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820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司2015年HSE工作计划.doc

石油工程教学部2015年HSE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院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狠抓责任落实,严抓风险管控,强化方法、工具推广应用,持续培育HSE文化,全面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为学院稳定发展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

杜绝造成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

杜绝3万元以上工业生产火灾、爆炸事故;

杜绝工业生产重伤以上事故;

杜绝实训基地着火事故;

杜绝环境违法事件;

杜绝放射源失控、放射性污染事件;

杜绝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

杜绝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以上(含3万元)的安全生产事故或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交通事故。

(二)安全指标

培训千人轻伤率不超过2;

上报百万工时总可记录事件率不低于1.44;

培训实习工伤事故为零

(三)环境指标

所有工业污染源的排放浓度和总量符合规定;

废物的无害化处置率100%。

(四)职业健康指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00%,检测合格率100%;

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率100%。

(五)体系评估指标

体系评估得分百分比不低于58.6,力争达到60.3。

(六)继续保持石油工程教学部HSE先进单位。

(七)各班组指标分解见附件。

三、主要工作任务

对HSE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根本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细化工作要点,明确时间节点。

(一)责任落实

1.领导责任

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明晰和靠实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

石油工程教学部党政主要领导按照“两法”宣贯活动要求,结合学院业务实际,亲自编写“两法”培训课件,亲自讲授;每月进行一次HSE工作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单位领导每月到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开展活动;每月与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和直线责任部门进行双向沟通交流。

单位领导干部要结合“四个一”活动要求,每月开展一次承包活动,对承包单位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周与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督促落实隐患治理,严格风险管控,促进责任落实。

基层教学组、管理组:

每月汇报一次HSE工作,每周开展一次安全观察与沟通,每班组织一次安全经验分享、开展一次风险识别。

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

领导干部要结合业务实际,亲自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细化工作要点,明确时间节点,对实施情况进行详实记录。

学院将在网页上公布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在季度审核中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年终领导干部履职能力考核的依据之一,与奖金挂钩兑现。

2.直线责任

1月份,学院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分管业务部门,分别签订部门《HSE管理目标责任书》;学院主要领导、属地责任领导与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签订单位《HSE管理目标责任书》。

石油工程教学部参照公司模式,层层签订《HSE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年度HSE工作目标、HSE职责、主要风险和工作流程,将HSE责任随业务管理权限同步下达到各班组和个人,实施一级对一级监督考核。

将领导HSE奖金与直线责任部门、属地责任单位HSE业绩挂钩。

石油工程教学部HSE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各HSE分委会和基层单位HSE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针对HSE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本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

各HSE分委会主任(各组组长)每季度对分管科室负责人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HSE委员会办公室。

3.属地责任

一季度,石油工程教学部HSE组织机构强化《属地管理》,将属地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有机结合,落实属地管理“确认、告知、跟踪、提示”八字法,突出主体责任,明确项目部、班组和岗位员工五级属地责任和管理区域。

基层人员的属地按工作区域和设备划分,各级管理人员按职能权限划分,建立层级属地承包管理机制,促进各教学组、管理组积极履行分级风险管控责任,把现场风险隐患与各级领导责任挂钩,做到“自上而下抓管理、自下而上追责任”,实施逐级负责属地职责落实的考核跟踪机制。

(二)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策划

一季度,按照石油工程教学部《风险防控实施细则》要求,组织各单位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细化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分级、分类组织落实,实现风险的全过程管控。

石油工程教学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跟踪风险防控方案的落实情况,并把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2.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一季度,石油工程教学部制定方案,组织各班组开展全员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各单位按照培训计划,深化生产部位、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员工操作、施工作业活动辨识活动。

加强油田公司地区培训新业务、新领域、新工艺的新增风险识别,量化评估岗位、部位危险点源,系统梳理危害因素,由专业部门组织落实业务范围内的各级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

推行班组、属地、专业三级管理,明确分类分级控制责任,并通过基层培训,确保班组长和岗位员工熟练掌握。

各单位的危害因素识别、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石油工程教学部HSE绩效考核。

二季度,在培训专业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组织对实习专业的《岗位职业病危害》进行评审,下发到所有基层员工,通过现场监督指导、班前班后会等形式组织学习,提升员工风险识别能力。

3.隐患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

一季度,将风险辨识与岗位巡检、专项检查相结合,开展隐患排查和评估,严格执行《事故隐患管理办法》,根据隐患风险分级实行公司级、科级挂牌督办,对需公司立项整改的较大及以上隐患,明确督办领导、督办部门,落实督办责任,将重大隐患视同于事故,进行调查、评估、整改、督办。

严格执行《学院HSE管理办法》,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合理安排使用隐患治理资金。

对事故隐患整改资金不落实,未按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监控、治理,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

问题跟踪整改。

各班组对审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规定时限组织整改,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彻底根治隐患,实现全过程动态管控。

严格落实HSE整治办法,对未按规定整改导致相同问题重复出现的相关责任人、验证人,严肃追责。

4.“两书一表”应用

二季度,组织各单位结合“多重覆盖”要求,突出检查重点,按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岗位,分专业修订现场检查表。

三季度,公司组织对各专业现场检查表进行评审、修订,正式发布。

各单位现场检查表严格落实持表检查,整改责任到人,干部把关验收。

HSE作业计划书实施升级管理,对重点井、特殊环境、危险路段等高危区域施工由安全环保科审批,项目部组织实施,保证新增风险无遗漏,控制措施有效。

各单位“两书一表”修订及基层使用情况纳入石油工程教学部HSE绩效考核。

5.方法、工具推广

二季度,石油工程教学部出台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上锁挂牌、目视化管理方法工具的推广应用方案,明确适用范围、职责、程序及作业要求并开展现场培训,推广实施,覆盖率达到100%,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考核,不符合标准要求在HSE绩效考核中按否决项处理。

四季度,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上锁挂牌专项审核,评选优秀方法、工具应用基层队,给予表彰奖励,推广优秀作业实践。

各单位按照《HSE目视化管理办法》,完善目视化管理职责、管理要求和检查考核等内容。

由石油工程教学部审核后,发布实施,起到风险警示、提示作用。

6.员工能力评价

上半年,组织相关人员对岗位工作说明书中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完善员工能力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流程。

组织专项审核,对各单位员工能力评价实施情况、有效性、资料完整性进行检查,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

(三)监督管理

1.健全工作制度

一季度,完善、《HSE监督管理办法》及现场检查标准,完成《工作手册》,明确监督工作流程、日常考核和汇报制度,使现场监督工作有章可循。

2.强化现场监督

加强对方法工具、“两书一表”在基层队应用的检查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加强关键工序、动态施工、重点区域、要害部位的现场检查;开展培训交叉作业、搬迁、吊装等高危作业的专项检查,保障培训现场安全;加强培训新增课题风险管控。

重点查处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规程不执行、问题整改不及时等行为,狠抓风险控制措施落实。

3.突出追责问责

采取周小结、月通报、主页工作曝光平台等各种方式,对当月现场监督检查情况、隐患问题分析、处罚情况进行通报,并且严肃追查管理责任。

4.落实问题整改

继续加大现场违章隐患的查纠力度,对检查出存在重大风险问题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单》,实施分级督办,对整改情况进行实时跟踪、销项、验证,实现问题的闭环管理。

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将严格按照制度、标准进行考核,对重复发生的隐患或问题给予加倍处罚,杜绝重复性问题。

5.加强监督培训

结合监督工作实际,对“两法”、各专业安全标准、各岗位操作规程、设备设施使用维护等内容进行自我培训,参加公司及学院组织的HSE监督业务培训班和审核员培训班等高级培训,参与公司各类审核,提高监督专业水平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事故、事件管理

1.事故管理

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事件升级调查和升级处理实施细则》,强化对未导致人员伤亡但具有重大负面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事件的升级调查管理,明确需升级调查的事故、事件类型,以及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升级处理意见。

加强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对发生瞒报、谎报行为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按照《公司HSE事故责任人员处分(暂行)办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事件和百万工时统计管理

一月份,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参加HSE事件和百万工时统计管理专项培训,提高HSE事件统计、原因分析能力,确保事件整改措施制定合理,落实有效,促进基层HSE管理提升。

及时上报HSE事件调查报告表和百万工时安全指标统计表,建立健全事件管理档案台帐。

按照《HSE事件管理实施细则》每月在公司主页对HSE事件管理和百万工时统计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按照作业种类划分事件致因和影响性质,杜绝同类事件重复发生。

(五)绩效管理

1.HSE绩效考核

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一季度,组织相关科室结合属地管理和直线责任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压裂公司HSE考核与奖罚办法》,结合各职能科室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专业审核、专项活动完善考核标准,确定分值,明确权重。

每季度进行分类考核,半年考核兑现。

建立全员HSE业绩档案。

一季度,组织各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建立员工HSE业绩档案,及时对违章、事故、荣誉、履职等情况存档备案,做到可追溯、可查询。

公司通过HSE体系审核、专业审核等形式,对各单位全员HSE业绩档案建档和应用情况进行考核和指导,真正实现HSE绩效与员工岗位晋级、工资晋档、职称评审、先进评选挂钩。

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

一季度,制定《压裂公司HSE风险抵押金制度》,对基层单位和机关科室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副科级以上干部按照风险等级缴纳HSE风险抵押金,并与HSE履职情况考核兑现。

2.标准化示范队建设

上半年,修订标准化示范队建设方案,完善示范队“三标”建设标准,组织各单位有序实施。

增加公司级示范队的评比数量,年底组织对标准化示范队现场进行评审、验收,在压裂、试气专业标准化示范队中评选“HSE金、银、铜牌队”。

3.优秀队长、班长选树

上半年,根据长城公司《优秀队长、班长选树活动方案》,完善考评、奖励标准,与标准化示范队考核成绩挂钩。

四季度,组织优秀队长和班长参加长城公司考试、面试,在HSE、井控、应急、生产组织、设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选优秀队长和班长。

(六)HSE培训

1.培训设计

各单位要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分专业、按岗位细化、修订HSE培训矩阵,编写教学大纲,按计划完成岗位操作技能、SOP、工具方法、岗位风险辨识及控制等培训内容。

上半年,公司将组织相关科室和基层代表修订公司《HSE培训实施细则》,明确管理职责,细化管理要求,完善公司、单位和基层队三级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