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4598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进入四月份,聚烯烃产品需求转淡,社会库存逐步增加,加之黑色系引发的国内商品

整体杀跌影响,PE、PP价格自4月底开始近一个月的时间出现了千点的回落。

第二轮反弹是在5月底-7月初。

这个时间段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淡季,但今

年却出现了超销的情况,且两大石化月底频繁调涨、市场资金提前炒作三季度旺季需求,使得聚烯烃进入6月后呈现持续上行态势,但受需求淡季限制,这第二波的上涨空间有限。

三季度,聚烯烃进入集中检修期,供应逐步趋紧,但基于终端需求“旺季不旺”和下游集中补库滞后,叠加由G20峰会引起浙江和其周边地区聚烯烃下游企业停工,导致PE、PP震荡走弱。

而9月下旬开始,各种利好因素不断共振,带来了期价的第三轮反弹。

尤其是国庆节后随着石化快速去库存、新增投产延后,市场供应进入偏紧状态,而十月是农膜需求消费旺季,且低库存下两大石化轮番调涨助力市场,又有宏观面原油大幅反弹、人民币急速贬值等因素的推波助澜,聚烯烃价格加速上行,线性期货更是创出10615元/吨的年内新高,而PP也在回调后创下年内高点9302元/吨。

总体来看第一、第二轮上涨主要炒作检修预期,有较为明显的资金介入。

第三轮上涨更多的是来自于市场自身需求的带动。

2、聚烯烃供需分析

2.1、聚烯烃供应格局分析

2.1.1、国内产能及新增投产情况

经过2011-2014年的聚乙烯新装置大规模投产后,从2015年开始国内聚乙烯产能增速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降。

2015年全年仅投产两套煤制烯烃装置,共60万吨,年产能增速为4.1%;

而2016年国内聚乙烯新增装置也仅投产了3套,年产能共计87万吨,产能增速为5.7%。

虽然从数字来看今年投产较2015年稍显增加,但由于神华新疆和中天合创年内投产时间较晚,新增产能释放有限,对今年冲击力不大。

截止2016年底,国内聚乙烯总产能为1615.8万吨。

而在2017年国内PE新增产能预计有180万吨(如表2所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如果上述新增装置均能实现投产,到2017年年底国内聚乙烯产能将达到1795.8万吨,产能增幅11.1%,且据上述PE新增装置投产节点,预计2017年因新增装置投产将为国内带来109万吨的产量。

这意味着,2017年国内聚乙烯行业又将迎来一波扩能高峰。

相较于PE装置的投产情况,国内聚丙烯行业扩能速度明显加快,以煤化工和丙烷脱氢工艺为主建成了多套大型PP装置,聚丙烯市场的格局也因此逐渐演变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2016年PP共计投产了286万吨新装置,均为煤制(包括MTO)和外购甲醇制装置,但受低油价下煤化工装置优势逐步减弱及丙烯单体还有一些PP产品的聚合装置产能短期缺位等因素影响,这些大部分装置延期至了四季度和明年年初投产,这个量远低于年初预估179万吨的增量。

截止年底,国内聚丙烯总产能在2064万吨/年,产能增幅为16.1%,如果到2017年年底上述新增产能均能实现投产,届时国内聚丙烯产能将增加至2329万吨,产能增幅12.8%。

图表3:

2008年-2017年国内PE产能产量

图表4:

2008年-2017年国内PP产能产量

从2017年PE、PP新增产能计划表来看,明年将会是聚烯烃产品产能大幅扩张的一年。

预计2017年国内新增产能投产及2016年新增产能滞后影响将为国内带来116

万吨的聚乙烯供应量,包括:

高压50万吨、低压8万吨、线性58万吨;

在聚丙烯市

场,预计将影响明年供应量增加102万吨。

但考虑到国内煤化工装置普遍难按时投产以及低油价的影响(即便到了60美元/桶油制仍保持较大优势),所以以上新增产量是理论上的最大值,实际的量较预期会有较大幅度减少。

表格1:

2016年国内PE新增投产装置

表格2:

2017年国内PE新增产能及产量预期

表格3:

2016年国内PP新增投产装置

表格4:

2017年国内PP新增产能及产量预期

2.2、国外聚烯烃扩能情况--全球聚烯烃扩能脚步不停

未来几年聚乙烯全球产能将继续呈现扩张态势,从图2看出,2016年之后东北亚、

中东地区扩张放缓,而北美地区新装置逐步投产,2018年达到顶峰。

具体来看,2016

年,国外市场共投产625.5万吨新增产能,截止年底,预计全球PE产能(不含中国大陆)9100万吨,而2017年全球新增产能425.5万吨,产能增幅4.9%,其中产能增长最为明显的是美国。

2017年中东地区仅有阿联酋一套15万吨高压装置预计投产,但其低成本优势不可忽略,且中东地区聚乙烯产能庞大,并将其作为主要原料产品对外销售,且对中国市场十分倚重,从近几年来中国进口沙特、伊朗的进口量持续上升可以看出。

其次,印度方面,随着其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源化工品等日常轻工品需求急剧提升,预计后面数年,印度仍将成为PE产能新增的主要国家,然而从出口来说印度对中国出口几乎为零,由于本土供应缺口大,印度新增产能对中国出口影响几乎为零。

美国乙烷裂解项目进入投产期,轻烃裂解装置将在2017-2018年集中投放,且

据有关资料可知,其生产成本不及国内一半水平,且占一定比重产出产品目标市场为

中国,再考虑到16年装置投放产能的滞后影响,预计2017年国内聚乙烯来自进口端的压力将会不小。

对于全球聚丙烯而言,扩产能也是不变的话题,不过未来几年全球很大一部分聚丙烯增量集中在中国,而剔除中国大陆的新增预计外,2016年全球聚丙烯产能仅增加了40万吨,总产能大约在5290万吨左右,2017年预计全球PP新增产能为100万吨,增幅在1.8%左右。

由于国内PP新增产能巨大,而国外新增产能是其二分之一还不到,因此国外新增产能释放不仅不会对中国聚丙烯进口量产生影响,甚至聚丙烯进口量有望进一步减少。

图表5:

2016全球PE新增投产(单位:

万吨)

图表6:

2017年全球(不含中国大陆)PE新增产能(单位:

%)

表格5:

2016全球PE(不含中国大陆)新增投产

表格6:

2017年全球(不含中国大陆)PE新增产能

图表7:

历年全球PP产能(单位:

表格7:

2017年全球(不含中国大陆)PP新增产能

2.3、检修计划

从检修计划来看,2017年大修企业的个数明显要小于2015和2016年,整体检修力度是去年的一半还不到。

2016年聚烯烃因检修损失产量共计137万吨,约为2016年表观消费量的2.8%;

其中聚乙烯损失55万吨产量,为表观消费量的2.2%,聚丙烯损失82万吨产量,为表观消费量的3.5%。

而2017年检修损失量预计在55万吨左右,PE、PP分别损失产量35.07万吨和20万吨左右。

从时间上来看,聚烯烃企业大修时间依旧选择在3-5月份,PE检修企业多集中在华东地区,PP则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及华南地区。

总的来说,2017年检修影响产量有一定程度减少,而对于检修集中地区在检修时间段内的供应量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表格8:

2017年PE检修计划(单位:

表格9:

2.4、产量及进口情况分析

自2010年以来煤制烯烃装置大量投产,国内聚乙烯产量也节节攀升,尽管今年库存水平同比2015年较低,但随着新装置的相继投放,2016年聚乙烯国内产量累计预计

同比增长。

目前来看1-10月份累计产量基本已与2015年全产量持平,按去年平均水

平预计,2016年国内聚乙烯产量可能达到1425万吨左右,其中,新增产能释放产量预计在46万吨左右。

而伴随着2017年新增产能的大量投放,预计明年产量同比较过去两年有较为明显的上涨。

从分项产品产量来看,今年国内产量的增加主要集中在高压和中低端的线性品种,低压增长表现平平,如图9可见。

其中,高压从年初以来一直呈现货少紧俏状态,生产利润非常可观,工厂长期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使得今年高压产量增速基本维持在20%左右;

线性和低压随着市场逐步趋于饱和,产量增速逐步减慢,但总体还是维持一个增长的状态。

图表8:

PE历年产量及进口情况

图表9:

PE不同产品产量累计同比

2016年PP产量累计同比涨幅为5.2%,较15年同比有明显的下滑,主要由于原油价格的不断下滑导致国内煤化工工艺优势丧失殆尽,据传原油价格在60美元/桶之上,国内煤化工装置才会保持正值的税后利润。

另外,国内环保条件越加严格,环保成本迅速攀升,多数“三高”煤化工装置只能推迟投产,部分装置甚至出现无限期停工,因此虽然新增投产产能较多,但实际上的产量增加会低于预期。

图表10:

PP历年产量及产量增速

从进口情况来看,整体来看我国PE进口总量依然保持增长,近年来进口依存度有小幅的下行,但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这主要是受到国内生产技术水平限制,在专用料领域仍需依赖进口,且这部分进口的量较为固定。

从PE三类产品进口量分类统计来看,HDPE产品进口总量依然总体保持比较强劲势头,LLDPE和LDPE进口均有小幅的回落。

LLDPE进口量回落是因为国内的自给率提升,验证了国内产品挤占进口产品现象;

LDPE作为对国产料的补充,受今年LDPE产量增加较快影响,进口略微有所下滑;

HDPE方面,首先近几年需求量一直在缓慢增加,主要由于低压进口料质量较好,且长约有一部分价格优势存在。

相较于PE,PP进口总量逐步减少,进口依存度已经降至20%左右,且随着国产料的增加,中低端均聚产品的进口量降幅较为明显,而其他一部分依赖进口的共聚高端专用料则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数额。

图表11:

PE历年进口量及进口依存度统计

图表12:

PP历年进口量及进口依存度统计

图表13:

LLDPE进口量季节性

图表14:

PP进口量季节性

从进口量季节性来看,今年年初LLDPE进口利润尚可,进口量在三月份跃至高点,后几个月则因内外盘长期倒挂,月进口量有所下滑,而四季度下滑则受汇率贬值影响较大。

PP今年内外盘倒挂并不是十分明显,进口量总的保持在比较稳定状态,而10月之后同样是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影响,月进口量出现了一定下滑。

整体来看,随着国内聚烯烃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