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66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赴嘉善考察报告.docx

赴嘉善考察报告

赴嘉善考察报告

  篇一:

关于赴南昌、昆山、嘉善等开发区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南昌、昆山、嘉善等开发区考察的报告

  为学习考察外地开发区的经验,推动我区各项工作的快速进行,经区委书记会议定,由区委副书记成龙同志带队,党政办同志参加组成赴外地开发区学习考察组。

学习考察组经9月21日至28日历时7天,分别赴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周边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善经济开发区等地学习考察。

通过座谈、个别了解、查看资料、实地参观等形式,学习考察组基本达到学习考察目的,完成考察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外地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85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建成区32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商务中心、日本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已有欧美、日韩、港澳台等38个国家和地区1100余家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

精密机械、卫生用品等三大主导产业。

2002年全区GDP达182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27亿元,进出口达66亿美元,合同外资达96亿美元,开发区领导设党工委书记1人,管委会主任1人,专职副书记1人,管委会副主任若干人。

机构设有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招商局、规划建设局、经济发展局、劳动人事局、城乡社会事业管理局等7个部门定行政编制103个,机关现有工作人员130余人。

  浙江省嘉善经济开发区1993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内设五金机构工业园、生化工业园、家具工业园、化纤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及精密机械工业园六个专业园区。

1999年被中国开发区协会和中国贸易促进会评为“优秀开发区”。

是国务院特区办确定的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

开发区领导层设管委会主任1人(县长助理),副主任若干人。

下设办公室、工程部、项目部、财务部、企业管理办公室待机构。

机关设置相当于我们开发区的初期架构,但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成效卓著,2002年开发区GDP达20亿人民币,财政收入2亿元人民币,共有入户企业280余家,其中台资企业占40%达100余家。

机关除开发区领导为公务员身份外,其余均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近80人。

  通过收集资料,我们对大连开发区的情况作了调查了解。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开发区GDP

  达242亿元,财政收入近30多亿元,进出口额突破60亿美元,合同外资额达86亿美元,,入户企业1581家。

开发区领导层设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4人。

下设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国土局、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局、招商中心、公安局等机构,在编在岗人员227人,机关现有工作人员300余人。

  二、对外地开发区体制运作的看法

  1、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是基本要求。

从学习考察的几个开发区,尤其是较为成熟的开发区看,行政体制都是精简、高效,与我区的机构设置大同小异。

在处理开发区党群工作问题,相同之处就是设立党群工作部,党政办公室作为开发区的中枢运转社经独立。

同时其他经济管理所涉及的国家、省直单位均为派出机构。

  2、专业的劳动人事部门,保证了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学习考察的几个开发区均存在编制外人员的问题,采取“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既有行政编制人员,也有事业编制人员,更有聘任、聘用人员。

多制式的人力资源机制适应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劳动人事部门的设立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保证。

  3、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

从上述几个开发区看,“一站式”服务已真正得到体现均设立的统一的办证大厅,客商只要进了办证大厅的门,投资办企业所需要的一切手续均能办理。

再配备商务代理服务,从办暂住证、企业执照、火车票、飞机票,复印、打字、传真均可办理。

办证大厅设计为对等开放式,客商可以进入工作间和办证人员对等就座办理手续。

更具人性化的是大连开发区还从欧美客商多的特点出发在办证大厅设立了咖啡小厅,以适应客商的生活习性。

  4、基础设施先行或超前建设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所到开发区均可见规划区条条宽畅的水泥大道,高档次的绿化和亮化设施。

但周边也还是农田、荒山和农舍。

尤为突出的是浙江嘉善经济,深深地体会到基础设施滞后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招商引资的影响。

近几年他们提出了“基础设施是关键,招商引资是中心,经济发展是基础的思路”下大力搞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范围的道路已基本建成,且绿化、亮化、交通设施同步到位。

  篇二:

关于赴南昌、昆山、嘉善等开发区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南昌、昆山、嘉善等开发区考察的报告

  为学习考察外地开发区的经验,推动我区各项工作的快速进行,经区委书记会议定,由区委副书记成龙同志带队,党政办同志参加组成赴外地开发区学习考察组。

学习考察组经9月21日至28日历时7天,分别赴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周边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善经济开发区等地学习考察。

通过座谈、个别了解、查看资料、实地参观等形式,学习考察组基本达到学习考察目的,完成考察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外地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85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建成区32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商务中心、日本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已有欧美、日韩、港澳台等38个国家和地区1100余家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

精密机械、卫生用品等三大主导产业。

2002年全区GDP达182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27亿元,进出口达66亿美元,合同外资达96亿美元,开发区领导设党工委书记1人,管委会主任1人,专职副书记1人,管委会副主任若干人。

机构设有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招商局、规划建设局、经济发展局、劳动人事局、城乡社会事业管理局等7个部门定行政编制103个,机关现有工作人员130余人。

  浙江省嘉善经济开发区1993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内设五金机构工业园、生化工业园、家具工业园、化纤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及精密机械工业园六个专业园区。

1999年被中国开发区协会和中国贸易促进会评为”优秀开发区”。

是国务院特区办确定的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

开发区领导层设管委会主任1人(县长助理),副主任若干人。

下设办公室、工程部、项目部、财务部、企业管理办公室待机构。

机关设置相当于我们开发区的初期架构,但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成效卓著,2002年开发区GDP达20亿人民币,财政收入2亿元人民币,共有入户企业280余家,其中台资企业占40%达100余家。

机关除开发区领导为公务员身份外,其余均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近80人。

  通过收集资料,我们对大连开发区的情况作了调查了解。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开发区GDP达242亿元,财政收入近30多亿元,进出口额突破60亿美元,合同外资额达86亿美元,,入户企业1581家。

开发区领导层设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4人。

下设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国土局、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局、招商中心、公安局等机构,在编在岗人员227人,机关现有工作人员300余人。

  二、对外地开发区体制运作的看法

  1、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是基本要求。

从学习考察的几个开发区,尤其是较为成熟的开发区看,行政体制都是精简、高效,与我区的机构设置大同小异。

在处理开发区党群工作问题,相同之处就是设立党群工作部,党政办公室作为开发区的中枢运转社经独立。

同时其他经济管理所涉及的国家、省直单位均为派出机构。

  2、专业的劳动人事部门,保证了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学习考察的几个开发区均存在编制外人员的问题,采取”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既有行政编制人员,也有事业编制人员,更有聘任、聘用人员。

多制式的人力资源机制适应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劳动人事部门的设立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保证。

  3、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

从上述几个开发区看,“一站式”服务已真正得到体现均设立的统一的办证大厅,客商只要进了办证大厅的门,投资办企业所需要的一切手续均能办理。

再配备商务代理服务,从办暂住证、企业执照、火车票、飞机票,复印、打字、传真均可办理。

办证大厅设计为对等开放式,客商可以进入工作间和办证人员对等就座办理手续。

更具人性化的是大连开发区还从欧美客商多的特点出发在办证大厅设立了咖啡小厅,以适应客商的生活习性。

  4、基础设施先行或超前建设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所到开发区均可见规划区条条宽畅的水泥大道,高档次的绿化和亮化设施。

但周边也还是农田、荒山和农舍。

尤为突出的是浙江嘉善经济,深深地体会到基础设施滞后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招商引资的影响。

近几年他们提出了“基础设施是关键,招商引资是中心,经济发展是基础的思路”下大力搞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范围的道路已基本建成,且绿化、亮化、交通设施同步到位。

  篇三:

赴嘉

  善县学习考察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报告

  赴嘉善县学习考察

  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报告

  中共宝鸡市委政策研究室

  九月底,由市委政研室牵头,组织财政、农业、人社等市级部门、部分相关县区分管领导、农工部长、统筹办主任和试点镇负责人组成专题考察组,赴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就统筹城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所到之处,感受到先进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模式,深受启发。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经验做法

  2004年,嘉兴市启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

2008年,被列为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嘉善县作为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承担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探路先锋的角色。

嘉善县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沪、江、浙三地交界。

全县辖6镇3街道,104个行政村,43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

近年来,嘉善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以“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两分两换”试点,加快农民市民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2009年,全县实现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51元。

城乡收入差距为:

1。

  以打造“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地”为目标,推进“六个统筹”。

2008年,嘉善县委、县政府围绕“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确定将全县定位为全省“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着力推进“六个统筹”(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市、新市镇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建设,统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

大力实施“城乡联动”战略,联动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规划统筹等九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呈现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

2008年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列全省第8位,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2个和农村全面小康新社区4个,村庄整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姚庄模式”,“强村计划”使得2009年全县村均可支配收入达150万元。

全县行政村公交通车率、有线电视通村率均达100%,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5个,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生态县”。

  以变革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推进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嘉善县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素有“浙江米袋子,上海菜篮子“之称。

近年来,嘉善县坚持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按照“做优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