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4374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系统的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格式.docx

构成

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

且纯净物中仅含有一种分子。

一般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电荷成为阴离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成为阳离子离子。

所显电

性情况

不显电性

阴离子:

带负电荷

阳离子:

带正电荷

表示

方法

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

用元素符号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分别以阴、阳离子符号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在化学

反应中

的表现

在化学反应中原分子破裂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分子原子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表达

方法

均为微观粒子,既可讲个数,又可论种类。

基本

属性

体积小,质量小,都是在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3)原子的结构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质子原子的质量。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③决定元素种类。

原子核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中子②不带电荷。

③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①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性质。

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是由自然界中的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①、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

氢原子(H)和氢离子(H+)都是氢元素。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元素只分种类,没有大小、数量(个数)的含义。

原子有种类之分,又有大小、质量和数量(个数)的含义。

应用

范围

元素在说明物质宏观组成时应用。

用来描述某类物质或某种物质的组成。

原子是微观粒子,在说明物质微观结构时应用。

联系

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元素的最小物质单位,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

③常见元素及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氢氦氮氧氟氖氯氩碳硅磷硫

元素符号

HHeNOFNeCACSPS

钠镁铝钾钙锰铁铜锌钡银汞金铅

NaMgAlKCaMnFeCuZnBaAgHgAuPb

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品种(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

微粒(微观):

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②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⑤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氧、硅、铝、铁、钙

2、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化合价

一价氯钠钾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零价记心间。

(2)化学式的写法(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1

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单质如:

Fe、C、He等

书写②气体单质(双原子分子)用A2表示(A表示某种元素)。

如:

O2、Cl2

化合物:

正价前,负价后,交叉约简,再标数

注意:

1,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原子团有:

硫酸根SO42-、硝酸根NO3-、碳酸根CO32-

铵根NH4+、氢氧根OH-

2,原子团不是化学式,是化学式的组成部分。

(3)质量守恒定律

①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实质:

从分子—原子观点看,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

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

(4)化学方程式

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熔点,沸点,

物质的性质颜色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等)

化合反应:

多变一。

A+B+C+…→X

分解反应:

一变多。

X→A+B+C+…

(2)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置换反应:

AB+C=CB+A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①化合反应:

A、单质+单质→化合物4P+5O2

2P2O5

B、单质+化合物→化合物C+CO2

2CO

C、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H2O+CO2=H2CO3

D、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NH3+CO2+H2O=NH4HCO3

②分解反应:

A、氧化物的分解

2H2O

2H2↑+O2↑

B、酸的分解(含氧酸)

H2CO3=H2O+CO2↑

C、不溶性碱的分解

Cu(OH)2

CuO+H2O

D、某些盐的分解

CaCO3

CaO+CO2↑

③置换反应

A、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

Fe2O3+3H2

2Fe+3H2O

B、金属(H前面)+酸(稀盐酸、稀硫酸)→盐+氢气

Zn+H2SO4=ZnSO4+H2↑

C、金属(一般不选K、Na、Ca)+盐溶液→另一金属+另一种盐

Fe+CuCl2=FeCl2+Cu

D、水与其它单质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④复分解反应

A、碱性氧化物+酸反应→盐+水

CaO+2HCl=CaCl2+H2O

B、碱+酸→盐+水

HCl+NaOH=NaCl+H2O

C、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CuSO4+2NaOH=Na2SO4+Cu(OH)2↓

D、盐+盐→两种新盐

K2SO4+BaCl2=BaSO4↓+2KCl

E、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3)其他反应: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

一般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4、溶液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组成

溶剂:

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均一性:

溶液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基本特征

稳定性:

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不分离。

(1)溶液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

酸碱性:

指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酸的溶液呈酸性,碱的溶液呈碱性,

但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呈碱性的不一定的碱。

用酸碱指示剂示来检验。

酸碱度: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用PH值表示。

PH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越小,说明酸性越大PH>

7溶液呈碱性,PH越大,说明碱性越大)。

(2)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①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质里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

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一般规律:

专题2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教材中主要介绍30种物质,其中有6种混合物,7种单质,13种无机化合物和4种有机化合物。

现将30种物质以物质分类的形式归纳如下:

1、空气和水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及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03%

0.94%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及主要用途:

氮气(N2)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

(2)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氧气等物质反应。

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故又称惰性气体。

用途

保护气

电光源

(3)水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4)空气和水的污染和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

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水的污染源:

①业生产中的三废:

废液、废渣、废气;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碳及其化合物

(1)、碳的单质: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充分燃烧生成CO2,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b不充分燃烧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蓝色。

②与氧化铜反应:

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CuO反应生成Cu和CO2,现象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C+2CuO=CO2+2Cu

在高温条件下还能与Fe2O3等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上述类似反应。

2Fe2O3+3C=4Fe+3CO2↑

(3)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可燃性:

2CO+O2

2CO2火焰的颜色:

在空气中淡蓝色,在氧气中蓝色。

还原性:

与CuO等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