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303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含答案师生通用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浩瀚(hàn)   金钏(chāi)  乳媪(yùn)  槲寄生(hú)

B.笑靥(yàn)  蜜渍(zè)   蹙眉(cù)  逶迤(wēi)

C.险衅(xìn)   锦囊(nánɡ)   札记(zhá)龟裂(jūn)

D.嘶哑(sī)   谂知(niàn)   铁臼(jiù)   白泠泠(línɡ)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失色一样。

⑵本人昨天下午在32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电脑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400元,决不。

⑶客人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来,又马上在祖先牌位前。

A.暗然失言贡奉B.黯然食言供奉

C.暗然食言供奉D.黯然失言贡奉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NBA现役球员易建联和朱芳雨过去曾是广东宏远队的老队友,此次这对老搭档又要在武汉亚洲杯上举案齐眉,为国家队再立新功。

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B.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

C.早在1979年,中方就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争端的立场。

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5.下列句子,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化干戈为玉帛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示例: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能以足音辨人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D.娘以指扣门扉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示例: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乳二世

C.东犬西吠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

示例:

室西连于中闺

A.妪,先大母婢也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B.先妣抚之甚厚(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D.吾妻归宁(旧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

有《震川文集》。

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

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

代表作为《项脊轩志》。

C.《景泰蓝的制作》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

江苏苏州人。

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有《多收了三五斗》(短篇小说)、《倪焕之》(长篇小说)、《稻草人》(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等。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D.《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二、文言文阅读:

(共19分)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

二孤轼、辙哭且言曰:

“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

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

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

”因曰:

“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

”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

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

程氏富而苏氏极贫。

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

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

或谓夫人曰:

“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

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

”夫人曰:

“然。

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

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

”卒不求。

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

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

“吾自视,今犹可学。

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

”夫人曰:

“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

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

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

“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

”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

“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

”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

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

“是岂所谓福哉!

不已,且愚吾子孙。

”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

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

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

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退而次之曰        次:

编次,撰述

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

出嫁

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

勉励

D.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没:

失去

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3分)()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      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④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⑤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在京城去世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告诉前去吊唁的司马光,他们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

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得,但是害怕有人说自己的丈夫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C.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

程氏常常引用古人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后来他们同一年考中进士,又同登贤良方正科。

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理家事,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

(3分)

(2)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

(3分)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②绝,青眼③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

作者自称。

②佳人:

指知音。

③青眼:

表示有好感。

(1)说说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有何不同?

(4分)

(2)颈联“朱弦绝”“青眼横”分别运用了哪两人的典故?

(2分)

 

(3)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四、名句默写:

(8分)

17、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3)、但以刘,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5)、日啖荔枝三百颗,。

(苏轼《惠州一绝》)

(6)、?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7)、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8)、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

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

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

答案是:

“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

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还承载光阴与家世。

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伴着年轮涟漪和虬枝皴肤,它春华秋实、生生不息,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老,俯看儿孙绕膝。

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

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

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荫凉。

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幼时,父亲带我回山东的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

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

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

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也,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

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

无荫不成庐,无林不成族。

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

它比屋高,比人久。

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

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作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仿音“两箱丝绸”)。

多美的习俗!

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

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

树。

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