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2092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软肋,农村小学教育与城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素质偏低、小学办学条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发展好农村小学教育。

关键词:

农村教育,小学教育,教师资源,留守儿童,对策

文章目录:

引言…………………………………………………………………………1

一、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办学规模萎缩……………1

解决建议……………………………………………………………………2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整体年龄偏大…………………………………2

解决建议……………………………………………………………………3

三、小学办学条件差,城乡差异明显……………………………………3

解决建议……………………………………………………………………4

四、家庭教育制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5

解决建议……………………………………………………………………5

结语…………………………………………………………………………5

谢辞…………………………………………………………………………6

参考文献……………………………………………………………………6

引言:

教育是国之根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

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是重中之重。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农村小学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提升。

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不符合和谐农村的发展目标,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建设,提升小学教育水平。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软肋,制约着教育水平整体的提升。

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小学教育。

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素质偏低、小学办学条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都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办学规模萎缩。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年轻夫妇观念的转变,使得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日渐萎缩。

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政策的实施。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夫妇宁愿把孩子送去较远的城镇小学。

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读。

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还不用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平等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样家长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城镇私立小学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设法争抢生源,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和高质量的服务。

等等这些让农村小学招生越来越困难,小学生数目也日渐减少,使得学校不得不缩小规模。

也就有一些地方开始让较小规模的小学进行合并或者停办。

使得办学质量更加恶化,生源又会减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一些小学升值因为班额小,老师少,不得不采取包班教学。

着不但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学生学习效率肯定也会大打折扣。

家长更加不信任学校。

解决建议:

1、政府应当把扶持农村小学教育作为扶贫工程的重点,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引进教师资源,提升办学水准。

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2、政府引导教育资源整合,撤并学生人数少的学校。

合理布局学校位置,做到兼顾周边村落。

有必要的地区可以选择建设学生宿舍。

为边缘地区学生提供寄宿服务。

3、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好教育形象。

4、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

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

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要“挂羊头卖狗肉”,要脚踏实地,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就应该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减下来,不要让全体适龄农村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整体年龄偏大。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

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参加国家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

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还有就是缺少新血液,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

“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高中从初中调教师,初中从小学调教师,调走的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

这样层层“掐青苗”,留在小学教学岗位上的很多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教师。

加之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在校教师普遍学历不高素质偏低,初高中学历老师还大有人在。

优秀年轻的教师都在城镇小学或者被调至初高中从事教学。

另外,艺体类教师匮乏,小学教育中仅仅存在着德教智教。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的学习成绩独大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

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些新课程的开设对小学教育软硬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配备基本的师资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年龄普遍较大,体弱多病,精力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编制不足,很多老师不得不承担多学科教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同时,农村家长为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

孩子多由祖辈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

留守儿童的现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

但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普遍偏低,更有部分教师职业素质本身就低,教学积极性不高,对学生不负责任。

农村小学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抽样调查显示,近50%的农村教师和县镇教师反映没有按时或足额领到津贴补贴。

2006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包括初中与高中)教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17729元和20979元,分别比国家机关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低5198元和1948元。

2006年,全国有273个县(占区县总数的8.5%)的小学教职工和210个县(占6.5%)的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低于1.2万元,人均月工资收入不足1000元。

1、政府加大人才引进教师资源,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提供新的血液,调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

合理调派教师,为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

补充小学专任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师。

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丰富教师业余生活。

按时发放按量发放教师工资。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油条”教师进行处罚。

2、加强教师德育建设,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摒弃旧俗的教育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革,开设完整素质教育课程。

3、农村义务教育应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制度的保障。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

4、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

为此,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生均成本,并按不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作为制定投资法规的依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小学办学条件差,城乡差异明显。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作为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并妥善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提速,由此引发了许多没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不易形成良性的由学校、家庭所构成的教育合力。

祖辈一代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孙辈们往往有求必应,使得他们多种不合理的欲望得到满足,也因此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

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沟通。

一些年纪大文化较低的爷爷奶奶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都与农村学校领导、老师不一样,有些本来很容易说得清楚的道理,到了他们那里,往往变得不可理喻。

第三是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祖辈的关心和照应无法取代父母的那份特殊的爱,尤其情感上的交流和影响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的需要都不是祖辈关爱所能弥补得了的。

第四是农村学校无力承受家长期望的责任。

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特别是对学校对于他们的孩子的教育责任要求比较苛刻,有时已经到了让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无法承受的程度。

  无序竞争对农村学校的办学构成威胁。

重点学校无节制地吸引农村优质生源,城市重点学校为了把自己“做大”“做强”,把招收学生的目标转向农村,农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宁可舍近求远,交高额的择校费到城市学校就读。

而为了解决这些孩子的生活问题孩子的父母又不得不在城里租房陪读和接送,不仅增加了教育负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

城乡办学规模出现两极分化,城市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不断膨胀,有些远超出了自身所具备的办学能力,于是建新校区、设办学点,成了他们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而农村学校由于这种不正常的流动而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源,由3、4所村小合并的小学,有时一个年级仅剩不足10个学生,即使是两个年级合班搞复式教学,也达不到教学班一般要求。

这种无序的竞争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家长把孩子送进城的积极性要明显要高于一般成绩的,这样没有被送进城读书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自然要差于城里学校的学生,这必然要影响班级的教学质量、良好教学氛围、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质量等等。

此外,中小学学生的学籍管理混乱,农村的学生家长当无力把自己的孩子的学籍转到城里的相应学校,就采取借读、跟读等等灵活的方式钻进重点学校的课堂,农村小学有学籍无人的现象已经越来越突出。

城里学校因为没有学籍也享受不到应该享受到相应经费上的权利。

尽管近几年国家对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增大,但是,相对于城镇小学来说,农村小学的设施破烂不堪。

各地基本都将重点放在城镇中心小学,而对边远农村小学过问甚少。

长期的边缘化使农村的小学与城镇小学的硬件设施差距越来越大。

在很多农村小学,仅仅几间教室,在其中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