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675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doc

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政策国际比较研究

(课题编号:

**********)

中标学会: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

课题负责人:

杨才布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

张宏、肖平、岑宏飞、黄钺、王晓奕、刘颜

课题报告主要执笔人:

张宏

21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第一章研究背景 4

一、研究目标、产出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5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 6

(一)美国 6

(二)英国 6

(三)韩国 6

(四)香港 6

(五)新加坡 7

(六)日本 7

(七)欧盟 7

第二章发达国家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模式.................................7

一、美国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7

(一)美国GPO产生的医疗体制环境及其现状 8

(二)美国GPO的规模及运行方式 9

1GPO主要职能 9

2GPO次要职能 10

3GPO的类型及在GPO中所占比重 10

(三)定价 10

(四)美国GPO的收费与利益分配 11

(五)美国GPO的优点 12

(六)美国GPO的弊端 12

(七)政府对GPO的干预 13

二、英国的合作采购中心 14

(一)CPH对产品的评价要约 15

三、分散采购与集中采购之利弊 16

第三章各国采购模式、政策的比较和对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采购的参考借鉴 17

一、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17

二、不同国家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的比较 17

三、美国GPO模式对我国医院采购的启示 18

参考文献 19

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政策国际比较研究

摘要

大型医用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具有技术水平高、大型精密、贵重的特点,是重要的卫生资源。

大型医用设备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诊断和治疗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临床服务成本的急剧上升。

面对快速上涨的卫生费用,世界各国对大型医用设备纷纷加强宏观配置和管理。

本课题将通过研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的政策,分析利弊,评估效果,为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现代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必然涉及政府采购制度,因为世界各国的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基本上都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主要原因是为国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

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进在国际范围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各国政府对政府采购模式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政府采购就是政府为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购买其所需的货物、工程或服务,为其提供高效率地实现其职能、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发展公共事业所需的基础条件。

全国或省市一级要有机构管理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按照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选出品种,每年定期组织集中招标,并规定在一年或一个合适时间段内招标结果有效,医院可以在中标结果中选取合适设备。

每年定期审核集中招标品种目录,根据技术、市场和管理要求对目录进行调整。

只有采取这种采购模式,才能达到规模化采购、降低价格、提高效率的目的。

我国的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还要考虑支持国产品牌的问题。

关键词:

发达国家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政策

第一章研究背景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延缓其死亡的进程。

但是“医疗设备行业开发新的医疗卫生技术的能力大大高于购买者对这些能力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这种创新技术的成本效益的估价”。

[1]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至少有20%的临床检查属于没有必要,另一项对某医院的调查认为47%的临床检查可以取消,并且不会影响医疗质量。

[2]医用设备政府集中采购可以限制医院擅自引进昂贵的高端、大型医疗设备,避免卫生资源浪费,同时避免医院将引进设备的成本,通过过度检查或过度医疗转嫁到患者身上,抬高患者的医疗费用。

政府集中采购的落实,将大幅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降低患者诊疗费用。

2007年6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卫规财发[2007]208号)。

通知指出:

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是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价格,保障医用设备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改进和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实行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杜绝暗箱操作,纠正医用设备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卫生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研究其他国家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的政策、范围、模式、运作流程等,总结经验教训,对做好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标、产出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际社会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管理的方法包括:

开展设备技术评估工作、对设备进入市场实施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制定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标准、实行设备购置审批制度、集中采购设备、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其中,集中采购设备作为节约资金的重要措施,得到各国卫生部门的重视。

英国卫生部重视设备器材的采购环节,按各地区的年度装备计划进行统一招标采购,既保证了设备质量,又节省了大量资金,每年所用资金可以较上年度下降5%。

这项工作由卫生部委托国家卫生保健器材供应公司(NHSSUPPLIES)实施,并且在全国设立了15个库房,负责区域供货。

实行这种采购办法的改革是通过审计后提出来的,因为英国卫生部发现各地区及医院在装备购置上存在浪费现象。

[3,,25-26]

大型医用设备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诊断和治疗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临床服务成本的急剧上升。

面对快速上涨的卫生费用,世界各国对大型医用设备纷纷加强宏观配置和管理。

本课题将通过研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的政策,分析利弊,评估效果,为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

(一)美国

美国的政府采购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基于三权分立制衡的政治制度和规范化、法律化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采用了非集中化的采购模式。

目前,负责全面的政府采购(除国防采购外)管理及制度的执行的专门机构是“美国事务管理总署”,下设“联邦供应局”为具体采办部门。

“美国事务管理总署”除在华盛顿设立总部外,还在美国各大城市设立了分部,负责各地区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

各级政府部门的采购活动绝大多数是由其遵照既定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直接自行实施的,选择的是一种非集中化的采购模式。

(二)英国

在英国政府加入欧共体以前,政府各部门都是通过各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或政府采购中心获取一定的物资和设施。

而现在,各部门的采购权力则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由政府采购机关为其所属各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代为采购所需货物或服务。

也就是,各政府部门可在财政部门授权支出范围内、向议会负责及遵守《采购政策指南》和《采购实施指南》的前提下对政府采购自行决策,在实现物有所值的原则下,各政府部门可以自由地根据各自政策环境选购友好合作方的物品及服务。

英国政府选择的也是一种分散型的政府采购模式。

[10-14]

(三)韩国

韩国的政府支出市场份额在其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一般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

与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韩国一直实行公共市场集中采购制度,由专门的政府部门:

“采购供应厅”负责各公共部门所需物资的计划审批、合同的制定、价格的确定、签订合同以及货物的供应。

按照韩国《国家合同法》规定,金额超过5千万韩圆的政府采购活动都应由采购供应厅负责集中实施。

同时,为规范政府采购活动,韩国政府颁布和制订了详尽的基本法规和配套的实施细则。

韩国政府选择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府采购模式。

(四)香港

香港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只有小额物品由各部门直接采购。

香港的所有政府采购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不涉及任何中介机构。

政府各部门的通用物品及有关服务由政府物料供应处集中采购。

政府物料供应处是库务局的下属部门,是香港的中央采购、物料储存及供应机构,为80多个政府部门、机构和某些公共团体(包括医院管理局)服务,每年采购总值约50亿港元。

所有采购活动都必须在《公共财政条例》及《物料供应及采购规例》等规章政策的督导下进行。

(五)新加坡

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没有地方政府,政府采购政策由财政部预算署负责制定,1995年以前,各政府部门所需物品由中央采购处集中采购,而其法定机构则自行采购。

此后,新加坡政府关闭了中央采购处,规定除了少数物品如纸张、计算机外,其他物品皆实行分散采购,由各政府采购机构自行实施。

新加坡政府选择了一种较为分散的政府采购模式。

(六)日本

日本是一个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其政府采购制度实行较早,与国际规则的接轨较为彻底。

作为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签字国之一,日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政府相关机构的采购均纳入该协议。

(七)欧盟

当公共部门采购货物或劳务金额超过20万欧洲货币单位,公用部门采购货物或劳务金额超过40万欧洲货币单位,建设工程(包括设计、装修)合同金额超过500万欧洲货币单位的项目,均应按照该法执行公共招标采购程序。

[27-29]

第二章发达国家的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模式

一、美国医用设备采购的集团采购(GPO)模式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地投入到医疗领域,美国的医疗费用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并随着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不断扩大,患者负担过重、医院压力增大等问题也开始日益突出。

二十世纪早期,美国的集团采购组织(GroupPurchasingOrganization,GPO)开始出现,其采取的是通过市场化竞争,让中介组织或电子商务服务商将订单集成,再竞争进行采购的模式。

在医疗行业,这类组织通过整合医疗机构的药品和医疗器材的需求,形成具有号召力的订单,从而使医疗机构能够从制药企业或分销商那里获得更为优厚的价格和产品服务交易条款。

(一)美国GPO产生的医疗体制环境及其现状

美同GPO产生的医疗体制环境美国的医疗体制是比较特别的类型。

它更多地依靠市场化,摆脱了福利国家那种财政负担过重的困境,又保证了一定的社会公平。

能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并制定法律规范医疗体制。

但在美国也有许多人在抱怨过分市场化带来的危机(美国目前有47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占美国总人口的16左右)。

美国医疗体制以私立为主。

医疗消费以个人为主。

政府的作用是提供部分医疗保障机制和资金,以公立形式为老年、病残、穷困或失业人口提供医疗保障。

另外也以立法和管理的形式,规范高度市场化的医疗体制。

美国的医疗体制的组成有3部分:

老年保健医疗制度(Medicare)、医疗补助制度(Medicaid),以及其他的私人保险。

在美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中,充分体现了其市场经济的自由色彩。

美国GPO也正是在这种崇尚亚当·斯密斯(AdamSmith)“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原则的医疗体制环境中产生的。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供应商直接与单独的医院签订合约。

当时还未出现DRG和预付费制度,医院控制成本的压力很小。

80年代,区域性采购组织相互联合形成“超级集团采购组织”,最著名的要属Novation和Premier,这两家集团采购组织占据了超过60%的美国医疗用品采购市场。

Muse&Associates2004年研究表明,集团采购总价值达1965-2192亿美元,医院节约成本10%-15%,总计节约费用218-387亿美元。

结论:

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系统既控制了采购活动,同时还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GPO提供给其成员医院的利益除了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