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二年级全册音乐欣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少版二年级全册音乐欣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二年级全册音乐欣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旋律转调后,口哨停止,由低音乐器演奏出雄壮有力的旋律,因此在音色上和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它描绘了小狗跟随小主人在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爱动作,同时,也描绘了街头喧闹的景象。
再经过一段过门,A段出现。
全曲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作曲家介绍】
普莱亚
美国的作曲家﹑指挥家。
5岁开始学琴,海恩是他第一个老师。
17岁进入纽约曼尼斯音乐院主修作曲和指挥,副修钢琴,25岁时参加了里兹钢琴大赛,获得首奖。
35岁时写下了这首明朗活泼﹑轻快俏皮的名曲,如今已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管弦乐小品。
【相关资料:
口哨艺术】
口哨艺术有着悠远的历史。
19世纪,口哨艺术风行世界,无论绅士淑女,贵族平民都喜欢它。
据说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常在工暇之余吹口哨自得其乐呢!
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世界各国涌现了一批技艺超群的口哨演奏家且有的以口哨吹奏为业,也出现了专门吹奏古典音乐的古典口哨音乐家。
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现存的口哨曲目多达205首。
不仅如此,目前国外已从1974年开始,世界口哨音乐协会每年春天于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的路易斯堡举行一次世界口哨音乐大赛,可见口哨音乐在国外的风行程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口哨主奏的乐曲《口哨与小狗》。
2.音乐赏析《摇篮曲》
(女声独唱女声合唱)
【奥】克劳谛乌斯词
【奥】舒伯特曲
1.《摇篮曲》本身就是一首音诗,即使没有歌词,哼哼他的旋律也就能让我们回忆起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回想起母亲那亲切的笑容,深情的目光,以及那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
2.《摇篮曲》的音乐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
曲调抒情、优美、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起伏不大,表现了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
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
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
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为了表现这种较为安宁的情绪,它们的和声编配都比较简练,轻柔的琶音和富有摇摆感的伴奏音型贯穿全曲,产生了摇篮有节奏摆动的感觉。
【乐曲结构】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乐句都是四小节,结构十分规整。
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
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
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
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
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
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
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
【创作背景】
舒伯特19岁时以克劳迪乌斯的诗谱写的。
那时的舒伯特生活很贫苦。
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吃饭,饿着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见一个熟人,借点钱好充饥。
但好久也没有碰到熟人。
这时他走到一家豪华的酒店门前,他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舒伯特就拿起翻看着。
他见上面有一首小诗: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朴素、动人的诗,打动了作曲家的心灵,他眼前出现了慈爱的母亲的形象。
是呀,在那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拿出一支铅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
舒伯特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便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在贫困中,以美好的心灵为母亲和孩子们写下了这首甜美的歌曲,这首《摇篮曲》很快在世界各地传唱开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却在贫困中死去了……
【相关资料】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
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
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
3.音乐赏析《小夜曲》
【奥】舒伯特曲
舒伯特于1828年他逝世前数月完成这首小夜曲。
原为作者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由维也纳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题名,意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为作者绝笔。
《小夜曲》是作者根据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所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
这首《小夜曲》由于旋律优美、动听,也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广受人们喜爱。
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
第一段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
第一段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
接着是8小节抒情而安谧的间奏。
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
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
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
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其它作品。
4.音乐赏析《魔王》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
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
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
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
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第一段叙事者以口语化的朗诵调唱出。
第二段是父亲和儿子的对话。
音乐在声部的低音区,以沉着、平衡的声调,刻画父亲的关切和抚慰,父亲慈爱地问。
第三段魔王的音乐旋律是抒情歌唱性的,显得甜蜜、虚假、狡猾。
接着,父与子再次对话,魔王步步进逼,儿子心里害怕,一次次呼喊父亲,一次比一次惊惶,直到第五段,魔王软硬兼施,威逼恐吓。
最后一段,叙事者用焦急沉痛的音调描述了可悲的结局:
父亲急驰到家,儿子早已在怀抱中死去。
钢琴以两个特强和弦,表现了精疲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
5.音乐赏析《乒乓变奏曲》
木琴独奏【中】王志刚曲
《乒乓变奏曲》是中国作曲家王志刚根据儿歌《小小球儿闪银光》改编创作的一首钢琴小曲。
这首小曲欢快活泼,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像通常的变奏曲一样,本首乐曲的主题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巧轻快,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
《乒乓变奏曲》由主题和5个变奏构成。
第一乐段呈示主题,简明而轻松。
《乒乓变奏曲》的音乐主题只有8小节,4小节一个乐句,共两个乐句。
第二乐段运用“加花”的手法将主题做了纷繁的变化发展,即乐曲的“变奏”部分。
第一变奏:
主旋律在上方由右手弹奏,低音部左手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
第二变奏:
左手在低音部弹奏主题,右手以上面这种分解和弦音型作伴奏;
第三变奏:
左、右手均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但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
第四、五变奏:
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为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旋律。
两个变奏中主旋律分别出现于高音部及低音部。
但乐曲最后仍由右手奏出一个旋律扶摇直上的乐句作为结束,使人如闻为精彩的球赛所发出的喝彩声。
木琴】
木琴结构组成:
由音条、琴架、共鸣筒和打棰四大部分组成。
木琴使用材质:
音条:
用红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作;
琴架:
金属质地;
共鸣筒:
长短不同的圆形薄铝管,装在每个音条的下方,作用相当于弦乐器的共鸣箱,使音条发出的声音增强和延长;
打棰:
一对勺型小木棰,多用红木制成。
用来击打音条以发声。
木琴乐器特色:
属竹木体鸣乐器类,各个音条都有固定的音高,因而木琴是变音打击乐器,可用于独奏旋律。
强奏时,木琴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
木琴发音短促而清脆,多用来演奏轻快、活泼的乐曲,表达一种欢乐的气氛。
对于持续音,则必须运用两个打棰迅速交替敲击同一音条以获得连续的效果。
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动人的震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木琴产生于14世纪,音域为3个半到4个八度。
多用于独奏,但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管弦乐队等)来伴奏方能衬托出其独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
6.音乐赏析《溜冰圆舞曲》
(管弦乐)【法】瓦尔德退费尔曲
《溜冰圆舞曲》作于1882年,这部作品是法国音乐家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滑冰和圆舞曲同样流行。
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人们在冰上滑冰的情景。
犹如冰上芭蕾舞的场面,一个个展现在人们眼前。
《溜冰圆舞曲》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方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
每个段落都象一幕冰上芭蕾舞。
序奏中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转为圆舞曲速度之后,呈现出本曲的主要主题——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接下来的第一小圆舞曲第二主题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第二小圆舞曲第一主题充分运用直线上升的旋律线,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以及频繁的休止符,表现溜冰中矫健的腾空动作,乐曲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在溜冰场上大显身手的溜冰者洒脱的姿态。
接着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断,轻巧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着滑稽的舞蹈动作。
从容的第三小圆舞曲第一主题主要由弦乐奏出,具有与第一小圆舞曲同样舒展平稳、流畅悠闲的特点。
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轻巧活泼,与第一主题形成了生动的情绪对比。
随后,整个乐队奏出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委婉甜美的第四小圆舞曲。
后面还有一段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