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育苗设施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育苗设施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育苗设施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7育苗池9
2.3.8辅料库9
2.3.9值班室、配电房9
2.3.10厕所10
2.3.11育苗基地大门10
2.3.12棚外电力设施10
2.3.13棚间运输通行路10
2.3.14供排水设施10
2.3.15清洗池、消毒池10
3工程施工组织10
4工程管理11
5预算投资13
5.1工程概况13
5.2投资预算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13
5.3费率标准15
5.4编制方法16
5.5投资主要指标16
5.6资金筹措16
6经济效益分析40
7附图40
8.1附图40
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不断加大烟叶生产投入扶持力度,全面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烤烟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度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工作的通知》(云烟综办﹝2012﹞46号)《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度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工作的通知》(昭政办通﹝2012﹞10号)的相关事项,结合某县实际,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2013年在文屏、桃源、火德红、江底和茨院五个乡(镇)设计建设育苗设施30座。
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某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的某市南部,北部和东部与昭阳区相连,东南部与贵州省威宁县接壤,南部和西部与曲靖市会泽县、巧家县依牛栏江心为界。
地理坐标为东经103°
9′至103°
40′,北纬26°
59′至27°
32′。
最低海拔568米,最高海拔3356米,相对高差2788米。
县境周边全长291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文屏镇,海拔1925米,距某市政府驻地昭阳区27公里,距省会昆明市366公里,全境东西端宽50公里,南北端长近60公里。
全县辖9个乡3个镇,全县国土总面积1489.39平方公里,合223.41万亩;
耕地总面积70.34万亩。
有种烟乡镇7个,43个村(社区),471个村民小组,有耕地总面积49.3万亩,适种烟面积20.28万亩,划定基本烟田面积12万亩。
1.2自然情况
1、土地资源
全境东西端宽50公里,南北端长近60公里,国土总面积1489.39平方公里,合223.41万亩,耕地总面积70.34万亩。
此次设计共涉及七个乡二个镇,43个村(社区),471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39.84万亩,适种烟面积20.28万亩,基本烟田面积12万亩。
烟区土壤整体上属于红壤与黄壤的交替过度带,酸碱度适中,少数土壤偏酸,局部烟区偏碱;
氮素营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磷素营养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全钾含量偏低,但速效钾含量较高,水溶性钙、铁、镁过高,普遍缺硼、水溶性含量偏低,极少部分烟区缺锌。
2、气候、光照、雨量
按某县气象站多年气温统计结果,某县平均气温12.2℃,≥10℃积温1224-5876℃,无霜期228天。
某的干雨季比较明显,干季:
当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降雨量116.5毫米,占全年降雨量904毫米的12.7%。
日照时数982.3小时,太阳总辐射53950卡/cm2,季平均温度7.2℃,日较差11.8℃。
雨季:
当年五月至十月,气候湿润多雨,降雨量793.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7.3%,日照时数948.7小时,太阳总辐射6783卡/cm2,季平均气温17.2℃,日较差9.6℃。
3、经济社会状况
22010年,全县辖文屏、龙头山、水磨3镇,桃源、茨院、小寨、江底、火德红、龙树、新街、梭山、乐红9乡,84个村(居)民委员会,16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8.51万人。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909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5838万元,第二产业69682万元,第三产业43576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19781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2550万元、工业总产值125263万元。
全县人均GDP4109.3元。
全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5.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46.81万亩,总产115505t;
油料种植0.85万亩,总产723t,其中花生224t;
烤烟种植6.86万亩,总产10453t,收购烟叶8500t,种植蔬菜6.18万亩,总产69942t。
水果产量7429t,其中苹果3436t、梨1997t、柑橘131t、香蕉2t、桃411t。
年产油桐子723t、核桃837t、板栗70t、花椒239t。
年内大牲畜出栏15266头,存栏70492头。
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
4、烟草生产简况
项目区主要种植烤烟、玉米、马铃薯、大豆等作物,八月低温现象明显,作物茬口矛盾突出,复种指数不高,经济结构单一。
全县基本烟田面积为12万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60000亩左右,轮作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等。
(1)烤烟发展历程
某正式引进试种烤烟,是1952年开始,试种成功后,1953年示范扩大到文屏镇的安阁、砚池山、联合等村,茨院乡的沿闸村,进行了多点示范成功后,1955年扩大到了小寨、龙头山、大水井等地种植。
1956年全县种植面积已扩大种植到13445亩。
自1952年至2011年的60年中,某烤烟种植面积由1952年的60亩发展到2011年的56740亩。
(2)烤烟种植面积与产量
到2011年,某烤烟种植发展到56740亩,平均单产达到154公斤。
(3)烟叶品质特点
香气量足,香气质较佳,油润度和色泽好,含钾量较高,物理特性和燃烧性、填充性能都是较突出的,总糖含量中至偏高,烟碱含量中至低,香气类型为清香型,有地方性杂气,略有刺激,余味尚干净。
(4)烤烟轮作情况
①轮作方式
我县主要采取隔年轮作方式:
第一年:
烤烟一麦类(蚕豆、绿肥或休闲)→第二年:
玉米一麦类(蚕豆、油菜、绿肥)→第三年:
烤烟一麦类(蚕豆、油菜、杂粮或休闲)。
②轮作面积
我县烤烟轮作面积达80%,即4.24万亩。
2工程规模
2013年度育苗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在文屏镇、火德红乡、江底乡、茨院乡等四个乡(镇)、五个村民委员会实施,共建设育苗设施30座,覆盖烟田27500亩,受益烟农5500户。
3工程布置与建筑物设计
2.1工程总体布置
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关于印发云南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规程的通知》(云烟叶〔2010〕1号)、《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关于印发云南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育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云烟司【2011】6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烟区环境条件和烤烟生产育苗供需实际,将育苗设施选择在背风向阳、光照条件好、不易积水、无污染源和病害侵染源、有洁净水源保障及交通方便的地点建设。
文屏镇烤烟生产育苗基地选址于安阁村的七里半,桃源乡烤烟生产育苗基地选址于铁家湾村,茨院乡烤烟生产育苗基地选址于茨院村,火德红乡烤烟生产育苗基地选址于南筐村,江底镇烤烟生产育苗基地选址于箐脚村,每座育苗工场的供苗面积均为5500亩,合计供苗面积为27500亩。
育苗工场按长方形布置,长度为159m,宽度为83.5m,占地面积为19.90亩。
每座育苗工场内设6座育苗大棚,大棚总建筑面积为9272.34m2。
其中44.6*38.5m的5联体育苗大棚3座、44.6*30.8m的4联体育苗大棚3座。
单件育苗工场的附属设施项目有:
(1)围墙:
高1.6m,单砖24cm单面清水墙,总长485m。
(2)育苗池:
用水泥空心砖支砌,长43.4m,宽2.1m,共81个,育苗面积7382.34m2。
(3)辅料库:
彩钢板房结构,建筑面积100m2。
(4)值班室、配电房:
彩钢板房结构,建筑面积合计为30m2。
(5)厕所:
砖混结构,采用3格式化粪池,建筑面积12m2。
(6)育苗基地大门:
简易钢结构焊接,高1.8m,宽4m,共7.2m2。
(7)棚外电力设施:
采用30KVA变压器直接从11KV输电线路接入基地。
(8)棚间运输通行路:
3.5m宽的砂石路面,长490m。
(9)供排水设施:
采用浅井取水,直接抽至供水池,供水池为80m3浆砌石圆形水池;
排水设施采用30×
30cm矩形断面,M7.5水泥砂浆砌石,M10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总长1025.4m。
(10)清洗池、消毒池:
清洗池、消毒池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子净空尺寸为3*2*0.6m(长*宽*高),容量3.0m3,(11)地坪,用风化料填筑。
2.3工程设计
2.3.1大棚设计
某县2013年育苗基地为常规薄膜联栋大棚工程,常规薄膜联栋大棚设计为圆弧拱顶直墙式。
薄膜大棚采用轻型热镀锌型材为骨架,自然通风形式。
每栋大棚顶部双面设有电动卷膜开窗,侧墙采用电动卷膜开窗。
每栋薄膜大棚在山墙上设密封推拉门一樘。
跨度(栋宽)7.7m,开间(柱间距)4m,檐高2.5m,顶高4.3m,长度44.0m(棚长)。
常规薄膜联栋大棚的基本配置有:
大棚点式基础、四周砖墙群、轻型热镀锌骨架、顶部电动卷膜开窗通风系统,侧墙电动卷膜开窗通风系统、AUTO-500控制系统和简易手动内遮阳系统等。
常规薄膜联栋大棚采用12丝优质国产长寿膜,配合专业设计的高骨架轻型热镀锌型材,并且考虑到某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倡导节能大棚新概念,能高效地吸收太阳能源,高效节能保温的同时又为散热作了特殊设计。
在冬季保温性能好,保证大棚所需的温度,在夏季能通过开窗通风系统等,能降低大棚内的温度,给作物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土地使用面积达72%以上。
常规薄膜联栋大棚以其优美的弧线形和造价低廉,并且透光率高,密封尽量减少病虫害,保温和降温性能好,美观耐用等优点倍受青睐。
常规薄膜联栋大棚主体骨架采用国产优质热浸镀锌冷轧钢管和钢板,全装配式结构。
整个项目的设计宗旨是在尽量减少投资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对大棚内部温度、相对湿度等的控制,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高品质、高效益。
2.3.2大棚主体
1、主体结构
结构形式:
采用联栋常规薄膜大棚(规格见规划图纸)。
2、性能指标
(1)、雪载0.3KN/m2
(2)、风载0.4KN/m2
(3)、静态载荷15kg/m2
(4)、最大排雨量140mm/h
3、规格尺寸
(1)、栋宽(跨度)7.7m,柱间距(开间)4m,檐高2.5m,顶高4.3m。
4、结构及覆盖材料
常规薄膜大棚主骨架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和钢板,连接全部采用构件、螺栓连接,主要包括:
(1)、主立柱材料用Φ60×
2.5热镀锌管,上端用水槽托盘装配于水槽上,下端预埋于砼基础内。
(2)、水槽为八折形,材料为δ1.5镀锌板,水槽坡水为5‰双向坡水。
落水管采用Φ110PVC管,排雨量140mm/h。
(3)、侧墙采用装肩管的型式,材料为60×
40×
2.0热镀锌方管。
(4)、为增强拱顶的抗风载、雪载能力,大棚拱设计采用Φ25×
1.5热镀管冷弯成形间距1m均布。
拱顶设三道纵梁材料用Φ25×
1.5热镀管,由钢丝管卡与拱管连为一个整体。
(5)、每开间立柱上端横向安装有Φ40×
2.0热镀管制成的下弦横梁,使立柱横向连为一整体。
下弦横梁与拱之间由Φ25×
1.5热镀管制成的M型撑杆连接,至此大棚平面、立面形成一个稳定的矩形结构。
(6)、侧墙为增强抗风载能力,在侧墙主立柱之间间距1.3m安装有Φ25×
1.5热镀锌管制成的中辅立柱兼做防风杆,上端与肩管接头连接,下端深埋于素土40cm。
(7)、山墙上间距1.6m安装热镀锌管制成的山墙立柱,材料用Φ32×
1.8热镀锌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