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854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docx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黄琅学校陈小丹一、单元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771页。

知识脉络非常清晰,包括三部分内容:

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2.轴对称3.镜面对称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教材分析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

因此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和课程特点,〈〈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在本册教材中,空间与图形方面除了在第三单元安排了〈〈角的初步认识〉〉外,还安排了本单元的〈〈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和镜面对称现象,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1.教材所处的地位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2轴对称、例3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是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教材编排呈现特点〈〈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一块内容,而以前老教材中是并没有的。

纵观其3个例题和一个练习编排来看,教学内容的每一细节处,无不渗透新的教学思想,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就其编排特点,有三点体会:

(1)教材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材首先展示出来的是一幅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生活情景图。

在这个生活情境中,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初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例2轴对称,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和一个剪衣服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对学生其学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也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教材注重了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教科书第6771页中的很多地方,如例1生活情境的观察、例2剪衣服活动、68页做一做的画对称轴、69页做一做的照镜子、70页第2题的折一折,画一画、71页第4题、第5题的照镜子等,都安排了学生更多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材料,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3)教材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比如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直观的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2的上面,教材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这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材例2提供的这个剪衣服的活动,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再比如练习十五的第2题,它先是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有几条对称轴,再折一折,画一画,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也是会有所提高的。

像以上这样的例子,教材都是安排了有趣的操作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并可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同时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会起到有效的激发作用的。

四、教学建议1.注意点鉴于以上教材编排呈现出的三大特点,建议在本单元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教学素材。

比如教学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我们可以拿学生身边的玩具、学习用品等来当观察物让学生观察。

教学轴对称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图片或窗花,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再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教学例2操作活动时,除了选择剪教材中的衣服外,也可以选择剪学生熟悉的长方形、五角星等。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在具体教学时我们还得进一步去研究。

(2)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这就需要借助于直观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索,亲身实践。

如69页做一做,教材上提供的是照镜子时出现的两种情况,具体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

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

当然实际行动时,我们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照照镜子,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例如,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这样,提供给学生的活动空间就已经不单单是课堂了,而是延伸到了课外,走向了生活,活动的机会自然也就会更多了。

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度,就需要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认真思考、摸索总结。

(3)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比如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我们教师可以将观察物摆在教室的中心位置,将学生的座位安排成不同方位的四个大组,这样就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又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

再比如67的做一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观察这摞书,小组讨论与交流,大组与大组之间交换观察位置等形式都可以。

在每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创造机会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明确自己对空间的看法,还有机会分享别人的想法,大家的共同感受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千万不能流于形式。

2.课时安排这一单元观察物体共4课时,分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练习十五。

我们在安排内容时可把67页的例1、做一做为第1课时;68页例2、做一做为第2课时;69页的例3、做一做为第3课时;7071页的练习为第4课时。

第1课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学习的是三视图和投影几何的雏形,在这儿观察的只是实物图,而以后才将从不同位置观察几何图形。

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性。

基于此,这课时教学时要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借助直观形象让学生实际观察,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

这里,我们教师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去展现,如鼓励学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位置上去观察等。

具体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2课时轴对称,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一个环节是知识的引入,可以通过实物图引出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并感受对称因其匀称、匀衡而给人的美感。

学生在此描述对称物体的特点时,使用的语言可能是不规范、不科学的,如这些图形两边都是一样的,不必刻意纠正,只要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一个感性认识就可以了。

第二个环节是概念的教学(例2),出现的是一个剪的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作品的展示、交流、比较,再来发现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了。

从而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折痕引出对称轴概念。

第三个环节是知识的应用,就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很开放的,也可能并不是严格地在同一平面范围内描述,但只要大致准确,都是可以的。

具体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第3课时镜面对称,教材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都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或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来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容易理解。

在这儿镜面对称以及对称的性质只是初步认识,并没有明确提到,所以把握好教学要求很重要。

跟第2课时一样,学生在表述时使用的语言可能不规范、不科学,其实只要大致表示出意思就可以了。

具体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知道镜面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面对称的相对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体会镜面对称的相对性。

第4课时练习十五是本单元三个知识点的综合练习课。

这些练习题都是以学生的视角去考虑,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而设计的。

不仅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对学生观察、分析、操作、思考等方面的技能也都加以了培养,同时注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

因此此课时的教学,我们应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当然,课时划分除了上述这种方案外,我认为也可采用以下方案:

把练习十五的各题练习相应的分散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三块内容的三个课时中,然后再安排一课时机动,这样总课时还是为4课时。

以上提出的各项教学建议,属不成熟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五、《轴对称》教学片段设计片段一:

动手操作,感悟美1.画蝴蝶

(1)(出示半张蝴蝶图)师:

老师本来要送你们每人一张美丽的图画,可是因为忙,只来得及画了一半,你们能自己将它们画完吗?

(2)学生拿出老师发的半只蝴蝶图,自己画。

(3)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是怎样画的。

(4)展示学生画的蝴蝶图,比一比,谁画的蝴蝶漂亮,为什么漂亮?

(5)再请画得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得更好。

2.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总结:

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用剪刀剪下来,再把纸打开,就可以得到一副美丽的图画了。

3.学生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图形,并将做好的图展示出来。

4.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这样的图形有什么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