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要在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内在活力、搞活内部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创收,将创收收入全部投入事业建设。

图书馆和文化馆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保持原有3名编制不变。

由县财政负担,事业编制。

同德县宗日文化传播公司按企业化运作,归文化馆管理,固定临时工12名,工资按现行标准由县财政局负担,每人每月600元,其余与企业收入挂钩,但不能低于同德县最低工资标准。

主要职责是培训学员,组织开展文化打工,承担公益性演出和三下乡任务。

图书馆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的方针,政府应逐年增加投资,购进一批农牧民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图书和音像制品,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和使用。

全县各重点寄完小的图书室在适当时机定时向附近村舍的农牧民群众开放;

并充分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牧民提供农村牧区建设信息查询的平台,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科技文化的信息中心。

2、县广播电视管理站实行事业体制,无级别管理。

广播电视管理站(包括有线网络):

定编11人。

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定岗定责,采用全员聘用,业绩考核,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具体为:

播音员、记者、编辑人员共4名;

有线电视管理维修人员4名;

全县“村村通”维修人员2名,财务人员及有线电视收费人员1名。

3、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履行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扫黄打非”相关行政执法职能,有效解决文化市场管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理顺规范文化市场执法行为,建议定编4名,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4、文物管理所需要恢复。

我县文物管理所在以前机构改革中自然消失,建议在此次改革中恢复建制,以便于我县文物管理、保护、开发使用及日常工作的开展,建议定编1人,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5、确定电影公司为企业单位,完全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

按照“政府推动、财政扶持、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根据我县电影文化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2131”工程的要求,成立同德县流动电影放映管理站,承担电影“2131”工程项目管理和影片拷贝的发行放映任务,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县“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

为维持流动电影放映站的正常工作,县政府每年补贴免费放映电影资金3万元,同时每年补贴员工三金资金3万元,两项合计6万元。

在这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核定机构编制,科学设置岗位。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核定编制、人员情况和事业的发展状况等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用人制度等。

(2)、人事管理和分配方式。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

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

(3)、事业单位正、副职竞聘上岗。

严格按照竞聘条件、资格和工作程序进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4)、退养政策。

①、退休。

事业单位人员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和工龄满30年可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人员待遇。

②、内退。

事业单位人员年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或工龄满27年,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可内退,内退期间享受原工资的70%,待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办理退休手续。

内退期间本单位不再聘用,内退仅限于此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前。

(5)、落聘人员的安置。

①、落聘人员按待岗对待,待岗期为3年。

待岗期间自费进行学习深造,并能拿到相应专业文凭的,工资全额发放。

待岗期间可参加岗位竞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②、待岗期第一年发放原工资的80%,第二年发放原工资的70%,第三年发放原工资的60%。

待岗期满仍不能上岗或就业的,从第四年起,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③、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与在职职工一样按原工资享受有关国家调资政策、社会保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待遇。

④、鼓励待岗人员自谋职业或调出。

职工申请辞职,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6个月的基本工资和艰苦地区津贴的辞职补助金。

要求调出的,办理调动手续。

(三)、加大财政投入

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政府文化建设投入的主要着力点,是当前我县文化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最为亲密相关、群众最为盼望的事情。

要认真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提供惠及全县各族群众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

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在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文化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要求,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牧区,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牢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础。

1、随着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

重点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活动、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农牧区和城镇社区公共文化事业等扶持力度。

2、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保证公益性文化单位各项业务正常运转,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县财政今后每年拿出不少于3万元的资金用于、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以及文化中心户的建设。

3、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核定公益性文化单位正常运转支出并予以必要经费保障的同时,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实施项目财政补助数额,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财政投入方式逐步从直接拨款向项目投资、购买服务方向转变,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4、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县属各新闻单位工作中的实际,在切实抓好内部各项管理、加大创收工作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支持新闻单位的工作,县财政要保证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新闻媒体工作的正常运行。

5、要随着财力的增长,对重点文化单位和重点文化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切实落实改革中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做到分流不下岗。

对新进人员实行新的管理制度、新的薪酬制度,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6、大力发展农牧区文化事业。

按照国务院“市有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要求,至2010年,全县基本建成和完善县、镇(乡)、村三级公益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