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8871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调研思考文档格式.docx

此次调研使我们深感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大有可为。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东临黄海,地处长江下游,江河湖水网交织,素有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之称。

全市9个县(市、区)、123个乡镇,1646个自然村。

全市土地面积为8001平方公里,人口769.79万(20xx年末数据);

其中农业耕地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

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11元,同比增长13.1%。

 **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季风特征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但由于兼受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洪涝、干旱、暴雨、强对流、热带气旋、连阴雨、高温、寒潮、冻害、大雪、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基本每年都有发生,气象灾害已成为危害全市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农村对气象服务的主要需求是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这两项需求均达到了100%;

其次是气象科技指导,占80%;

再次是农业经济信息,占78%。

农民获取气象信息主要渠道依次是电视、电话、广播、手机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

电视是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

另外,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还有报刊、互联网等。

农民最渴望从互联网和气象兴农网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农业气象信息、农资价格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均占92%。

但目前农村电脑普及率比较低,60%农民对互联网以及本地气象兴农网不了解,30%农民只对互联网有些肤浅了解。

对于农产品信息发布,只有28%的农民认为在气象兴农网上发布方便;

36%的农民不知如何发布,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困难。

对于**市气象部门给予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有90%的好评;

对于气象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个一”工程项目,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晓率达到80%;

在气象知识宣传普及方面,比如防雷知识、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种植新品种所需的气候条件等,约80%的被访者均了解相关知识。

农民还希望气象部门多提供农业气象科技和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服务。

有些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希望得到中短期气候预测甚至是年景展望,以便于调整种植结构和安排农业生产。

农民希望在农村改革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希望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选址和房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农民普遍认为人工增雨对缓解当地旱情作用很大,其中90%认为作用很大。

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新经济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推进,不少乡镇开始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都对天气预报服务、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需求更多、要求更高。

农民迫切希望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次数、延长播出时间,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和重大灾害天气来临前,要增加电视天气预报播出次数;

还希望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径,比如增加建设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让农村“大喇叭”再响起来等等,使得每个农户、农民都能及时获取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

2.新村镇建设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在村镇建设规划、新集镇建设等工作中,农民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暴雨、洪涝、大风、雷电等灾害以及交通、水电等因素的影响,并考虑通风和采光等条件,因此新村镇建设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程建设气候论证、雷电防护以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培育新农民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渴望获得气象科技知识,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农民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农业信息化等实用技术和农经信息的应用能力。

4.追求新生活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各级农村干部和农民都在追求高尚文明的生活、劳动环境,因此对健康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气象服务有很大的需求。

三、气象服务不断加强,但离需求尚有差距

 长期以来,气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重点。

近几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组织科技开发和科研攻关,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时效,在农村气象观测系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农业气候论证、防御雷电灾害、人工增雨作业、气象兴农信息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完成“三个一”工程建设。

“三个一”工程即:

在全市每个乡镇建设1个自动气象站、1个气象兴农网服务终端、1个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

“三个一”工程是一项实事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

通过三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全市各类地面气象观测站达到133个,平均站距仅为10公里。

并建立了数个农气、酸雨、雷电等观测站点,实现了对干旱、洪涝、大风、大雾等气象数据的动态监测。

全市各乡镇共布设了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152块,完成了**气象兴农网站的改版和升级工作,建立了乡镇气象兴农网服务终端。

此外,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123个乡镇(街道)、1646个行政村的由123名联络员组成的乡镇气象联络员队伍和1687名信息员组成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也为气象信息的传送与反馈提供了通畅的信息渠道,实现了气象监测预警乡镇全覆盖。

正如**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厚德在“三个一”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三个一”工程建设的全面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加强科技开发,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

为了提高产量预报的准确率,开展了水稻、麦类、棉花、油菜等产量预报,对外发布长、中、短期预报,几年来,准确率都在95%以上。

为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业部门的植保单位紧密合作,开展了麦类赤霉病、棉花炭疽病、棉铃虫等预报工作,为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了气象保障服务,几年来发生等级预报准确率100%。

为了提高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气象服务能力,研制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为政府合理调度水资源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到广大农村和农民手中。

一是及时把《重要天气报告》、《农气月报》和《农气旬报》等农业气象信息,通过传真、email等方式分发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二是建立了**气象兴农网,不断登载“气象与农事”、“农业气象”、“农业科技”、“农科动态”、“农业百科”等方面的信息;

三是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及时发布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信息;

四是利用“96121”、手机短信、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传播涉农方面的信息,深受农民的欢迎。

 4.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目前,全市共有火箭发射装置4台(套)。

尤其是在20xx年和20xx年抗击特大干旱过程中,全市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工作,为及时有效的缓解旱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加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响应能力。

制定了气象应急响应预案,并已纳入当地政府的应急响应体系,主动参与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气象部门虽然在“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气象信息的传递渠道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服务及时性与规模化农业生产需求有差距,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可用性还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是气象信息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与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和农民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

 四是农村雷电防护安全措施和知识普及与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差距。

 五是目前农村信息化程度还很低,通过互联网交换农经信息较为困难。

 六是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对引进新品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均未经过气候论证,存在较大的风险。

 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建议

 1.将气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气象工作与农村工作密不可分,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作用。

建议各级政府将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

一要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

二要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

要加大乡镇气象联络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这部分人员要主动承担传播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维护加密气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气象与农经信息、气象灾害上报和气象知识普及等工作。

三要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入户。

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报刊、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到受影响的农民手上。

要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文化站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气象知识,掌握气象知识,及时获取气象各类信息。

 2.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

要加强与广电部门合作,利用农村电视普及率提高以及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间和次数,调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时间,尤其是农忙季节要满足农民收工后看天气预报的需要。

要与电信部门合作,针对农民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的特点,积极推进手机短信订制服务,及时将突发性气象灾害警报发送到农村、发送到乡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及本地人员,由他们迅速传播,指导农民防灾减灾。

要使农村“大喇叭”重新响起来,乡村大喇叭实际上是一个高效低成本的农村信息发布渠道。

除了气象信息以外,还可以发布其它对农业农村有用的信息,要充分发挥“大喇叭”在防灾减灾和气象信息发布上的作用。

 3.努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一要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及关键农事季节天气,不仅要力求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还要延长预报时效,逐步向公众特别是向农民提供三天以上的滚动天气预报。

主动与农林等部门合作,做准做细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