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讲课稿.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653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章讲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党章讲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党章讲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党章讲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党章讲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章讲课稿.doc

《党章讲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章讲课稿.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章讲课稿.doc

《党章》讲课稿

授课人:

  每一个党员在入党前必须宣誓“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如果我们不学习党章,不熟悉党章,又如何能拥护和遵守党章呢,因此《党章》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一门必修课程。

  今天,我们学习党章,首先,我们简单地认识一下什么是《党章》。

党章是党的纲领和组织章程的总称,它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全党的名义加以确认。

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是党的根本大法,其作用相当于法律体系中的宪法。

比如:

《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都是党章的延伸或补充,都必须服从或服务于党章。

党章是党内大法,宪法是国家大法,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体系的地位与关系如何?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政党的属性所决定了的。

但是,中国共产党又是长期的执政党,国家法律又是党的意志的最高体现。

  我们理解了《党章》的含义,下面我们具体学习一下党章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和理解,一部分是党章的历程,即动态的学习,只有了解党章的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现行党章;第二部分主要是详细的解读一下现行十七大党章和相关党的基本知识,即静态的解读。

  一、党章的历程

  我党诞生以来的93周年以来,共产生过一部党纲和十六部党章,下面,我选择几部代表性地党章做一个解读。

  

(一)一大党纲至六大党章

  1921年7月,我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并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

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文献,共十五条,600多字。

在这600多字的纲领中,第一句话就是向世人宣告:

“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同时规定党的政治纲领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区分。

  大家看过电影《建党伟业》吗?

没看过的同志,我建议去看一看。

《建党伟业》讲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10年时间重大事件。

外行看热闹,在140多分钟的影片中有179位明星,连游街的群众党员都是明星,实在叹为观止,为严肃的主题中增加了不少幽默诙谐。

内行看门道,《建党伟业》可以说慎重还原了许多历史的真实面目,对了解建党史很有帮助,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建议还是要去看一看。

  一大召开后,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和日后时局的动荡,没有保存好一大会议的历史文献,我们现在所知的建党史实多数是凭当事人记忆推断整理而成的,有共识,但有许多疑点,史称建党史八大悬案。

比如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相约建党(当时最重要的两位领导人,南李北陈),却为什么没有参加,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终究是12人还是13人(其中包惠僧是否正式代表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一大党纲第十一条内容是终究是什么,等等。

其中悬案之一就是关于一大党纲的。

我们先来看一段《建党伟业》的视频。

有一个细节,注意到没有,李达悄悄地用脚踢进去一张纸,这张纸就是党纲原稿,如果这张纸被搜查到,我党的成立可能还要经过更多的坎坷。

可惜这张纸去哪里了,至今还没有发现。

那今天的人们又是如何知道一大党纲的具体内容的呢?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和党建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如今我们看到《一大党纲》的内容下面都标有“译自俄文”或“俄文译稿”之类的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一直在寻找党早期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献,直到1959年,党史专家们在苏联交换的一批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档案中发现了一大党纲的俄文译稿,其内容很快被转译成中文,并且得到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的确认,只是人们在文献的第十条和第十二条之间发现缺少了第十一条,注为“第十一条:

遗漏”。

几乎与此同时,196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教授(马丁.维尔巴,中文名叫韦慕庭)在学校图书馆藏中发现了一篇硕士论文,名为《共产国际在中国》,作者正是中共一大代表陈公博。

论文共有6个附件,其中5件是中共早期不为人知的重要历史文献,包括一大党纲。

韦慕庭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证明了这些文献的真实性。

党史学家将俄文稿与英文稿进行了细心的对照,发现两个稿件的内容完全一样,也同样缺少第十一条,一大党纲的真实性最终得到确认。

由于一大党纲的中文原稿始终没有被发现,所以专家们对第十一条有种种推测,有学者大胆推测十一条内容是民主集中制。

因为俄文本被首先发现,与后来发现的英文本相比,无大的矛盾之处,所以一般研究者也就采用俄文本所持的“遗漏”一说。

   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虽然确定了党的名称和最高纲领,但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党章,为党章的正式创立打下了基础。

那么什么时候有了第一部党章的呢?

第一部党章产生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我们称之为二大党章,共六章二十九条,4000余字。

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

二大党章作为党的第一部党章,它的标题即为“中国共产党党章”,一直延用至今。

二大党章对党的纲领作出了重大修改,即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按照我们现在说法当前的奋斗目标和我们党将来的奋斗目标,最低纲领就是推翻封建制度,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最高纲领就是在实现了最低纲领之后再来为将来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

  从1923年至1928年,党相继在召开了第三、四、五、六次代表大会,各通过了一部党章。

  三大党章和二大党章相比较,保持二大党章原来的结构的内容基本不变,只是个别条文的改动。

比如在关于党员入党手续方面,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即现在的预备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

  四大党章,则首次设立“总书记”一职,成为我们党现行的总书记称谓和领导制度的历史源头。

在现行十七大《党章》第二十二条,对中央领导机构及其领导职务作出了具体规定:

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

总书记是党内最高职务。

党对最高领导人的职位、称呼,历史上有过几次改变。

一大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二大、三大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四大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五大、六大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

从1945年七大到1982年十二大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简称中共中央主席。

1982年十二大以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或者总书记。

毛主席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称谓,但时代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始于1931年,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政府主席,自此“毛主席”这个称谓就陪伴他一身。

毛主席的第二个含义:

从1943开始担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到1945年七大后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直至1976年逝世,毛泽东一直是党内最高领导者。

毛主席的第三个含义:

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1954年担任共和国第一任主席,1959年辞去,由刘少奇担任。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从职务上讲,其实一直未担任过党内最高职务。

有人会说,他担任过总书记,的确在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中曾担任过总书记,但根据当时的职位安排(主席、副主席、总书记),是在第6位,不是最高领导职位。

在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中担任过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在82年十二大以后,相继担任党内最高职务总书记的分别是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邓小平担任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但这不是党内最高职位。

我们对邓小平最喜欢的称谓就是“小平同志”,非常亲切亲和,邓小平自己表示也非常喜欢。

现在是党政合一,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位,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已经四合一,均由胡锦涛担任。

胡锦涛同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谓,一般场合称为胡总书记,港澳更简单为胡总,外交场合称之为胡主席,在军队场合称这为胡主席。

   五大党章在“党的建设”一章中,明确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这是第一次在党章中明确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个名词,此后的每部党章都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而载入其中。

在现行十七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在总纲中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定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第二章用整章的篇幅对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和如何开展民主集中制作了详细规定。

前几天,我刚看了一本书《谁是当今最科学的民主》,结论是民主集中制是当今是科学的民主。

民主集中制是集思广益后的领导决策,西方式的民主是一人一票的简单相加的多数票决策。

从理论上讲,民主集中制体现了下上给合的原则,确实比西方民主理论高明。

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如何保证领导决策前的集思广益,如何集中正确的意见建议,这方面的经验我们是沉重和惨痛。

近年来,在民主集中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吸收了票决的形式,以票数定胜负,比如发展党员票决制,干部选拔任用票决制,一定程度上对民主进行了量化。

  党的六大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因为1928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破裂,国内一片白色恐怖,代表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根据共产国际建议,把会议地点设在了莫斯科。

六大党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把中国共产党列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支部就是要我们党无条件地执行和服从共产国际决议决策,就像现在党支部必须服务上级党委一样。

这为后来的王明左倾路线埋下了伏笔,要事事请示。

  

(二)七大党章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共有十一章七十条。

  从1928年的六大到1945年的七大相隔十七年,两次党代会为什么会相隔如此长的时间呢。

主要原因是时局动荡,从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战争是残酷和曲折的,历经创建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红军长征、联合抗日,无暇顾及。

  七大党章第一次有了党章灵魂和核心的总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性质,第一次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赋予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七大党章最大特色就是是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修改后的党章总纲中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二十四年的艰苦历程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党的根本大法中得到了最终确认。

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长达6万余字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

“毛泽东思想的生长、发展与成熟,已经有了二十四年的长期历史,在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过来,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它指导了并正在指导着中国人民去获得彻底的解放。

   那么“毛泽东思想”这样的提法是否谁先提出来的呢?

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的确是教课书上的说法。

但无论怎样,总有一个出处。

毛泽东自己喜欢舞文弄墨,是他提出来的吗?

1943年7月5号,王稼祥同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写的一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的文章中,第一次科学地,明确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并做了解释和定性: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

就是现在经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这么一个理论的产物,这么一个理论的形式。

”这个解释实际上也是后来被写到七大党章里边去的。

毛泽东思想提出以后,毛泽东本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毛泽东说:

“党的七大召开,我们都是幸存者,革命能取得今天这个局面,多少先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时候不是我个人有多么了不起的特殊的作用,我不过是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总结了全党的经验,凝聚大家的意志和思想,我作为代表。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来源。

  (三)八大党章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党章,1956年9月在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共九章五十九条。

  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意味着中国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