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992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docx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

《地球概论》上课提纲

第一节地理坐标

一、经线和纬线

●地理定位的需要

——二直线相交于一点。

——每一地点都可看作特定的经线和纬线的交点。

●经线和纬线都是地面上的圆:

——大圆:

同一球面上最大的圆。

其圆心即为球心。

——小圆:

大圆以外的圆统称小圆。

●纬线——垂直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相割而成的圆:

——纬线(parallel)相互平行,大小不等;

——赤道(equator)是纬线中唯一的大圆,分全球为南北两半球

●经线——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球相割而成的圆:

——经线都是大圆(通常指他的半圆),都在两极相交,大小相同;

——本初子午线(primemeridiam),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1884年确定)。

●地球上的方向;

——南北方向(经线方向),有限方向;

——东西方向(纬线方向)无限方向;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即西。

●地面上的距离(略)

二、经度和纬度

●是经线和纬线的“编号”,其本身代表一种角度;

●纬度——一地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

——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垂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

——纬度在本地经线上度量,南北纬各分90°。

●经度——本地子午面相对于本初子午面的东西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是两面角,本初子午面为起始面;本地子午面为终止面。

——经度通常在赤道上度量。

东西经各分180°。

●经(纬)度与经(纬)线

______经度和纬度用来区分不同的经线和纬线;

______经线即等经度线;纬线即等纬度线。

●地理坐标

______一地的经度和纬度相结合,叫做该地的地理坐标。

______同地理坐标相联系的有三个大圆:

赤道(横轴)、本初子午线(纵轴)和本地子午线。

______书写时按惯例:

先纬度,后经度;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

一、天球和天穹

●天球——以地心为球心,半径任意的假想球体,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是整球和圆球;

——分地心天球和日心天球。

●天穹——地平以上的半个天球

——是半球和扁球。

●天球上的圈和点:

——天球的主要大圆:

地平圈——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分天球为南北两半球。

黄道——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即太阳周年运动的视路线。

——大圆的极点:

地平圈的两极——天顶(Z)和天底(Z′)

天赤道的两极——天北极(P)和天南极(P′)

黄道的两极——黄北极(K)和黄南极(K′)

——大圆的交点:

天赤道交地平圈——东点(E)和西点(W)

黄道交天赤道——春分点(♈)和秋分点(♎)

——大圆的大距点:

地平圈对于天赤道——南点(S)和北点(N);

天赤道对于地平圈——上点(Q)和下点(Q′)

黄道对于天赤道——夏至点(♋)和冬至点(♌)

天赤道对于黄道——无名点。

●天球上的方向和距离

——方向:

地球上方向的延伸。

东西方向:

俯视,逆钟向为东,仰视,逆钟向为西

——距离:

只有角距离

二、天球坐标

●天球坐标系的一般模式

——以基圈、始圈和终圈构成一球面三角形(三顶点为极点、原点和介点)。

——纵坐标即纬度。

——横坐标即经度。

●地平坐标系

——用途:

表示天体在天空(观测者天球)中的高度和方位。

——圆圈系统:

地平圈、子午圈和卯酉圈。

——基本要点:

基圈——地平圈。

原点——南点;始圈——午圈

纬度——高度,±90°

经度——方位,0°~360°,自南点沿地平圈向西度量。

●第一赤道坐标系(也称时角坐标系)

——用途:

用于时间度量。

——圆圈系统:

天赤道、子午圈和六时圈。

——基本要点:

基圈——天赤道

原点——上点;始圈——午圈

纬度——赤纬,±90°

经度——时角(经圈改称时圈),0h~24h,自上点沿天赤道向西度量(为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增”)

●第二赤道坐标系(地理坐标系的摹制品)

——用途:

表示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

——圆圈系统:

天赤道、二分圈和二至圈。

——基本要点:

基圈——天赤道

原点——春分点;始圈——春分圈

纬度——赤纬(同第一赤道坐标系)

经度——赤经,0h~24h,自春分点沿天赤道向东度量(为使天体按其赤经次序相继中天,且此刻其赤经即为当时的“恒星时”)。

●黄道坐标系

——用途:

表示日月行星的位置及其运动

——圆圈系统:

黄道、无名圈(通过春分点的黄经圈)和二至圈。

——基本要点:

基圈——黄道

原点——春分点;始圈——无名圈

纬度——黄纬,±90°

经度——黄经,0°~360°,自春分点沿黄道向东度量(为使太阳的黄经“与时俱增”)。

●各种天球坐标的区别

——地平坐标系和第一赤道坐标系:

——始圈相同(午圈),但基圈不同,因而高度不同于赤纬,方位不同于时角。

——二者的具体差异与当地的纬度有关。

——仰极高度体现地平系统与第一赤道系统的关系:

仰极高度=天顶赤纬=当地纬度

——第一赤道坐标系和第二赤道坐标系:

——基圈相同(天赤道),因而有共同的纬度(赤纬);但始圈不同,因而时角不同于赤经。

——二者的具体差异与当时的恒星时有关。

——恒星时即春分点的时角,或上点的赤经。

天体赤经﹢天体当时时角=当时恒星时

补充教材怎样识星

一、星区划分

●按赤经分全天为四大星区,每区跨赤经6h

——各个星区的中央赤经分别为0h,6h,12h,18h(即春分圈、夏至圈、秋分圈和冬至圈)。

——每个星区各以其主要拱极星座命名:

即仙后星区,御夫星区,大熊星区和天琴星区。

简称后,御,熊,琴,

●精选20个著名星座

●突出15颗头等明星

二、星空的季节变化

●太阳分别于春夏秋冬四季,穿越后御熊琴四大星区:

——太阳莅临的星区,偕日升落,成为该季不可见星区;

——与太阳相对的星区(黄经相隔180度),随太阳此起彼落,成为彻夜可见星区。

——太阳的东临星区,迟太阳西落,前半夜见于西天;

——太阳的西临星区,先太阳东升,后半夜见于东天。

星区

季节

不可见星区

仙后

御夫

大熊

天琴

前半夜可见星区

御夫

大熊

天琴

仙后

可见星区

大熊

天琴

仙后

御夫

后半夜可见星区

天琴

仙后

御夫

大熊

●若以黄昏时的西落星区为准,那么,星空的季节变化为:

春御—夏熊—秋琴—冬后

三、星空推算

●昼夜交替与星空轮转:

——昼夜以24小时(太阳日)交替;

——星空以23小时56分(恒星日)轮转。

●两种时间:

——钟表走时按太阳周日运动设计,钟表时刻总是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对应;

——恒星时的钟点,直接指示中天恒星的赤经。

●恒星时与太阳时的差异:

——恒星时以春分点上中天(过午圈)为零时;太阳时则以太阳下中天(过子圈)为零点。

二者时角相差12h。

——恒星时比太阳时逐日加快4分钟。

●恒星时的简易推算:

——每年秋分(9月23日),太阳时与恒星时时刻相同;

——自秋分次日起,把钟表逐日加快4分,即得任何日期和时刻的恒星时,从而可知当时中天的星区。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何谓宇宙?

(两种宇宙观)

哲学宇宙:

——宇宙无限

——空间无穷:

无边无际(没有边界、形状和中心)

——时间无尽:

无始无终(没有起源、年龄和寿命)

科学宇宙:

——宇宙有限(指总星系<=星系团<=星系群<=河外星系+银河系)

——时间上有起源

——空间上有边界

●宇宙如何形成?

——大爆炸宇宙学

●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指什么?

第三节恒星和星系

一、恒星

1.恒星及其自行

——“恒星”的本义

——恒星自行

2.恒星的发光和光谱

●恒星的发光

——恒星演化史上某个阶段的现象

——要有巨大的质量

●恒星的光谱

——不同光谱型反映恒星温度的高低

——光谱中的吸收线和发射线反映恒星的化学组成。

(恒星的化学组成大同小异,主要元素是氢)

3.恒星的亮度和光度

●星等——视星等(m)和绝对星等(M)

——视星等是亮度等级;绝对星等是光度等级

——星等愈小,亮度愈大;

——星等以等差级数递减,亮度以等比(R)级数增大。

R=1001/5→lgR=(1/5)lg100=0.4→R=2.512

——标准距离(10秒差距)下的视星等为绝对星等。

(光源的视亮度与其距离平方成反比)

●天文学的距离单位——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用AU表示)、光年、秒差距。

——1秒差距=206,265AU。

——大多数的恒星的M>m。

4.恒星的多样性

——单星、双星、星团

——稳定恒星;变星、新星、超新星。

——赫罗图(光度—光谱型图)

——主序星、白矮星、巨星、超巨星

——脉冲星、中子星。

二、星系(银河系)

1.银河系

●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图象

——银河系是以银河命名的星系(形似圆盘)

——银河是银河系在天球上的投影(环天光带)

●银河系总质量——约1400亿太阳质量

——星数:

1~2千亿颗。

●银河系结构

——圆盘体(直径10万光年)和银晕;

——核球和银盘;

——银核和银心。

2.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

●太阳的位置

——位于银道面附近

——距银心约3万光年

●太阳绕转银心

——速度:

250km/秒

——周期:

2.5亿年

第四节太阳和太阳系

一、太阳

1、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

——距离:

149,600,000km(即天文单位,用AU表示)

——大小:

半径约70万km(地球半径的109倍)

——地平视差和视半径

——根据距离和视半径推算线半径

——质量:

1.989×1030kg(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

2、太阳的热能、温度和热源

a.太阳热能

——太阳常数:

8.16J/cm2·min

——平均距离,太阳直射,大气界外。

——太阳辐射热能总量:

3.826×1026J/S。

——地球所得:

1.74×1017J/S(占22亿分之一)

b.太阳温度

——根据太阳辐射热量数量推算称有效温度。

——根据太阳辐射光谱测定称辐射温度。

(两种推算所得数据十分接近)

——太阳光球温度:

5,770K;

——太阳中心温度:

15,000,000K;

——日冕温度:

1,500,000K。

c.太阳热源

——产生过程:

热核反应(氢核聚变为氦核)

——产能方式:

质量转化为能量:

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速m/s)

——产能中心:

在太阳核心。

3、太阳大气——可以直接观测的外部层次

——光球:

太阳大气的低层,厚约500km

——色球:

太阳大气的中层,厚约2000km

——日冕:

太阳大气的外层,厚约太阳半径的几倍至十几倍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各种变化的总称(太阳“天气变化”)

——黑子:

太阳明亮光盘上的暗色斑点,温度略低(约4500K);盛衰周期(太阳活动周期)为11a;公元1997年起,太阳黑子活动开始进入第23号的11年周期。

(黑子乃扰动太阳的明显标志,各种变化皆与黑子同步起落)

——耀斑:

扰动太阳的主要标志,对地球影响最强烈:

——磁暴、电离层干扰、极光。

二、太阳系

1、太阳系的发现(略)

2、太阳系的组成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除水星和金星外各伴有卫星。

——以地球轨道为界,分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

——以小行星带为界,分内行星和外行星。

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按行星物理性质分类)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