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3694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情况汇报Word下载.doc

1.调整布局,加强领导

在新方案实施前,我院在思政课教学方面主要设置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三门课,分由法律行政系的德育心理教研室和政治理论教研室负责落实。

新方案实施后,根据新方案的规定,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和规范,现在放置的四门课程与新方案要求一致,分别在大一、大二的四个学期里完成教学。

其次,为加强领导,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更好地协调好四门课的教学,我校由党委牵头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心,由主抓思政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宣传部和学工部、法政学院领导担任副主任,同时在法政学院设立了系部一级的社科部,使学院对新四课的教学组织与落实能够进行更直接、更有力的领导。

2.强化师资力量,突出学科特色

社科部在原来德育心理教研室和政治理论教研室的基础上整合力量,对新四课中存在的重叠交叉部分进行了合理布局,改善了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引进师资,按照各门课程的专业特色配备师资力量,并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增设历史教研室和哲学教研室,并尝试开设思政课类新专业的可能,在提高思政课层次强化教书育人效果的同时,积极与市内其他院校接轨。

3.组织保障,优先“供给”

在实施新方案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均能力配合,尽力提供方便。

比如,在全校排课中,新四课总是在首轮排课中先于其他课程安排,教学时间大都安排在黄金时间,如早上8:

20起的一二三节或下午一时起的六七八节,从时间上让学生和老师感觉到这些课程与其他的专业课同样重要,对避免学生产生这些课程不重要的感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在教室安排上,有关部门也将多媒体教室优先安排给思政课,为思政课老师的教学实施创造了好的环境。

再如,图书采购部门对社科部也是一路绿灯。

对社科部提出的教学参考资料的购买要求、建立资料室要求,图书采购部门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响应。

4.资源优化,网络分享

为帮助社科部的老师尽快把握新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和熟悉掌握新教材,学院拨经费设立“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网络资源应用研究”课题(上海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了“思政课网络平台”,通过备课中心、辅导中心、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四大模块,为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思政课网络平台”的建设目前还在进行中,开放的功能和提供的资料还十分有限,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明显的。

我们准备通过下一阶段的建设,逐步完备其功能、丰富其内容,使“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成教师分享教学成果和集体备课的实用性平台,

5.强化培训,自我提升

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法,通过向其他教学单位取经、网络搜索、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等方式,使教师们及时了解、掌握新的做法和新的知识,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实践考察丰富教学资料,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委组织的专门培训和社会实践,以确保一线教师深刻领会和掌握新方案的精神和要求。

经过努力,在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院的四课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提高,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学生评介良好,教师在学生测评中的排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6.广开渠道,加强实践

为落实好实践环节,我们专门研究了设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运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报告讲座、亲身体验、影视观摩、网络搜索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印证、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的实践体会。

同时,我们还充分运用学生社团的作用,例如,组建和指导学生社团“三个代表实践团”、“消费维权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把思政课教学从第一课堂延伸到了社会这一大课堂里,扩展思政课的效果和影响。

二、新方案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根据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们的普遍反映,新课改不仅客观反映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富强的历史,而且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三大理论成果,教材还与时俱进,及时反映了我党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知识系统完整准确,是一部好的教材。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材理论性强但缺乏可读性

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效果,教师和同学们大致有如下的想法。

新教材用词准确、逻辑严密、内容丰富、反映时代、语言规范,同时,新教材也存在着过于呆板、类似文件等情况。

一方面,这为教师准确把握和表述有关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但同时,也为教师实施教材,把教材内容教学语言化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由于教材的可读性不够理想,学生自觉阅读新教材的自觉性也较低,表现为一些学生不是为了考试,基本上不阅读教材。

2.教材的内容相互重叠。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注意各课程的相互衔接,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比如近现代史改革开放部分和新民主主义部分都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内容雷同交叉,精神文明建设部分“八荣八耻”在《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和《毛泽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都有体现,如何处理好不同教材中的内容和重点的讲解是摆在广大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四个编写组加强内容磋商和协调。

3.实践教学难以保障。

主要表现在课外时间如何保证的问题上,《概论》课的实践课时有36课时,这相当于一门新课,加上理论课72课时共108课时,比专业课时还多一倍,现在运行的4+2模式,总学分6学分。

如何在组织、经费、学生课外时间安排和内容筹划上进一步探索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4.过于大班化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班人数一般控制在80人以下比较合适,如果太大,一方面造成难以互动、无法全面批改作业、社会实践难以安排等不良影响,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学校就自身就不重视本课程的错误感觉。

5.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师资力量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但由于该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内容调整,原来的教研室进行重新整合为四个教研室,但原来教师的传统知识结构意味着发生较大调整,这就使得非专业教师在吃透教材,理解内容和拓展知识面上有较大困难。

搞好教师培训和自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总之,自05方案实施以来,社科部围绕学院的各项中心任务继续完善职能,不断强化工作力度和自身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学和学术研究能力,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境界,扎扎实实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在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而上述问题也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使得问题逐步解决,使思政课成为一门真正为大学生所喜爱,听得懂、听得进并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增强实效性。

上海商学院法政学院社科部

2011年3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