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0985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原牧区扶贫工作计划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把贫困人口集中的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和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扶贫开发重点工程建设,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稳步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自治区确定的扶贫标准,全区农村牧区现有贫困人口266.6万人。

“十二五”时期,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XX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XX年翻一番,达到3000元;

贫困人口减少150万人,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全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覆盖面明显扩大。

到XX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力争全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XX年翻两番,达到6000元;

266.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贫困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三)主要任务

1.基本农田草牧场和水利建设。

到XX年,以旗县(市、区)为单位,农区人均建成2亩节水灌溉田,设施农业户户均建成1座温室大棚;

牧区畜均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达到0.18亩,畜均1平方米棚舍。

到XX年,农田草牧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产业培育。

到XX年,实现户有增收项目、嘎查村有特色产品、苏木乡镇有产业化基地、旗县(市、区)有主导产业。

到xx年,围绕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构建起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扶贫主导产业体系。

3.饮水安全。

到XX年,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70%以上。

到XX年,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农区建制村全部普及自来水。

4.生产生活用电。

到XX年,消除贫困地区农村牧区无电户,实现户户通电。

到XX年,进一步扩大电网覆盖面,使农村牧区居民生活和农牧业生产设施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

5.农村牧区交通。

到XX年,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区60%的建制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牧区客运班车通达率。

到XX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推进村庄内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班车。

6.农村牧区危房改造。

到XX年,完成贫困地区农村牧区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0万户,砖瓦房比例达85%以上。

到XX年,全部完成农村牧区困难家庭危土房、茅草房改造,砖瓦房比例达95%以上。

7.农村牧区教育。

到XX年,贫困地区农村牧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有较大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

到XX年,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

8.医疗卫生。

到XX年,基本建立贫困地区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每个苏木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

到XX年,力争使贫困地区城乡群众得到基本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9.公共文化。

到XX年,行政嘎查村文化室覆盖率达90%以上,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行政嘎查村基本通宽带。

到XX年,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市、区)有图书馆、文化馆,苏木乡镇有文化站和广播影视综综合服务站,嘎查村有文化室,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自然村基本通宽带。

10.社会保障。

到XX年,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到XX年,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1.人口和计划生育。

到XX年,力争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68左右。

到XX年,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市、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12.生态保护与建设。

到XX年,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比XX年增加1.5个百分点,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3%。

到XX年,森林覆盖率比XX年增加3个百分点,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5%,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1.加快推进工业化,缩小工业发展差距。

把农畜产品加工业作为贫困旗县(市、区)推进工业化的支柱产业,推出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培育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县域工业化的重点,支持服装、纺织、皮革、机械零配件、民族民俗特色产品等产业发展,使之成为贫困旗县(市、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吸纳农牧民就业的富民产业。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园区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和完善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

2.加快推进城镇化,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和产业辐射带动力。

以贫困旗县(市、区)所在地城镇为重点,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重点加强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使贫困旗县(市、区)二、三产业比重接近全区平均水平,产业结构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带动农牧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3.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涉农涉牧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

大力改造和提升农牧业基础设施,推广使用良种良法。

落实草畜平衡、草原奖补政策,建设高产苜蓿生产示范基地,调整畜种结构。

农区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牧区大力推进家庭生态牧场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草牧场依法有序流转,实现农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4.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县域经济发展领域,参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展并取得合理回报。

坚持富民优先、藏富于民,对劳动密集型民营小微企业实行轻税政策。

综合利用现有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建设。

通过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多种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采取定向订单式培训等方式,整合各部门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培训。

加大本土企业培育力度,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

(二)培育扶贫主导产业

1.明确扶贫主导产业发展重点。

今后五年,全区重点培育乳、肉(肉牛、肉羊、生猪、禽)、绒、薯、菜(食用菌)、粮油、饲草、瓜果、药材、旅游及民族用品等十大扶贫主导产业。

各地要科学制定扶贫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定政策、筹资金、搞建设,集中投入、连续扶持、做强做大,实现扶贫主导产业有龙头企业、有生产基地、有贫困户参与受益,使扶贫主导产业成为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

2.夯实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基础。

坚持围绕产业上设施、围绕基地搞配套,切实解决制约扶贫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种植业突出解决“水”的问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和设施农业园区。

养殖业重点解决“草”的问题,加强节水灌溉人工草牧场建设,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立草为业。

实行禁牧休牧轮牧,促进恢复草原生态恢复。

加强与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相配套的道路、用电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

3.壮大扶贫龙头企业。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今后5年,围绕发展十大扶贫主导产业,大力支持现有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继续扶持认定一批对当地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扶贫龙头企业,使国家和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达到350家,其中生产加工类企业200家,流通服务类企业150家。

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专项扶持和贷款贴息力度,着力解决其贷款难的问题。

支持扶贫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

落实对扶贫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健全完善扶贫龙头企业和农牧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龙头企业发展、贫困农牧民受益。

(三)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程>

——连片开发工程。

对贫困人口集中的兴安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大青山地区和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实施连片开发工程。

连片开发工程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以培育扶贫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3至5年的集中扶持,使每个盟市培育发展起一批扶贫主导产业,贫困地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兴安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每年连片开发总投资要达到4亿元以上,其中自治区为每个盟市每年各安排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盟市、旗县(市、区)按照不低于1:

3的比例整合资金,从有一定基础的产业抓起,一次规划,集中投入,综合配套,整体推进。

其他盟市也要加大连片开发工程投入力度,使产业发展与基础建设同步,实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进步、区域进步推动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

——整村推进工程。

今后5年,在全区范围内每年组织实施400个贫困嘎查村、5年共XX个贫困嘎查村的整村推进工程。

整村推进工程以促进贫困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整体推进。

每个嘎查村投入450万元以上,其中自治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旗县(市、区)整合300万元以上。

通过整合各类资金项目,深入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优美“六到农家牧户”工程,集中建设中心村,逐步撤并“空心村”。

以“四有三带动”为抓手,使每个贫困嘎查村有一个党政机关定点帮扶、有一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联系、有一名驻村干部包扶、有一名大学生村官服务,形成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党员带动的工作格局,推动贫困嘎查村实现“五通、五有、一产业”:

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有房住、有学上、有医看、有科技特派员、有强有力的嘎查村级班子,培育发展一项稳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扶贫移民工程。

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相结合,力争用5年时间对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或已不具备生存条件的5.3万户、20.1万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

自治区每年安排1万户、4万人左右的移民搬迁任务,每户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万元。

移民项目在本盟市范围内实施,向盟市中心城区、旗县(市、区)所在地城镇、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平稳有序转移,做到有产业支撑、有就业岗位、有稳定增收渠道。

移民集中安置点土地由地方政府划拨,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污水处理、供热、小区绿化由相关部门整合资金配套建设。

对移居到盟市中心城区、旗县(市、区)所在地城镇的农牧民实行“四不变、两同等、一减免”,即:

移民原承包耕地、草地、林地经营权、受益权不变,子女进城上学“两免一补”政策不变,移民享受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政策不变,移民父母随子女进城后原享受农村牧区低保政策不变,如转为非农户口后可享受城镇低保;

移民子女进城入托上学、就业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自愿转为非农户口的,除交纳户口变更工本费外,减免各种行政性收费。

妥善解决搬迁群众教育、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