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0198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

(二)海鱼马嘉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张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

(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

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

n):

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

潜进深水。

④寻:

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

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

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

切成肉泥、肉酱。

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死,为渔人所获。

当我们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也不妨想想马嘉鱼的故事。

不看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一味地往前冲,这样莽撞的行为,受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生活中,给自己一个回环的余地,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春夏乳子()

(2)两舟引张之()

(3)必钻触求进()(4)致不可脱()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用火薰之B.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C.两舟引张之D.用罹烹醢之酷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2)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5.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该段有什么作用?

 

(三)孙膑赛马

孙膑①尝与庞涓②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③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④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⑤。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忌曰:

“君第⑥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

“今以君之下驷⑦与彼上驷;

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孙膑: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②庞涓:

③黥(qí

ng):

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

④田忌:

齐王的宗族。

③驰逐重射:

赛马赌博。

⑥第:

只,只管。

⑦下驷:

下等马。

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避实就虚,牵制敌方的主要力量,使用智力去求取胜利,此种方法远较以蛮力强行取胜来得高明。

孙膑关于“上驷”“中驷”“下驷”的推理和议论,正是其智慧的体现,因此,他最后能成为威王之师也是顺理成章的。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史记》与、、并称“前四史”。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君第重射()

(2)窃载与之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与“田忌信然之”中“然”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B.我妻死之年手植也

C.不耻下问D.无案犊之劳形

5.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

孙膑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四)戴高帽

俗以喜人面谀①者曰:

“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

“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其人曰:

“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②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③。

”师怒曰:

“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

“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

”师颔其首⑥曰:

“汝言亦不为无见。

”其人出,语人曰:

“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选自俞樾《春在堂全书》)

【注释】①谀:

奉承。

②辄:

就。

③龃龉(jǔyǔ):

下牙齿不齐。

比喻意见不合,产生子盾。

④直途:

正直的方式。

事:

对待。

⑤欤:

呢。

句末疑问语气词。

⑥颔首:

点头。

⑦止:

同“只”。

戴高帽也叫扣高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抬高别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实在的。

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作“喜欢戴高帽”。

后人用“好戴高帽”来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文中的老师被京官几句恭维的话迷惑了,失去了自己的原则。

文章借此讽刺了那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能否在局中也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呢?

希望本文能给你有益的启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俗以喜人面谀者曰()

(2)外官不易为()

(3)汝言亦不为无见()(4)语人曰()

(1)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2)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3.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其修辞方法是。

4.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

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双清溪水

数日阴雨。

苦甚。

至双清庄,天稍霁①。

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②。

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石篑③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④,邀石篑起。

石篑叹曰:

“暴雨如此,将安归乎?

有卧游耳!

”僧曰:

“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⑤茗数碗,即同行。

(选自袁宏道《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注释】①霁(jì

):

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精:

精致讲究。

③石篑:

作者的朋友,陶石篑。

④茗糜:

茶与粥。

⑤啜:

喝。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选文是一篇游记,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描写双清庄的溪水。

文中既没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也没有逼真的形象,作者只描写溪水的响声,而且是通过石篑听觉上的感受从侧面介绍给读者的。

作者落笔于人物,却实于景物,写得清新自然、别有情趣。

(1)数日阴雨,苦甚()

(2)遂不能寐()

(3)邀石篑起()(4)响者乃溪声()

(1)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2)暴雨如此,将安归乎?

3.文中“石篑大笑”的“笑”非常传神,试分析石篑笑的原因。

4.作者为什么要极力刻画友人石篑的情绪变化?

(六)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

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周怡《尺牍·

精华》)

【注释】①费用:

花费钱财。

②纱绢:

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

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积累了大量的治家经验,希望子孙们世代遵守,以保长久的幸福安宁。

周怡在这里所谈的是“奢”与“俭”的关系问题。

古人常说“勤俭持家”,不知道衣食得之不易,很容易犯铺张浪费的毛病,所以作者要对他的子侄说明俭朴的重要。

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告诫儿侄要“居安思危”,必须“未雨绸缪”,切不可到穷途末路时才知追悔。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何必图好吃好着()

(2)莫待无时思有时()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鲁恭治中牟

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

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

其人随恭行阡陌⑤,俱坐桑下。

有雉⑥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其人曰:

“儿何不捕之?

”儿言雉方雏,不得捕。

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

“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今蝗不犯境,一异也;

爱及鸟兽,二异也;

童有仁心,三异也。

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⑦白⑧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

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②德化:

用道德来教化。

③袁安:

河南郡大守,是鲁恭的上司。

④阴:

暗中。

⑤阡陌:

田间小路。

⑥雉(zhì

野鸡。

⑦状:

报告。

⑧白:

给。

鲁恭(32年一113年),字仲康。

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

鲁恭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76年一84年)任中牟县令,他着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罚命令惩治人,遇有讼争,尽量说服,使犯法者自感愧悔,深受人民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

本文所记的就是他任中牟县令时,他的上级袁安因怀疑他的道德教化而派人视察时发生的“鲁恭三异”之事。

(1)疑其不实()

(2)儿言雉方雏()

(3)久留徒扰贤者耳()(4)吾将速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其人曰:

(2)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3.鲁恭任中牟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4.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

联系选文内容谈

谈你的理解。

(八)郑板桥知潍县

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

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

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③。

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

“驼钱骡⑤有何陈乞?

”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捽⑦头黥面⑧,逐之出。

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

(选自《板桥全集》)

【注释】①知:

掌管。

②平粜(tià

o):

平价出卖粮。

③右窭(jù

)子而左富商:

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

④监生:

此指儒生。

⑤驼钱骡:

只看重钱财的畜牲。

这是骂人的话。

⑥皂卒:

穿黑衣的官府差役。

⑦捽(zuó

):

揪住。

⑧黥(qí

ng)面:

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

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

⑨无算:

无数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