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4755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这是中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面临的重要环节,可是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并没有完全随之而去,而医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医疗保障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使之日益完善,服务于民。

一、实践目的及意义

选取这个主题有利于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医疗保险的热点问题并促使我们思考中国医疗保险的创新发展道路,为改革建言献策。

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将视野囿于专业及课本的理论知识,应该经过切身实践来积累经验并不断丰富自己。

借此实践,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使自身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能力更加完善。

二、实践调查方式

1.经过网络和报刊等渠道搜集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有关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与法规,同时收集部分医疗保险的资料并绘制问卷调查表。

2.经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调查表并回收统计;

走访岳阳市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的医疗保险制度,实地调查了解当地人民的反映现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三、实践过程

(一)经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多,可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保障滞后,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妨害了社会稳定。

农村医疗保障突破了农村社会保障的死角也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新曙光。

可是,农村医保正处在发展前期,问题迭出,势必会阻碍其发展进程。

本文旨在探索其出现的原因,提出建议解决问题使之更加完善,服务于民,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农村医疗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保险现状

1.农村保障水平低

中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而在农村100个人中,只有12人不同程度地享有商业或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在大中城市这个数字则为54。

从1999年正式实行的社会保障改革,至今已有10.895万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城镇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而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率极低,作为各种商业和社会保险中覆盖面最大的社会统筹大病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不足20%。

而且,农村79%的农民自费医疗,保障水平低。

中国社会保障仅仅在城市开展是远远不够的,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社会保障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2.农村投资不足,城乡差距大

多年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沿袭的是向城市倾斜的思路,长期以来中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30%的卫生资源。

农村医疗保险资金严重不足。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地方财政吃紧,许多村的集体经济已所剩无几,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补贴减少,农村卫生资源将更加匮乏。

3.“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当前,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供给逐渐市场化,自费医疗制度依然占主导地位,农村医疗服务费用不断上涨,“因病致贫”、“有病难就医”在农村已不是偶然现象,农民对看病就医心存隐忧。

近年来农民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

许多农民已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形成“小病拖,大病抗”的普遍局面。

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矛盾突出,必须改革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否则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如计划生育、传染病、流行病的管理控制等问题,都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缺乏激励机制农民参保热情不高,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目的,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负担。

而患大病具有偶然性,因此,农民会因为患大病的几率小而不愿意保险费参加统筹。

其次,管理存在漏洞,筹资力度不够,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违反中央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政策和试点指导原则的做法。

另外,忽视地区间差异,造成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医保的问题。

(二)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10月颁布实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也明确指出:

“农村卫生工作是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这样一个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举足轻重的大事,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则、实施办法,制定具体规定就会各不相同。

即使是杭州地区相邻的区县政策规定也差别很大,农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可信度。

2.政府职能不明确

政府的管理职能未恰当发挥,未明确自身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角色一些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服务和产品,政府将其转由市场提供,使农村较贫困的缺医少药的人口无法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而一些本应主要由市场提供和分配的医疗服务资源,政府却在负担。

长期以来,政府过分依赖直接提供医疗服务,过分集中控制医疗设施,而对由政府支配的金融、信息和规章制度工具,则利用得太少。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穷人患病能拿得出钱,富人得病能拿出钱,可是怕年年交钱不生病,明摆着吃亏。

很多农民直言不讳地表示对村乡干部工作的不信任,对政府政策多变的担心

3.合作医疗等经办机构的工作不够规范

管理好运作好合作医疗基金,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经办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水准的专业知识。

可是,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甚至存在“四无”的问题:

无正式机构、无专职人员、无工作经费、无规范制度。

兼职经办人员较多而且变动频繁,报销审批程序繁琐,患病农民报销时意见很大。

基金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挪用贪污等违规违法现象。

4.医疗费支出增长迅猛,加重了患病农民的负担。

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医疗费用的急剧膨胀已经给中国财政、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由于“医疗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和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

因此现实中,当前中国很多医院以药养医,辅助检查项目过多、药价偏高,导致住院费猛涨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

不少医生在巨大的批零差价诱惑下,开大处方、用贵药、乱检查甚至拿回扣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现象一方面造成了医药资源、国家的财政的巨大浪费,同时也给病人特别是农民群众带来了十分沉重的负担。

而且人口老龄化、高新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公共卫生体制不健全可能带来突发事件等等原因还会继续导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实现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依然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个难题。

5.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差。

中国当前的医疗卫生资源多集中于地区性的中型或大型医院,一些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则长期得不到有效改进。

从城乡来看,医疗卫生资源则被集中投放于城市,占总资源的80%,其中2/3又集中投在大医院。

可见,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存在极大的不合理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医疗卫生服务报告中披露,191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公正指数中,中国排188位,在所有成员国中居倒数第四,是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农村人口的医疗可及性差,导致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看大病则意味着倾家荡产,因病致贫。

于是,农村卫生医疗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改革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一大失着。

也就成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困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困难,群众缺乏对于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对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都极其有限,而农民的收入增长又比较缓慢,合作医疗面临筹资困难的窘境。

即便是能够筹集起资金,合作医疗也缺乏群众基础,因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组织者不太信任,特别长期以来政府的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政策落实的信心,很多农民渴望农村医疗保障,但对此又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还有少数极其贫困的农民对拿出10元合作基金确有困难而担心将是有去无回,因而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高。

二、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改进投资结构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整个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

在农村,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效益很低的农业生产,农业剩余很少。

为了保证农村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农民获得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必须建立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应该承担起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投入相当大的财政资源,切实改进财政资金在城乡卫生的差异化支出结构。

据了解,,中央财政投入47.3亿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比上年增加41.9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

(二)加大强化农村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

各国经验表明,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与卫生习惯的培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呈现正相关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民众的健康,同时降低医疗压力。

利用人类已经创造和提供的知识及其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中国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把传播卫生知识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提供给13亿人民,预防疾病、普及和增加人民卫生健康知识这本身就比治疗疾病更有效益。

3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了“医院管理年暨医政工作会议”。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的工作回顾中指出,四川坚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医疗机构日常监管等八个方面结合,全面加强医院管理。

(三)建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支持体系

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规范化运行,保持这项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支持体系实属必要。

建议首先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条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条例》两个法规,从法律上保证该项制度的有序运行。

并配套制定有关法规细则及政策措施,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各利益主体—国家、地方和农民各自的责任、权利及利益有一个明确界定,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保障此项制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下去。

(四)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配套的医疗救助体系

在地方财政资源保障能力不强的条件下,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只能是按“保重点,分阶段”的原则,保障那些最贫困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

为此:

首先,要建立起农民生活的最低保障线,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网的“网底”建设。

根据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确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而起到一个社会稳定器和减压器的作用,并为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创造条件。

其次,要摸清当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具体情况,同时,对当地农村居民疾病发病的地域分布、居民家族病史、发病频率以及地方性流行病状况有一个充分认识,并对农村居民的经济和卫生情况进行系统化管理。

要将那些收入水平低、家庭负担重、长期患病、年老体弱的农村人口优先纳入医疗救助体系。

再次,地方财政要专门安排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并与中央财政拨款相配套。

最后,农民获得医疗救助的前提条件应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部门可经过合理运作基金的办法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获得医疗保健实行补偿。

四、实践总结

一个月的寒假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社会实践”这个词我早有耳闻,无疑就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可是当我真正经历过一次时,我才发现之前那种想法很幼稚、可笑,因为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

社会实践活动使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尝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

或许,这种真切的体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此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