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279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精品教案+课堂实录Word格式.docx

戏剧正是借助动作这种手段,将人物的行动、事件以及矛盾冲突的发展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

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想象、联想,感受艺术之美,为写好本单元作文做好铺垫,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每个人都有拿手好戏,要写好自己的拿手好戏,应该抓自己的动作,边叙述边写自己的体验,突出自己的心理体验,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

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提起素材,再加以想象,从而成为创编生活故事的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感受和鉴赏艺术之美,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法建议】

1.文言文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那怎样读懂文言文呢?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

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同时发扬自主合作精神,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运用联想的方法来理解课文适用于《月光曲》,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

3.本次习作是写《我的拿手好戏》,关键点是自己最擅长的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来写,其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要真实。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21.文言文二则

2

22.月光曲

23.京剧趣谈

1

口语交际

聊聊书法

习作

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合计

10

21文言文二则(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曝”、“汤”,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借助注释,结合资料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伯牙鼓琴》故事。

4.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特点,懂得关注生活、真诚待人。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把握整个故事情节。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故事。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明确“知音”的真正内涵,且能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7个生字,熟读文言文。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伯牙鼓琴图》。

同学们,咱们看图画中左边这位正聚精会神挑指弹琴,有奴仆侍奉左右,一看则知他必是俞伯牙了,而右边这位身着粗布大衣,拈须静听,满脸沉醉的必是钟子期了。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让这二人如此醉心的音乐是什么吗?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伯牙善鼓琴》去细细聆听吧!

二、相关资料

《吕氏春秋》:

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苏轼: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主要作品: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善哉巍巍乎绝弦锦囊玉轴曝晒谬矣

(重点指导生字“哉”为平舌音;

“轴”为翘舌音。

(2)学习多音字:

曝(pù

o)

读句子,找发现。

今天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一家违法炼油的黑作坊。

读一读:

烈日曝(pù

)晒下的她,那张脸早已黑红黑红的了,却仍然要寻找最佳拍摄角度,生怕曝(bà

o)光。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

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写了什么?

(《伯牙鼓琴》文章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书戴嵩画牛》讲杜处士晒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

四、学习“会写字”

哉巍弦轴锦曝矣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轴、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巍”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哉”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哉”和左右结构的字“曝”,学生练写。

哉:

半包围结构,土字扁宽、下横要长,斜钩在下横的靠右位置、要长、右上角有一点。

曝: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日字要窄小、右上边日字要扁窄,中间是个共,下边与水字不同。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学习《伯牙鼓琴》

(一)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学生先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翻译,画出文中遇到的自己不理解的重点字、词或短句,提出并在班上解答。

(这一环节要求发挥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习方法)。

2.教师再出示文中重点字词,请学生解答。

(出示课件,并将重点字词以红字突出)

3.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翻译,小组长做好记录。

4.抽查两个小组班上翻译,再出示译文参考。

(二)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再次齐读课文,思考文章中有一个词说明了俞伯牙和钟子期在音乐上均有造诣的是哪个字,这个字出现在文中哪一句?

生:

善(擅长、善于)。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俞伯牙善于弹琴,并且琴艺超群,那么在文中又表现在哪里呢?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他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

3.那么樵夫钟子期“善听”,又表现在哪里呢?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琴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4.那么文中的哪些句子直接道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呢?

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5.“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其中的“念”与文中哪个字意思相同,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志”,意思都是意念,想。

师:

是的,这句话就是说伯牙的所志所念所想,钟子期都能领会。

那么钟子期是通过什么领会的呢?

琴声。

对,是琴声,那他究竟从琴声中听到了什么呢?

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泰山)

老师引读: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生: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谁能告诉老师泰山有什么涵义吗?

志向,抱负。

非常好!

是的,高山是志向的象征,大家还记得那首诗吧,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子期从高山中听到了伯牙的志向,又从流水中听到了什么呢?

咱们来看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江河是指胸怀。

非常好,江河是“洋洋”的,盛大的宽广的,如同一个人的胸怀,这让我们不禁想到那个东临碣石的英雄曹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感叹: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

而俞伯牙隐藏在琴声里的心意就这样被钟子期心领神会,大家说他们是不是知音?

你认为什么是知音呢?

同桌讨论一下。

明确: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小结:

“朋友满天下,知音无一人”,俞伯牙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知音钟子期,也正是如此,那一曲高山流水才得以流传千古。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伯牙绝弦》最后一段:

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体会俞伯牙失去知音钟子期的悲痛心情,感悟世上知音的难得。

2.出示伯牙在钟子期碑前留下的短歌,引导学生朗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了解文章出处《列子》一书;

4.读一读与“知音”有关的古诗句(出示课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另外,学完《伯牙鼓琴》,让我们知道了《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表达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同时还向我们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

(2)

(3)

(4)

(5)

(7)

(8)

(17-29)

(9-12)

(13)

(14)

(15)

(16)

第二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